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110-120(第10/16页)

县令还有些茫然:“裴大人几时生气了?若真生气了,怎么方才也不见训斥我等?”

    卫州太守气急败坏地扯着嗓子骂道:“糊涂东西,你是个什么玩意儿?他要训也是训我,怎么可能自降身份找你的茬!”

    裴杼是谁,陛下亲点的采访使,整个河北道都交到了他身上,他需要跟一个县令啰嗦?“你若是再犯蠢带累了我,就别怪州衙不客气了。”

    李县令心中一凛,明白太守大人说的不是虚话,赶忙低头认错,回去之后连忙约束手下官差,工期得赶,但人也不能打,工钱更不能克扣。否则出了事儿,裴大人不会放过太守,太守也绝不可能会放过他!

    不同于裴杼每日神采奕奕,不知疲倦,黄维凭是真累了,他如今也没了给裴杼使绊子的执念了,只想等着裴杼早日把卫州的事情梳理好,他们也好早点回程过年。

    其实过年都是其次,黄维凭主要是想放年假,好好休息休息。

    他太累了,最近甚至都懒得出门。外头天儿渐渐冷起来,黄维凭实在不想去外头吹冷风。可本来不管他的裴杼这会儿却对他热情不少,不管做什么都拉着他一道,可把黄维凭给烦得不行。

    他甚至想让裴杼放过他,但是每次话到嘴边都忍下去了,实在开不了这个口,遂只能一边在心里骂着裴杼,一边跟着裴杼出去吹上一天冷风。

    他们这些监工的还不像底下干活的,干活的出出汗还不至于冷到发颤,黄维凭是真的弱不禁风,整个人虚得不行。

    裴杼整了他几天之后便收手了,他只想给黄维凭一个教训,又不是真想把人给折腾死。

    晚上回去之后,裴杼稀罕地摸了摸自己身上的棉衣,真心觉得不错。

    刚出发时,裴杼就让铁牛先生给预备着一批薄薄的棉衣,可以贴身穿在里头,外面再添一件,谁也看不出来。

    来日若是大家都能穿上棉衣就好了。

    裴杼休息一会儿后,又想到卫州太守近来的态度,这位太守似乎对他有些害怕。他可是要在卫州过年的,看来得做点事儿,改变这位太守对他的看法。裴杼虽然查贪官查得狠了些,并且不希望这些地方官对他只有惧怕。

    就在裴杼深思要如何扭转自己在卫州官场的名声时,黄维凭也在周若水的提醒下,发现自己竟然要跟裴杼留在卫州过年。

    留在卫州也就算了,关键是要跟裴杼一块儿过年!那还不如让他死了算了!

    与此同时,郑兴成等人也收到消息,知道裴杼今年不回来。

    众人瞬间觉得天都塌了,去年不回来也就算了,今年竟然还不回来!

    衙门诸多官吏聚在一块儿,消沉了许久。尽管幽州能人辈出,许多人出去都能独当一面,但他们都主心骨只有一个,那便是裴杼。裴杼一走,幽州似乎都没有那么热闹了。

    就连贺朝俞都感觉不大自在。

    这段时间,郑兴成等人数着日子盼着裴大人回来过年,准备将去年那份遗憾补回来,谁想到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

    绕是魏平这般性情淡然的,都有点儿想去接裴杼回家,更不用说郑兴成这个火药桶了,他如今对卫州等地官员意见极大:“一群不中用的东西,若不是他们耽误时间,裴大人怎么会不回来过年!”

    魏平叹气:“少说两句吧。”

    “我偏要说,这群人就是没用,没用至极!”耽误他们跟裴大人一块儿过年的,都是罪人!

    刚骂完,外头就有人传话,说是裴大人送了一群人过来。

    贺朝俞声调高了几分:“裴大人自己没回来?”

    差役摇了摇头:“没有。”

    众人瞬间失了兴趣。

    差役挠了挠脸颊,继续道:“但裴大人带了东西回来,说是给州衙跟各县衙的年礼。”

    这下众人总算提了点精神。

    第117章 除夕(二更)

    卫州各处最近都有了些许新变化。

    本来只是疏通河道, 但河道的事还没做完,衙门又雇了一批人,在卫州北边开凿数个水塘, 占地还不小。另现挖了几条沟渠河道,弯弯曲曲绕过诸多县城错落, 与南边的卫河相连。

    卫州东北平常不算太缺水,但每每在作物需水量大的时候,几个村落之间常有争锋, 为了抢水没少闹矛盾。地方官府碰到这种案子也会觉得难以下手,都是为了各自地里的庄稼,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实在没办法判。多少年攒下来的烂事儿,如今总算是有人来解决了。

    百姓们对这件事格外支持,各村为了能让自己多分一点水, 干活干得十分卖力。

    事儿是裴杼提出来的,但能推行也离不开卫州太守的鼎力支持。他看过裴杼重新规划的沟渠图, 虽只是稍微改动了几下,但是看着就是比以前的要好。卫州太守反反复复比对了好几遍, 不得不承认他们技不如人。

    不少人本来还以为裴大人只会抄家赚钱,没想到人家连在水利上也如此精通, 怪不得年纪轻轻便已身居高位,还是有原因的。人家不求回报为卫州办事,卫州太守不能不领情, 特意交代了底下各县官员,务必尽心将这事儿办得漂亮,不能让裴大人小瞧了他们, 觉得卫州上下都是酒囊饭袋之徒。

    就在卫州太守以为到此为止之际,裴杼转而又提出,要在运河河口处建商业街,他对此已筹谋良久:“等到来日运河疏通,卫州沿岸必能恢复往日荣光。这样的好市口,绝对不能浪费了,早日将商业街建起来,才能早日挣钱。”

    卫州太守有点心动,但是不得不顾及着底下县衙的开销:“话虽如此,但衙门一时半会儿真拿不出这笔钱。”

    裴杼可不信,卫州的账目他都有翻过,家底子如何他一清二楚。这笔钱若要出,还真凑得出来,只是卫州各处衙门明年得节俭一些罢了。

    卫州太守为顾全大局,不想让所有人跟着吃苦,裴杼也不勉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跟从前永宁县的班底一样吃苦耐劳。裴杼再次提议道:“若你们不愿让衙门出这笔钱,那便请城中富户出钱吧。只是日后那些商铺也得让利给商人,或是将商铺直接分给他们,或是过渡三五十年的商铺使用权,如何抉择,全看你们。当然,也不能将商贾压榨太狠,商人逐利,若无利可图的话,即便这个河口再有潜力,他们也不可能白白出钱。”

    卫州官员们没做过这种特立独行的事,士农工商,做官的对商贾多少有些鄙视,即便有些官员私下会收商人的孝敬,但是明面上也不会跟商贾走得太近,主要是怕印象不好,日后影响自己升迁。但裴大人似乎并没有这个顾虑,甚至还建议衙门主动找商人寻求合作。

    这种事,一旦出了茬子,被御史知道可是要问责的。但众人莫名地又想试一试。万一呢?万一真的有商人愿意掏钱给他们建商铺呢,万一裴大人口中的商业街真能给衙门带来丰厚的收益呢?

    谁不希望自己口袋能富裕一些,商税收的多,便代表着治下繁荣,他们的政绩也能跟着光彩许多。反正河口那块地方已经荒废了,不管建成什么样子都不会比原来差。况且,说一千道一万,这事儿也用不着衙门掏钱。

    试试吧……众人望着太守,传递着同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