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110-120(第10/14页)
是容貌,情态,嗓音,气质,还是出场的神秘。
都像晴天的一声春雷,轰隆隆的在汴京炸响了。
她是如此的妩媚动人,与众不同,如此的我行我素,任谁都会觉得惊艳难忘。
只是刚刚出场,且笔墨不多,甚至杨蔓娘都没有描写她的身世姓名。但是只是一个露面,整个人的形象就已经立来了。
红裙慵懒,丹蔻赤足。
一颦一笑,媚骨天成。
这个画面,让第一次读到的卢天赐深深的着迷。
原来,这世上还有这般女子!
妩媚妖女的横空出世,安全颠覆了这个北宋少年郎的想象!让卢天赐不自觉就将自己带入男主温宸了,他越看越激动,迫切的想知道之后发生了什么。
“这个神秘的女子究竟是谁呢?她那么的美貌,又那么的大胆!又赤足出现在那样寒冷的雪山上,难道她也是猎杀冰属性妖兽的修仙者吗?”
卢天赐在心底幻想着,后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接着,翻页。
然后,愣愣的看着空白的小报背面,才发现,没有了。
读到关键处,竟然就没有下文了。
“又断章!这么关键的地方!”
卢天赐虽然最近也了解了墨瑾公子断章的毛病,但此时此刻还是真的很想骂人。
他只好坐在书桌前,撑着脑袋,再次重读一遍看过的内容。
渐渐的,目光有些迷离。
这世上真的有这样的女子吗?
卢天赐今年虚岁十六岁,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祖母和母亲也已经开始为他相看妻子。
所以心里对于未来的娘子,少年慕艾的卢天赐心里是有所幻想的。
原本在他的心里,自己的妻子一定是一个知书达理,能和自己一起读书弹琴的大家闺秀。
但不知道为什么,此刻他突然又不这么想了。
晚上睡着之后。
他还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被人追杀,掉落悬崖,拜入宗门,学了一身的好本事。然后登上雪山之巅,用飞剑斩杀妖兽,遇见了那位一身红裙的神秘女子。
她丹蔻赤足,笑容慵懒,缓缓的向自己走来
第118章
观音桥, 春明坊,杨家。
伴随着院子里幽影精力充沛的汪汪声和白绾绾不甘寂寞的喵喵声,天光大亮, 杨蔓娘缓缓睁开了双眼。
随着春日的到来, 汴京的天也亮的越发早了, 这会子按着现代的算法也才七点多, 黄澄澄的太阳就已经照在西厢的窗棂上了。
揉了揉眼睛,杨蔓娘躺在床上一遍雇涌着,一边伸懒腰。
“咚, 咚,咚!”
便听见门外老三杨盼娘兴奋又急促的敲门声儿。
“大姐大姐,快起来啦!今儿可是社日啊!我都听见社火队敲鼓的声音啦!”
社日, 起源于先秦, 而盛于唐宋。
一年两次,春社和秋社。其最初的目的是百姓为了祭祀土地, 祈求风调雨顺而举行的盛大集会,回报土地神给予一年的五谷丰登。社会这个词,也是由此衍生而来的。
古诗有云, 社日双飞燕, 春分百啭莺。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这不同朝代的两句诗,都是说的春社,春社也是仲春最盛大最美好的节日。一般春社的时间, 便是春分后第五个戍日, 万物生发,春暖花开,燕子归来, 雨水充足,正是休耕了一个冬天,土地最有活力的时候。
大宋虽然商品经济发达,商人众多。但是官府对于农耕还是极为重视的。朝廷会在社日专门给官员们放假,让他们参与社祭,重农催耕。
莺歌燕舞,黄鹂在春日的韶光里鸣叫歌唱。
这般热闹又动人的日子,先生们也知道学子们上学的心思,所以各家学堂也都放了假,比如文绣院便是如此。
杨蔓娘姐妹俩到的时候,土地庙前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空地上也早早的搭起了十几个大棚子,周围乡里的保正里长们早早的们带着村里的青壮男女昂首挺胸,敲着鼓点儿进城,精心的装扮着属于自己村的社棚,许多棚顶上都撒上花瓣,绑上新鲜的柳枝儿。
这会子还有些早,社祭还没正式开始,姐妹俩看了几眼各家的社棚,便转而开始先逛街。
社日这天,可不单单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也是各大商家做生意的好日子,土地庙两旁也早早被大大小小的摊子占领了,各种各样新奇又便宜的小玩意儿,吸引着一群群来看热闹的男女老幼。
有卖瓜果的,卖鸡蛋鸭蛋的,卖兔子鸡鸭的,卖针头线脑的,卖各种廉价首饰头冠的。
有那出售的各色水饭的,推着独轮小车儿卖爊肉和干肉脯儿,獾肉、野狐肉的,还有那跳着担子,卖自家制作的烧鹅、烤鸭、烧鸡、辣兔头、烤鸡皮、炙腰子的。
“羊白肠儿!现煎现卖的羊白肠儿!十二文!尝一尝嘞客官!”
“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煎耍鱼!千层儿!辣脚子!”
“豆蔻山楂蜂蜜引子,雪泡豆儿水,酸甜可口,美容养颜哩”
那卖甜油糕的小贩正气势汹汹和一个赶牛车拉客的的汉子吵架,嫌对方的牛车挡住了他的生意。
行人摩肩接踵,各种叫卖声儿,此起彼伏。
“大姐,这味道闻着好香啊!咱们吃什么啊!”
老三杨盼娘抽了抽鼻子。
她一向喜欢买这些小食,尤其是逛街的时候。
“先买两串麻腐鸡皮垫垫肚子!”
杨蔓娘指了指不远处烟熏火燎的小摊子,笑眯眯的道。
俩人朝食就吃了一个鱼肉包子,本就是空着肚子出来的,就想着一边逛一边在摊子上吃点儿什么。
“大娘子!蔓娘!三娘!盼娘!”
正吃着麻腐鸡皮,杨蔓娘便听见旁边有人叫她。
一转头,却见不远处,是张嫂子在向她们姐妹俩招手,她家就住在南熏门,杨蔓娘刚穿越的时候,租住的便是她家的屋子,还买过她家儿子做的羊皮靴子呢。
“嫂子在这里做什么呢?”
见到是熟人,杨蔓娘拉着妹妹跑上前笑问道。
张嫂子笑眯眯道:
“家里冬天家里抱了些鸡蛋,孵出了不少小鸡仔儿,我婆婆说太多了,也不好全养着废粮食,我便想着趁这个社日拿来卖掉,蔓娘要不要买几只回去养?”
杨蔓娘这才注意到,这一片儿周围好些都是卖活物的摊子,有卖小猪仔儿的,卖公鸡鸭子的,卖兔子的。
张嫂子脚下放着一个大木箱子,里面垫了厚厚的麦草,麦草上,二三十只毛茸茸的黄色小鸡仔儿正叽叽喳喳的叫着,啄食着麦草里的岁粮食,格外的可爱。
杨蔓娘一向喜欢小动物,家里地方大,只有白绾绾和幽影两个,加上个住在榕树上的孙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