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吟刀啸: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诗吟刀啸》 240-250(第10/15页)

在青羽门手刃晁无冥,她自己也身负重伤,幸得九如将她从昏迷中救醒,她们索性都直接在青羽门中住下,甚至直到她离开了洛阳城,苏英等人也继续此处休养。

    因此尽管青羽门的门徒,凌岁寒是一个也不认识,她却始终对这些人存着几分感念。

    这两年战乱纷扰,像青羽门这样的门派不知有多少——有些彻底断了传承,有些日渐式微,还有更多无门无派的独行游侠也都各有各的艰难。

    群侠听罢这番话,心中暗叹定山派不愧是武林泰斗,当今江湖恐怕也只有定山才会如此真心实意地关切同道。但江湖中人最重颜面,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道出自家难处,只得互相观望,等着旁人先说话。

    一时之间,江畔只闻铁马江的怒涛拍岸声,众人皆默然无言。

    颜如舜想了想,低声向凌岁寒道:“你刚刚叹什么气呢?”

    凌岁寒说出自己适才所思所想。

    “我猜你也是想起了青羽门,我也和你差不多。”颜如舜笑了笑,忽然主动站起身来,运起内力将声音传遍江岸,“既然凌掌门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在下姓颜,双名如舜,本是一介江湖游子——”

    话音未落,四周已响起窸窣低语,群豪不约而同轻呼出“金凤凰”三字。

    颜如舜顿了顿,继续道:“但两年前,我与我三位好友曾居于长安无日坊的昙华馆。自长安陷落后,我们漂泊在外已久,而如今长安虽已收复,我们却因要事在身,一时难以归返,甚是牵挂家中情况。今后若有哪位江湖朋友途经长安,可否替我们看看昙华馆近况?”

    其实去年她与尹若游曾悄悄回过昙华馆一趟,此刻她却故意隐去不提。而她这请求丝毫不难,于是当即就有几位热心肠的豪侠爽快应下。

    一旦有人开头,群豪便渐渐放下顾虑,接二连三道出各自的难处,定山弟子一一记录在册,待日后再议如何相助。

    约莫半个时辰后,正当众人聊得热闹时,一直静静坐在其中的梁未絮倏然起身。她声音虽轻,却以内力送出,字字清晰:“在下梁未絮,亦有话要说。”

    这一路上受她礼遇的江湖豪杰不少,见是她说话,都给她一点面子,转头望向于她。

    “在下的身份,想必诸位都知晓。家父当年受魏恭恩胁迫,不得已追随叛军兴兵造反,而我身为人女,也只能遵从父命。但与反贼同行的那一路上,我眼见山河破碎,实在痛心疾首,愧疚难当。是以家父过世后,我便即刻率部归顺朝廷,可是每每想起昔日犯下的罪孽,我……”梁未絮稍稍一顿,似乎略微有些哽咽,才接着,“我还是于心难安。为赎此过,我已奏请圣上,愿领兵前往河北助王师平叛。此行途经沃州,听闻凌掌门在此召开武林大会,特来赴会,其实也是想问问诸位同道,可有人愿与我同赴河北剿贼?待战事平定,我必向朝廷为诸位请功。届时论功行赏,诸位或可借此机会重振门派。”

    这番话确实打动人心。

    江湖中人向来不屑与朝廷为伍,若要他们像俞开霁那般接受朝廷官职,当一个朝廷鹰犬,那么自然不会有多少人愿意。但梁未絮此言给了他们一个两全之策——既能行侠仗义,为国为民;待战事平定以后,又可借朝廷封赏重振门派,依旧做个逍遥自在的江湖人,岂不是美事一桩?在场不少豪杰都陷入沉思。

    凌岁寒与谢缘觉、颜如舜、尹若游对视一眼,心中疑惑总算解了大半。

    难怪梁未絮冒着危险也要前来参与此次大会,毕竟放眼整个江湖武林,也唯有定山派才有这般的威望号召力,能聚齐如此多的豪杰侠客。她想要多多招揽各路豪侠,还非得借定山派搭的这个台子不可。

    凌岁寒想通此节,又被梁未絮的无耻气到,冷冷一哼:“好厚的脸皮。”

    谢缘觉低声道:“但她以大义相召,怕是会说动不少人。”

    “是啊,所以这就奇怪了……”尹若游心底却生出了新的疑问,喃喃道,“会答应随她前往河北平叛的,或许有些是纯粹为图朝廷赏赐,但更多的该是真心想为天下太平出一份力。倘若这些人以后发现她其实并无悔意,甚至还想再掀战火,他们非但不会相助于她,还必将倒戈相向,对她群起而攻之。她招揽这些人,反倒有害无益。”

    “不错。”颜如舜赞同道,“以梁未絮的城府,不可能想不到这一层。”

    看来,她的谋划远不止于此。

    第247章 铁马江畔聚群英,暗潮汹涌卷风云(四)

    过得一会儿,在场群豪在思考讨论之后,还真有不少人陆续应和了梁未絮的提议。

    “师姐。”有定山弟子压低声音向凌霄请示,“咱们是不是该阻拦她?”

    凌霄微微摇头:“她占着大义名分,我们以什么理由阻拦?”

    何况,当初凌虚等人是为护长安百姓而死,天下太平本就是所有殉难同门的遗愿。如果梁未絮这番话确确实实出自真心,众人真能齐心协力平定河北乱局,那么凌霄认为自己可以忍一忍——忍到山河重整之日,再与梁未絮清算旧账也不迟。

    问题在于,梁未絮这番话当真是出自真心么?

    正当她们沉思应当如何应对之际,忽闻远处马蹄声渐起,如急雨般由远及近传来。群豪抬眼望去,只见烟尘滚滚,一队人马正向着江边疾驰,马上之人的模样还看不太清楚,但似乎都携带着刀剑兵刃。

    看来这群人,亦是赶赴这铁马江来参加武林大会的。

    去年洛阳收复后不久,定山派便早早定下武林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并在江湖上大肆宣扬。然而江湖路远,纵使提前数月通传,各路豪杰也难免因故耽搁。起初众人只当那队人马是迟到的赴会者,并不如何在意,直到那队人马离他们越来越近,江畔却忽起骚动。

    “咦,那人……那人不是……”

    “谁啊?值得你这般大惊小怪?”

    “抵玉!那是藏海楼总管抵玉!”

    “什么?藏海楼的人?!你确定吗?”

    “我曾经在长安待了好几年,与这位玉总管碰过几次面,绝不会认错。”

    “不错,我也认得。她身旁那两个相貌一模一样的年轻女人,据说就是藏海楼最厉害的两个高手宁初晴与宁暮雪姐妹。”

    一时间,江畔私语纷纷,群豪神色各异。

    梁未絮心中暗惊。

    藏海楼的到来虽在她意料之外,但细思也在情理之中。真正令她惊讶的,还是抵玉的出现。

    当初沈盏火烧藏海楼后,她虽吃了大亏,但一想到沈盏已死,藏海楼群龙无首,倒也稍感宽慰。唯一忧虑的便是藏海楼那位不知去向的玉总管,此人智谋定然远远不如沈盏,可毕竟作为二把手执掌楼中事务多年,更听闻她过目不忘之能,堪称藏海楼的活卷宗,若由她重整旗鼓,必成自己的心腹大患。

    燕定天看出她的担忧,断言抵玉早已离开藏海楼,且绝不会再回。梁未絮再三追问缘由,起初燕定天对此讳莫如深,缄口不言,她又想方设法与燕定天谈话多次,才终于令对方吐露往事真相。得知了内情,梁未絮果然放下心来,照这般说,抵玉确实不可能再回藏海楼,即使她真有这个胆量敢回去,沈盏的几个亲信如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