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爱妃总想拔剑: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朕的爱妃总想拔剑》 30-40(第10/20页)

,你先退下吧。”

    说着便牵着明熙,继续往延福宫走。

    萧元任只得躬身行礼,待二人走远,方站直身子,往宫门外走去,双眼愈发阴沉起来——

    他不会看错,那女子做华服打扮后,跟建业的那副画就更像了。

    这个女子,一定有鬼。

    ……

    待快步来到宫门外,上了自家马车后,萧元任立时与随从低声叮嘱起来。

    第35章 吃醋

    一来一回的摘了兜杏子,算算时间,寿安宫里的太后也该午睡起来了。

    待回到延福宫后,明熙立时挑了一碟品相好的杏子清洗干净,亲自提上去了寿安宫。

    没想到来的倒是巧,此时的寿安宫中,除过来给太后请安的玉容公主,淑太妃也在。

    要知道,淑太妃虽是寿安宫的常客,但从前都是上午过来,这个时辰在此瞧见她,直叫人心间不免要多想。

    明熙也不做耽搁,待向太后行过礼,便径直道,“今晌午陛下在延福宫用过午膳,听说御花园的杏子熟了,便亲自去摘了些,特意叫臣妾给太后送来。”

    话音才落,却听小公主萧玉容笑道,“方才正听淑太妃说起此事,贵妃就把杏子送来了,可真是快。”

    就见淑太妃面上微微顿了顿,似有些尴尬。

    明熙则是心间嗤笑,她果然没有猜错,这长舌妇来此定然没什么好事。

    也幸亏她来得快,不然经这长舌妇一搅合,太后不知又要怎么想了。话说回来,这淑太妃莫不是派了人跟踪她与萧元彻?怎的消息竟然这样快!

    “臣妾原是怕打扰太后娘娘歇晌,特地在延福宫里将杏子清洗干净了才来,没想到还是晚了些。”

    明熙笑着看向淑太妃,“原来淑太妃也未歇晌,都怪我方才一心帮着陛下摘杏子,竟没发现您也在那附近?”

    这叫淑太妃愈发尴尬起来,忙道,“贵妃客气了,我也不过今日吃多了些,原是消食随便走走的,眼见二位摘的认真,便也未上前打扰,这不

    又来扰太后娘娘了。”

    “总归来的正好,都一起尝尝吧。”

    太后终于开了口,“看看陛下亲自摘的这杏子甜不甜?”

    说着便叫碧书将杏子拿下去切好,又分与众人来尝。

    杏子本就香甜,又是君王亲自摘的,殿中不出意外的一片夸赞声。

    小丫头玉容一连吃了三个,待吃完,又同明熙道,“贵妃来的正好,下个月便是母后寿辰了,我与舒月姐姐想绘一本百芳谱送给母后,只是眼看才选了七十几种花便已经枯竭,不知还有些什么花?贵妃知道的花多,可否帮我们想想?”

    明熙这才晓得,那日看见温舒月与萧玉容拿着画来这寿安宫是做什么的。

    她道,“我从前倒是的确看过一本芳谱,有许多中原少见的花种,待我回去想想,整理好后拿给公主。”

    萧玉容点了点头,又不由拿起一只杏子来吃。

    却听淑太妃道,“从前倒没听说过宫里有芳谱,不知贵妃是在哪里看过的?”

    明熙道,“从前家父在南诏国种花,归乡时曾带了一本芳谱回家。”

    哪知话音落下,那长舌妇又哦了一声,道,“听说贵妃娘家以种花为生,竟也请了先生叫贵妃认字?真是难得。”

    这话一出,殿中众人都面露疑惑起来。

    说的是啊,谁不知念书要交束脩,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是笔不小的开支。故而天下间大多只有男子才念得起书,她一个花农的女儿,又是如何识字的?

    明熙只淡淡一笑道,“家兄幼时读书,每每学了新字,便回来教我学一遍,久而久之,我也认识了不少字,虽然学问不多,但简单的书文还是认得的。”

    原来如此。

    太后目中露出些许赞许之意,虽说她出身实在不高,但能舍得叫子女去读书,想来也是明事理的家庭。

    却听淑太妃又道,“说起来,不知喜讯可传到洛州了?贵妃的家人若是听说,也该高兴了。想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今后借了贵妃的光,也不用再受苦了。”

    话音落下,殿中众人无不一顿,就连正吃杏子的萧玉容也停下手来,紧张的看了看明熙。

    ——她虽然年纪不大,也能听得出来,淑太妃这话,分明是在笑话贵妃的出身。

    明熙却只笑道,“多谢太妃关心,陛下确已派人去洛州报喜。我父母乃乡间平民,自我入宫以来,只担心我当不好差事犯错,给贵人们惹麻烦,而今知道这个消息,应该会放些心。”

    这话并未叫淑太妃找到错处,只好跟着点头道,“令尊令堂都是明理之人。”

    哪知话音才落,却见胡尚宫入了殿中,对太后道,“启禀太后娘娘,方才乾明宫来信,因朝中大臣们纷纷奏请封赏贵妃父母教养之功,陛下便顺应臣民之意,封贵妃的父亲为平阴县侯。”

    这话一出,殿中皆是一片意外。

    虽说早知贵妃的娘家因她而沾光,但一下便封了县侯,足见君王手笔阔绰。

    倒是太后一脸淡定的颔首道,“这也是应该的,贵妃那日以身护主,足见自幼受父母熏陶,深明大义,陛下此举,即为顺应民意,又为教化百姓,愿今后我大周子民,皆能忠君明理。”

    众人纷纷跟着附和。

    明熙则默默在心间感慨,太后也是不易,就算并不赞同儿子的旨意,也还是得为了维护儿子的面子硬将她夸一顿。

    对于这个消息,她虽也是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她如今已是这北周的贵妃,就算为了皇家的面子,许家父母也不可能再待在洛州那等偏远的地方种花了。

    等会儿回去,要赶紧与赵怀商量一下后续安排才是。

    她向太后道了声谢,便琢磨着适时告辞,哪晓得那淑太妃却如狗皮膏药一般,又黏上来道,“贵妃的父母着实有福,生出贵妃这样的女儿,一举得了县侯,着实叫祖上有光,这段佳话传出去,天下百姓皆要不重生男重生女了。”

    明熙简直要皱眉。

    什么,这长舌妇居然还嘲笑她?怕不是忘了自己是怎么上位的!

    宫里人谁不知道,这淑太妃当年也不过是个七品小官之女,原本入宫后在先太后,既萧元彻的祖母宫中做女官,结果女官没做几日,便暗中跟先皇搞到了一起,直到怀孕了才封上个才人,生了萧元任这个皇子后,又封了昭容。

    因她出身不高,连带着萧元任也不怎么受重视,直到后头一连多年,宫中的皇子接连夭折,致使长成年的也不过就三个皇子,先帝为了给萧元任抬身份,才把她这个生母封了妃位。

    呵,一个靠着给狗男人生儿子换位分的女人,又有什么脸说她?

    她怎么说,靠的也还是美貌与智慧,对方靠的也就是一时的运气而已。

    明熙忍无可忍,终于道,“淑太妃言重了,其实也要多谢家中父母自幼教我本事,教我做人的道理,才叫有幸进宫为太后养花,又有幸得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