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成吕雉心尖崽》 80-90(第3/17页)
一不小心说漏了,刘越唰地闭嘴。
吕雉却是听到了所有。
她捏小圆髻的幅度都慢了下来:“彭师傅?彭越会梳头?”
一连两个问句体现出太后的震惊与不平静,刘越试图萌混过关,很快宣告失败,耷拉着脸道:“昨天是韩师傅扎的。”
吕雉:“……”
吕雉许久没说话,半晌,面色复杂地道:“苦了他们了。”
这话刘越就不同意了。
明明苦的是他,韩师傅和彭师傅听说了丞相之位打赌的事,也来了兴趣,于是两人用枪法赌,赌他一个招式多少时间能练成功,把第二天的发髻当做彩头,谁赢了谁来扎。绝大部分都是韩师傅赢,今天……是因为彭师傅遇到了狗屎运。
怪他,不该把什么事都分享给他们听。梁王殿下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同时代表广大百姓,撤去萧延经济天才的名号,把他当做和张不疑……
等等。
刘越忽然直起了身。
他想起来了,想起来遗忘的东西是什么了。张侍中去少府做造纸技术指导,已经有数月,可能因为忙碌,一直没有出现在他面前,而他,也好像忘记了这回事。
刘越:“…………”
吕禄的脑袋瓜子果真是个摆设。
思及哭包四哥畜牧的问题,刘越决心先去少府衙署,再去一趟上林苑。他怀揣着淡淡的愧疚之心,扒拉着吕雉的衣袖:“母后,我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张侍中了。”
听懂了他的暗示,吕雉点点刘越的鼻子:“这才刚从梁园回来,又惦记着去上林苑,就不能并成一趟走么?”
刘越心虚,包子脸不自觉地变正经:“冬天长膘,我要减肥。”
吕雉:“……”
吕雉失笑,揉揉他的肚皮:“什么理由都想出来了。减什么肥?吃完饭,先睡一觉再去,要是姐姐知道你要减肥,立马就杀来长信宫了。”
鲁元长公主最喜欢看刘越吃饭,每每他吃得少了几口,就关心得不得了,连带着自家儿子张偃变得圆滚滚、胖嘟嘟,若张嫣是个男孩儿,同样逃不过母亲的催饭。
听到“吃饭”两个字,刘越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
他继续扒拉母后的衣袖:“不要告诉姐姐。”
“好,不告诉。”吕雉起身,扶好摇摇晃晃的儿子,“你听听,肚子都开始叫了。今天是放有花椒的小鸡炖蘑菇,你哥哥那里一份,你一份。”
刘越吸吸肚子,飞流直下三千尺,牵起母后就往外走.
上林苑占据了广阔的用地,少府负责的地块同样泾渭分明。
张不疑戴了一顶笠帽,站在新出炉的八号纸坊里头,上上下下地观察,分明是一个少年,仿佛有了千钧的气势。
负责的官吏提心吊胆,管事们大气不敢喘上一声,张侍中苛刻、不,严谨求真的态度,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每个纸坊的管事心头。
这里不合格,重造;那里不合格,再打,譬如向两宫提供白纸的作坊,生产出的每一张纸,务必要上下平齐,纸张平整,不能有半点污渍,否则责任到人,唯有一个后果,罚钱。
当然,做得好有奖赏,梁王殿下拨给的资金很足够。至于罚钱,并不是需要百分百的成功率,而是每一百张,若超过三十张不合格,就需要张侍中亲自到场,询问理由。
是的,张侍中建议在纸坊实施签名制,对于每一张不合格的纸是谁负责,他心里门清!
有管事叫苦不迭,侍中官从前不是这样的。
他极为和睦,极为地好说话,浑身上下充斥着积极的少年气,虽然态度同样严谨。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越发严格,听说曲逆侯世子奉旨种田的那一天,他的背影竟显出几分孤独。
可把管事给吓惨了。
忽然听闻有人唤他,张不疑收回检查的目光,扭头问:“什么事?”
“少府令陪同梁王殿下来了!”
第83章
八号纸坊的管事和工匠们, 亲眼见到了奇迹的发生。
侍中官一愣,转过身就往外走,背影仿佛透着雀跃, 再不见严格的魔鬼之相!
他们瞠目结舌, 揉揉眼睛再看, 侍中官已经不见了人影。
那厢, 刘越怀揣着小心虚, 看到一个戴笠帽的少年朝他走来。他拔高了, 也成熟了, 高兴地向他们行礼,叫了一声“大王”。
见他仿佛有千万句话要说, 刘越准备先声夺人。
他踮起脚, 拍拍张不疑的手臂, 用软软的语调开口:“张侍中辛苦了。”
张不疑浑身一震,霎时抛开对陈买的疑问, 整个人春暖花开起来:“不辛苦。”
“……”头一次看到梁王与留侯世子是如何相处的,少府令也是一震。
张侍中早早入了太后和陛下的眼, 是个前途远大的少年人, 前来纸坊指点督造, 实在是少府占便宜, 故而他给下面发话, 说造纸一应听从侍中的要求,万不可阳奉阴违。不久前,他还听说张侍中性情严厉不爱言笑, 难不成都是编造??
那厢,张不疑已是积极道:“大王和阳公难得前来,要不要看看臣督工的纸坊?再有两间, 原定的十座纸坊就造成了,日产一百石草纸,二十石白纸。”
少府令名阳城延,封梧侯,平日里主持长安城的修建工作,闻言,被这数量吓了一跳。
短短几个月,纸坊的规模就发展到这般地步了吗?
按理,梁王殿下想要参观纸坊,再问问养牛的事儿,让负责的官员随行即可,少府令却是放下手中的事务亲自前来。
他看向专门负责此事的官吏,官吏皆是感慨钦佩,证实侍中官没有虚报。撇开张不疑的世子身份,他如今才十四上下,还有惭愧者觉得自己白长了那么多岁,却不知什么签字制度,赏罚制度,而今工匠管事的积极性都提高了!
刘越也吓了一跳。
他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卷卷卷的张侍中。
一百石等于一千二百斤,这还是一天的量,可想而知纸坊的规模有多庞大。造纸原材料不贵,只要前期的准备到位了,只需耗费运输费和人工费,按每捆草纸卖三钱、白纸卖二十钱的价格来算,少府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收入,可以支撑宫廷所需,还有一成流入梁王殿下的小金库。
要在所有的大汉疆域规定纸张同价,这不现实,十年二十年内,只要能在中央垂直管辖的十五郡推行开来,百姓就能真正享受到纸张的便利。这几个月来,长安陆续下派工匠,前往各个诸侯国传授造纸之术。虽然诸侯国国力不一,也比不过少府的高效,但中央各郡都这么做了,各地诸侯王哪里敢定价得太离谱?
有皇太后看着呢,太后可是明确了,此物面向百姓售卖。
一行人兴致勃勃地逛纸坊,因为新颖的签字和赏罚制度,张不疑受到了少府令高度的赞扬,阳少府觉得这制度好,叫左右记录下来,回头商议一番能不能运用到其他的署里。
看他们热火朝天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