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国日化1981》 80-90(第13/29页)
机的翁小雪交给了霍伟,由霍伟一个人帮她解说。剩下的三个人,一个人问两个人记笔记,主打一点都不能漏掉。
从早上九点开始,除了中午饭时间,他们整整待到了日落西山才结束,霍伟和两位讲解员累的嗓子都冒烟了,不过,周渔给包上了大大的红包,他们倒是很乐意,毕竟干一天顶半个月工资了,谁不想要外快?
等着回去,很快事情就进入了正轨。
三月初,富源县终于打来了电话,说是案件结束,富源县日化厂厂长左大力在轻工业局局长张程的示意下,侵吞了建厂资金45万余元。并以资金不到位为名,下达假文件,要求厂长柴建华通过招工募集资金。
张程和左大力的贪污罪板上钉钉,只是这部分钱大部分已经追不来了——张程将其中的大部分35万元,打给了自己在美国读书的儿子,他的儿子公派留学出国,目前已经失联。
而左大力的十万块则追回来了八万块——剩下的都花掉了。
至于柴建华工作中有失察,不过不是主观犯罪,所以只是进行了教育,无罪释放。
周渔接到电话当天,就带人去了富源县,一方面是将所有设备清点检查装箱运走,另一方面则是醉汉袁大勇帮助她找了42名工人,用他的话说都是勤劳肯干愿意离乡的。
范广西带人检验设备,周渔就把人面试了一番,除了一个是袁大勇的好兄弟,被他塞进来的,其他果然符合要求。
袁大勇也没想到,周渔气势这么大,自家兄弟这么胆小,周渔就穿着一身西服,往那里一坐,问了一句:“你在厂里干什么的?有什么技术?跟谁搭班?”
他兄弟就说不清楚话了,半天来了一句:“我看大门的,袁大勇是我兄弟,说你有本事,去南州是好事儿,最差也从县里进了市里了,我寻思,我一个光棍汉,去哪里不行,就同意了。”
“我啥也不会干!”
旁边的袁大勇都急了:“张老驴,你咋啥都说,你这样我不跟你做兄弟了。”扭头又跟周渔求饶,“周总,我真不是故意的,他孤儿,脑子也不怎么灵光,就有一身蛮力,我在人家还不欺负他,我不在人家肯定得欺负他。您别生气。”
周渔就问:“蛮力是什么蛮力?”
张老驴立刻说:“我能倒拔垂杨柳!”
这是书上写的鲁智深,周渔还真不知道,扭头问周三春:“可能吗?你行吗?”
周三春慎重地说:“细一点的可能吧,没试过。”
周渔还没说什么,张老驴就直接冲出去了,三月天里,地还没化冻呢,他直接将厂门口的那棵大腿粗的柳树,就在周渔眼前拔了出来!
出来那一刻,周渔都愣了,这真是能人异士。
袁大勇激动坏了,叫着说:“周总,你看,他行的!”
周渔合上了嘴巴,点点头:“是人才。不过……”她看向了袁大勇,“我本来还觉得你这人不错,可以让你当个小组长,现在发现,你居然骗人,你招人有功,就功过相抵吧,当个工人吧。”
袁大勇哪里想到,帮兄弟自己官丢了,顿时就哭丧着个脸,来了句,“我以后可不敢了。”
他敢不敢目前不知道,不过柴建华厂长却是敢。
周渔来了第二天,就去柴家拜访了,在里面待了几个月,柴厂长虽然瘦,却没有任何疲态,整个人精神抖擞,瞧见周渔就笑着说:“周渔小友,我可是跟你神交很久了。咱们终于见面了。"
显然,柴厂长是知道她帮忙救人的事儿,周渔就说:“我也一直很想见见您,您设计的设备真的很有前瞻性,真的省了我们很多事。”
柴厂长显然是个很喜欢别人认同的人,一听这个,立刻哈哈笑了起来,“终于有个能认同我的了,你不知道,当时买这些设备费了多大劲儿,他们都想随便糊弄就行了,可我想最起码一次投入十年内不能拖后腿,跟他们斗智斗勇了很久。”
“哎!”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只是没想到,岁月不饶人,我这边终于弄好了,也到了退休的时间,那两套设备交给左大力,真是白瞎了,你们买走也好,算是也能发挥一下它的潜力。”
“不过……”柴厂长叮嘱道,“我当时设计的时候,认为在85年左右它还算是先进的,随后就需要进行各种改装,如今已经83年了,你们既然新建厂,就不要省事儿……”
他扭头,从自己的书桌上摸出了一个笔记本递给了周渔,“我在看守所里,跟他们要了个笔记本,他们人都挺好,允许我没事写写文章,这是我这三个月思考的结果,是对这两套设备的改进和加装的建议。周渔小友,我把它送给你,希望你能不急不躁,慢慢壮大!”
最后这八个字是他在工作日记中写过的,周渔记忆深刻,没想到他又将这八个字送给了自己,这显然是想让周渔继承他的理想,将日化厂发扬壮大。
周渔是真的感动了。
这位老厂长,在最艰难的时间里,没有因为被冤枉而自怨自艾,反而利用时间,为她这样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写出了这样一份满含心血与期望的重要资料。
这字字都是对夏国日化行业的赤诚!
周渔没有接,而是诚恳地说:“柴厂长,我来这里其实有个不情之请,我知道您岁数大了,又遭逢了这样的事情,需要休息,我也知道您当初就是为了归乡才放弃了日化厂的工作。
可我总想着,没有人比您更了解这套设备,也没有人比您更想看到这套设备生产的产品,销往全国。我想问,您是否愿意担任华美日化厂的总顾问呢?”
周渔的邀请,让柴建华都愣住了,但周渔能看见他眼中闪现的激动,不过,他没有开口,而是扭头看了看旁边的老伴和儿子。
显然,他是愿意的,但他同样尊重家里的成员。
老伴拍了拍他的手说:“当年就是为了我想家,你带着我们娘三回来的,结果临了,也没真正的再干干日化厂。这次我陪着你,想去就去吧。”
柴赶美也说:“爸,我们已经成家立业了,您有什么想做的,做就是了,我想小妹也是这个想法。更何况,这里离着南州也不远,我们有空就能去看您。”
到这里,柴建华才扭过了头,这位已经六十出头的老厂长,用浑浊的眼睛,认真地看着周渔,他的声音都在颤抖:“那我再试一次?”
周渔郑重向他保证:“相信我,这一次,我们一定行!”
第86章
4月15日, 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国家台大门口,周渔从车上下来,扭头对着司机小王说:“你找个地方停一下, 我大概一个小时能办完。”
说完后, 周渔就叫上了从另一边下车的徐倩,两个人直接去了门岗登记。
门岗的工作人员照例问询:“来电视台干什么?”
徐倩就笑着说:“同志, 我们是来交广告带的。”
对方听了以后,点头说:“写上缘由,往广告楼走。”
梅树村已经在国家台播放了快一年的广告了,别说周渔, 连徐倩都对这里熟悉得很, 听了以后, 严格按着格式写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