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 120-130(第5/12页)
不知道念着什么咒语。村民们起初还都竖着耳朵听,似乎听到“玉皇大帝”“九天龙母”之类的,后来也都分了神。
女人们腰间系了红绸带,专心扶着自家的“龙骨”,那“龙骨”就是一人长的木板,前后钻了个口子,只等待会龙头开过光,全村的龙骨就前后相接、用木棒栓住,便组成完整的“龙灯”。
人们只要举着木棒往前跑,敲锣打鼓便可舞龙。
木板上是竹篾和彩纸制成的大灯笼,灯笼边挂着小铃铛,稍微晃动就会叮叮作响,笼里点了蜡烛。
这时候“龙骨”七零八散地停在灯堂周边,照得打谷场一片透亮。
男人们则牵儿抱女,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说闲话。一时间气氛十分活跃。
“小姑姑,道士在说什么?”
杨思焕有些困了,她打了个哈欠,半蹲下说:“她在说,小孩赶紧回家睡觉。”
多多环顾四周,周围的人越聚越多,和他一样的小孩也有不少。
“小姑姑,你骗人。”
杨思焕忍不住又打了个哈欠。她现在只想回去睡觉,最近公务繁忙,好多旧案有问题,没想到昨日傍晚,周威那厮直接就将多多打包好、派人送到杨思焕府上,说之前答应了孩子,初二要带他去看龙灯,好巧不巧,就在这个时候她夫郎(也就是杨思焕大哥)染了风寒,她要陪夫郎,又不能对小孩子食言,就只能拜托杨思焕带着孩子去看灯。
杨思焕正欲拒绝,转头却看到小外甥可怜巴巴的小眼神,话到嘴边只好又吞了下去。
杨见敏半夜醒来,看到周威睡得很沉,隐约听到远处的村落有鞭炮声,便蹑手蹑脚地爬起来,却还是不小心惊醒了她。
周威立刻坐起来,用手背贴在杨见敏的额头上,检查他是否还发着烧。所幸烧已经退了,她这才松了口气,低声问道:“想喝水吗?”
杨见敏摇头,反问她:“多多呢?你不是早就答应他,要带他去村里看龙灯吗?”
周威道:“是啊。”
杨见敏蹙眉,忙披了衣服要出门:“孩子心眼实,说好了带他去,是一定要去的。”
杨见敏一贯要强,对两个儿子亦是言出必行,这次虽是周威许的诺,却也不能轻易食言。周威料他会如此,忙拉住他,倒了水送到他手边,笑道:“他小姑姑带他去了。”
“思焕?”
周威“嗯”了一声,又道:“她对龙灯很感兴趣,老早就想去看,傍晚自己就找上门来,把多多接到她家,这会儿俩人估计玩得正起劲呢。”
听她这样说,杨见敏才放了心。
与此同时,杨思焕又打了个哈欠,困得眼泪直打转。耳边的爆竹声像雷一样,炸得她脑瓜子嗡嗡响。等她稍稍定神,眨眼的功夫,小外甥跑没影了。
“多多…”
堂上的道士还在念咒,仍是听不清的嘀嘀咕咕。她又念了一会儿,突然不知从哪里掏出一叠符纸,飞快地贴在桌上粘了一圈。
有村民抱了个两三岁的小女娃过来,那道士就将小女娃放在符纸中央坐着。接着又抓来一只小母鸡,三两下拔下母鸡头顶的毛,从它头顶取了几滴血,用手沾了一下,点到小女娃的眉心。
这时候狂风大作,原本还在闲聊的村民突然安静了一瞬,下一刻就听有老年人高呼:“是龙神显灵了。”
立刻有人应和:“咱村要发扬了。”
此言一出,唢呐声兀地响起,锣鼓声也更响亮了。气氛一下子就欢乐起来。
坐在桌子中央的小娃娃却忽然哇哇大哭起来,小娃娃哭着就要往桌边爬,小手小脚胡乱挥舞,一下子碰倒了祭祀用的烛台。
道士眼疾手快,将烛台扶起,却不防小娃娃从另一边跌落下去。
杨思焕正四下寻找外甥,一转眼就看到桌上有个小孩要掉下来,她忙冲上前去,从半空中将孩子接住,自己也险些摔了一跤。
正在这时,一个少年冲出人群,嘴里喊着:“妹妹。”
小娃娃被吓到了,一直哭个不停。
少年从杨思焕手里接过小女孩,忿忿地看着道士:“我妹妹都病了,你还折腾她做什么?”又向村民怒喊:“你们姓柳的没人了吗?凭什么让我妹妹来做这个?”
话音刚落,村民们脸色都不大好看了。
“死小子,嘴这么毒?”
“哦吼,龙女没了,要倒霉了。这下要倒霉了。”
方才还兴致高涨的村民,这会儿都惊慌失措,开始骂骂咧咧。
过了片刻,有人反应过来,忙嚷叫着:“梅秀才呢?还不来管管你家小兔崽子?”
想来这兄妹俩的母亲应是个姓梅的秀才,只是这小柳村,外姓人应该很少,众人恶狠狠地喊了半天,也不见她们口中的“梅秀才”出现。
而少年抱着自己的妹妹,早已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人群。
“小姑姑,我怕。”
杨思焕回过神来,低头见小外甥拽着她的衣袖,一脸惶恐的样子。也不知道他跑到哪里了,这会儿自己好歹知道找回来。杨思焕叹了口气,俯身抱起小外甥。
“还要看吗?”
多多点点头,看着攒动的人头,忽又改了主意,把头埋进杨思焕的肩头,在她耳边说:“我要回家。”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你为什么要杀他?……
杨府的驴车已在村口候了多时,远远见到自家大人的身影,春春立马迎了过去。
“表少爷睡着了?”
杨思焕“嗯”了一声:“回去吧。”
春春应是,一面小心翼翼地从杨思焕臂弯里接过熟睡的孩子,一面吩咐赶车人行得稳当些。
“大人,龙灯好看吗?”
杨思焕支肘托头,倚着车窗合目应道:“没在意。”
春春闻言就越发的好奇了,不由的撩开车帘,朝远处的灯火闪烁处巴巴地望着。只是随着车轮的滚动,很快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春春怅然收回目光,叹道:“小时候我们村也舞龙灯,可恨我生是男儿身,只敢远远瞧上一眼。”
早闻有些地方舞龙灯的禁忌多。其中就有一条,龙灯开光之后,男子必须回避它。
杨思焕也注意到了,方才那些村民中,男子不论老幼,都会刻意站在角落里。女孩子则腰系红绸带,在灯堂前来回穿梭着打闹也没人管。
来这个世界之前,杨思焕曾见过截然相反的情景。那还是她读小学时,在农村奶奶家过春节的光景。
那一年村里舞龙灯,和这里的情况一样,老家的龙灯禁忌也多。
可小杨作为一个城里的孩子,自出生起,就一直沐浴在老杨的阳光下,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男尊女卑”,什么是“封建迷信”。
也是大年初二,半夜三更,腾空而起的礼花照亮了杨村,热闹的程度,较秦淮灯火也不输分毫。
奶奶牵着小杨的手,一路与老姐妹谈笑,聊自己城里来的孙女如何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