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 40-50(第7/14页)

但那种背信弃义的事是干不出来的。”

    杨思焕沉痛地说:“是啊,有祖训在先,杨家子弟不得纳侍,我怎么能娶别人呢,这不是丢祖宗的脸吗?”

    “啧,不过这事不能往外说,不合礼法,你们尚未正式成亲,怎能”刘氏说着,连忙起身打开门,看到文叔正在偏房里不知忙活什么,这才松了口气,回身叹道:“唉,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你实在糊涂!”

    第二天一大早,杨思焕一睁眼就看到刘氏坐在她的床边,黑着个眼圈,满脸肃穆地说:“儿啊,事情宜早不宜迟,你有公事,日日点卯脱不开身,你便告诉我,世景现在在哪里?我去将他寻回来。”

    杨思焕:“”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我真心喜欢他

    刘氏红着一双眼泡,看得出来,昨夜又是一夜未眠,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封建礼法根深蒂固,女儿做出那等越矩之事,他一时间绕不过来。

    杨思焕爬坐起来,只觉心累不想说话,但她不想陷入被动,便理着中衣说道:“爹,实话说给您,世景是去奔丧了,没个一两年是回不来的。”

    刘氏瞪了女儿一眼:“你又说瞎话,他自幼父母双亡,奔谁的丧?”

    “您忘了,他来咱们家之前,是有个养父的。”杨思焕一顿,暗道对不住那位老人家了,实属无奈之举。“那养父虽穷,但对他还算不错,听说独生的女儿前几年淹死了,世景可不得替他料理后事?”

    刘氏想了想,好像确实有这么个人,但转念一想又觉不对,起身盯着女儿,问:“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做什么不打招呼就走?你也是,还搞得神秘兮兮绕这么一圈瞒我。”

    杨思焕也纳闷,她为什么没早点想到这些,不然哪用这样提心吊胆,她思量了一下,然后才回:“他走得匆忙,我当时也不知道,后来他到了荆州才托人稍信给我,说守完丧就回来。”

    刘氏听女儿说了这么多,似乎也信了,心想果然没有看错那孩子,百善孝为先,能为养父做到这份上,是很难得了。不过,又想到周世景已经二十出头了,而女儿却风华正茂,不禁多想了些。

    此时杨思焕正对着铜镜试公服,素白的中衣外套玄青色圆领云鹤官袍,一双洁白纤细的手扣在腰间的银带上,少年清隽,笔挺潇洒,乌纱帽端扣于顶。

    如此清丽的儁才,哪个少男不为之心动呢?将来指不定就会有王公贵族的公子会看上她,想到这里,刘氏隐约担忧起来。

    他叹了口气:“话说回来,我是一直把世景当儿子的,现在日子好过了,之前咱们家全靠他一人撑,你可不能忘了本。若你将来负了他,我可第一个不答应。”

    杨思焕闻言心头一紧,转过身来,开口淡淡道:“爹放心,我是真心喜欢他,不会有那天的。”

    刘氏怔了怔,良久后点头低声说:“那就好”

    暖风乍作,吹起杨思焕的衣角。她缓步踱到院中,海棠花瓣零零散散地被吹落,有诗云:

    “不知征马几时归?海棠花谢也,雨霏霏。”

    她抬手,两片残花飘落在掌心上。

    本朝例制,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者不得入内阁。当今内阁六大辅臣,皇女龙孙都要忌惮几分,她们都是从翰林院熬出来的。

    杨思焕将家事处理妥当之后,两个月的期限很快就过去了,她正式上任的这日,已是初夏。永宣帝励精图治,每年只有五日沐休,基本除了过年的那几天,都要上朝。

    卯正时,召徳、贞度二门之外分列了文武众臣,夜雨初霁,地面笼了一层薄雾。

    杨思焕作为七品小官,站在文官的最后面,身边站着的多是和她差不多品级的御史等官,天不亮就在宫门外候着,直到皇上贴身的陆公公宣道:“众大臣入殿。”

    话音刚落,两道掖门从里面打开,两边队伍浩浩荡荡朝太和殿方向前行。杨思焕抬眼,望见数不清的汉白玉石阶,向金碧辉煌的大殿延绵开去。

    她提步登上石阶,跟着众人一道进入高处的大殿。等众臣在太极殿上站好,没过多久,公公再次宣道:“陛下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宣帝应声从偏殿出来,走到丹陛之上,目光掠过为首几位大臣的脸,而后高高坐在龙椅上,微微抬手。“众卿平身。”

    丹陛的书案上已经堆了不少折子,皇帝随手翻开其中一本,很快又搁下,什么也说,这时武将中有人出列,奏道:“启禀陛下,北平来捷,前夜我军将士击退夷族,夷族王帅弃十万大军连夜出逃,齐王带兵生擒夷族主将塔塔尔,塔塔尔不负此辱,咬舌自尽。”

    永宣帝微微一笑,“好。”

    这时文官中又有人出列,那人身着深紫色朝服,乌纱帽扣在银白的发冠上,看起来有些岁数了。

    “陛下,老臣也有事启奏。”

    永宣帝道:“太傅请讲。”

    原来这便是宝文阁大学士兼太傅,陆大人,为六大辅臣之一。

    她躬身站在大殿中央,不紧不慢地说:“敕封皇女,关系大犁千秋,况皇九女文韬武略堪称本朝一流,北平之战更是以少胜多立下奇功,此为朝中上下有目共睹之实。”她顿了顿,继续缓缓说道:“大犁有此皇女龙孙,实乃天降之幸。

    值此大喜之时,臣冒昧请奏,为皇九女朱承治立地封藩,令其戍边为王。”

    礼部尚书陶镇东也站出来,躬身道:“臣,附议。”打这之后,陆陆续续有人站出来附议,一会儿的功夫,中央大理石上就站了七八个大臣。

    皇上却抬手:“此事容朕思量。”

    杨思焕站在后面,这些事与她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回忆起恩荣宴上见过齐王,暗暗感叹,那位看起来清瘦高挑的齐王殿下,居然如此英武,所以说,人不可貌相。

    她默默听着她们说话,封地的事告一段落,就又有人奏其他的事,天南海北的奏了一通,杨思焕就不怎么能听懂了。

    听不懂也要听,她眼下在翰林院没什么事要做,虽说是编撰,但她履历尚浅,想来也不会参与什么要书的编纂。

    至于起草诏书,她恐怕也得现学,她现在要做的就是观政,为以后草拟诏书打基础。

    好不容易熬到早朝结束,她瞌睡就来了,这也不怪她,昨夜张珏在醉仙楼喝醉了酒,点了一桌子菜没给钱,人家店里的小厮不知怎么就找到她这里来,诓走她三十两银子。

    她半年的俸禄差不多就是三十两,怎能不心疼?更糟心的便是张珏那厮,死活不说自己住在哪里。

    杨思焕就将她带回自己的小宅里,大半夜那厮酒醒了就走了,她却睡不着了。

    百官退朝后,都各自回了办公的地方,杨思焕也要去翰林院,走在路上遇见张珏,那厮也穿了官服,官品比杨思焕高一级,穿起官服的效果也和杨思焕不同。

    翰林院离皇城不远,出了宫门走不过半里路就到。

    张珏背手走在前面,目光悠长地看着前方,完全不像其他新科进士,满脸深沉。

    等出了宫,杨思焕疾步上前,淡淡地说:“我这些日子忙,不然早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