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 40-50(第3/14页)
轮,却将她当作同辈一样恭维,她作为三鼎甲,被不少人盯着,因此开口前,都在心里揣踱再三再说,最后话就越来越少。
老话说得好,说多必错。最后她就干脆找了棵歪脖子树,假装在看风景,站在树下默默观察周围的一切。
片刻后,远处走来一个身形修长的女子。
此人约莫二十岁左右,身着深紫色云纹蟒袍,看这一身华贵的行头应当是皇女,生得眉清目秀,只可惜,右脸有一道长长的刀疤煞了风景。
她一脸漠然地走过来,察觉到树荫下透来的目光,便回望过去。
杨思焕见那人看向自己,赶忙垂首,余光中瞥见那人越走越近,园中跪倒一片,杨思焕也跟着跪在那里。
“臣等叩见齐王殿下。”
原来,这位就是传说中的齐王殿下。
当年永宣帝逼宫,迫使先皇退位,同时逼死太女,后占了废太女正君,令其生下齐王朱承治。
如今除了年幼的十一皇女,其余的皇女得了封号都被发到各自的封地,只有这位齐王依然留在京城。
齐王恹恹地说道:“都平身吧。”说着悠悠地逛到海棠树旁,捏起一枝海棠花,微微侧颈说道:“你便是今科探花?”
杨思焕躬身应过,朱承治微微一笑:“母皇眼光不错,真是个水仙般的人物。”
杨思焕将头压得更低了些,谢了对方的赞赏,又听她问:“听说你叫杨思焕…与次辅可是同宗?”
话音刚落,一旁站着的几位官员面面相觑,神情怪异。
同样的问题,早上永宣帝在太和殿已经问过一遍。
那时候她还不知道杨思缘是谁,后来游街时,从刘建口中才知道,那个叫杨思缘的,虽然名字是和她差了一个字,但人家却是当今的内阁次辅的嫡长女。
那位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只可惜命不好,入仕不过五年,去年冬天在柳州落水而亡。
杨思焕几乎可以肯定,那种大人物和她是不可能有联系的,便退后一步,拱手道:“殿下说笑了,微臣祖上世代清贫,与杨大人并无任何关系。”
齐王哦了一声,没再多说什么,转身走开了。
没过多久,太女和皇上也摆驾过来了,席间皇上说了几句话便抽身而退,留下太女朱承启主持宴会。
杨思焕目光忍不住往次席方向瞟,一旁的张珏抬袖喝酒时,偏头低声在她耳边道:“对着太阳看,不觉得晃眼么。”
杨思焕抬眼看着高高的屋脊,此时太阳已经被屋顶遮住,她道:“还好。”
张珏皱眉,夹了一筷子牛脯搁到她盘里,意味深长地说:“好好吃你的菜。”
杨思焕闻言,又看了眼屋脊,目光慢慢移下去,落到次席齐王的脸上。
她这才反应过来,张珏话中的意思,当即不动声色地移开视线。
宴会临近结束,吏部的人宣读授官的旨意。
状元授正六品翰林修撰,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翰林编修。
其余人只定官品,无具体职位。二甲授从七品,三甲正八品。
傍晚时分,新科进士们各自领了朝服、玉带、笏牌、官靴等物出宫。
天边残阳似血,杨思焕看着不远处被霞光映着的背影,想起宴会前宦官跟她说的话,不由地快步赶上去。只是眼下不是该说话
的时候,便几步向前,将张珏抛在身后。
***
夜里,一行太医从偏门,急匆匆跟着掌灯的宦官进了御书房。
次日下朝之后,永宣帝将当今内阁两大辅臣与太女一道叫到偏殿,屏退左右之后,抬手道:“承启,为两位大人倒茶。”
两位大人立马垂首,从容地谢过恩典。太女倒完茶后,得令退下了。
偌大的殿中只剩下君臣三人,梨木香在三耳香炉中静静地焚着,缕缕青烟袅袅升起,殿堂陷入一片死寂。
永宣帝不紧不慢地启唇说道:“今日将二位留下,是想请你们拟半份诏书。”顿了顿又道:“朕拟好了半份,余下半份由你们来商议。”
两个人闻言,连忙走到殿中躬身,首辅刘文昌应道:“陛下有令,但说无妨,臣等听着便是。”
“齐王元服距今已有三年,是时候封地了。”永宣帝道,“关于齐王的封地,两位有什么看法?”
两位闻言面面相觑,却也不慌,内阁首辅刘文昌先开口,道:“臣以为,北方势力复杂,齐王善战,或许可以考虑令她戍守北平。”
内阁次辅杨永清却道:“陛下,臣以为刘大人说得在理,只是北平富饶,地势险要,不如将齐王封在不远处的荆州,抑或是云南。”
永宣帝一笑:“朕先前却想封她去杭州。”
次辅杨永清拱手:“望陛下三思。”
首辅刘文昌沉吟半晌才道:“杭州地处江南,物资丰饶不说,与应天相距不远,将殿下封在那里,也未尝不可。只是…”
永宣帝问:“只是什么?”没等两位答话,她便自答:“你们是怕齐王有一日,会像当年的朕一样?”
此言一出,两人立刻跪下:“臣等不敢妄加揣测。”
永宣帝摆摆手,“先退下吧。”
两位大臣走远之后,永宣帝终于忍不住狂咳几声,移开捂嘴的帕子,上面赫然出现一块淡红的血迹。
“来人,宣陆太傅进宫。”
***
封官两个月后走马上任,在此之前,新科进士理应衣锦还乡。杨思焕却不急着回去,她用皇上御赐的赏银购置了一间一进一出的宅院。
付钱时,虽心痛,但看着幽静的院落,她不由地激动起来:从今以后,她也有属于自己的宅子了。
“如果他在就好了,或许两个人可以在这个小宅里成亲、生子,安安稳稳过下去。”她忍不住这样想,不知不觉勾起嘴角。
自他走后,她每一天都在后悔,为何当初不留住他?她做梦梦到他,直呼他的名。
“周世景”三个字,她光是想想就觉幸福,一出口却总被惊醒…
将新买的宅院锁好,一切打点妥帖之后,杨思焕踏上了回乡的路。她手捧叠放整齐的官服,心中感慨万千。
离家四个多月,终于要衣锦还乡了。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回家(上)
天蒙蒙亮,李大柱扛着锄头走在乡间小路上,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片刻后一辆马车停在她的眼前。
车夫熟练地摆好杌子,杨思焕踩着杌子,稳稳地落了地。
李大柱憨憨地眯着眼睛,大呼着摆手:“焕姐儿!”
“柱子姐。”杨思焕笑着迎上去,“这么早就下田了?”
两个人站在村口说了几句话,李大柱走后,杨思焕摸出几两银子给了车夫:“这几天可能要麻烦你了,我先回家一趟,待会就回来。”
车夫拿了钱自是欢喜,“好的,您忙。”说罢,高高兴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