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带俩娃在山旮旯开农庄: 160-165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离婚带俩娃在山旮旯开农庄》 160-165(第7/10页)

芥菜瘦肉粥。

    今天她有点不想去公司,就当她是想偷懒了吧,勤快了这么多年,偶尔偷懒一天应该也不会有人敢骂她这个老板不务正业。

    其实她是想跟梁妈商量点事。

    几年前梁母查出癌症,发现的早,还不是晚期,也能手术,她同意了手术,保住了梁母那条烂命。

    医生说这个病即使手术成功了复发的可能性也大,这算是对梁母前半生做下的孽的报应吧,去年果然就复发了。

    梁母的身体每况愈下,只能在重症病房靠插管子续命,她清楚的知道自己要靠这些活着,如果梁昭这个监护人同意拔管,她就会即刻死亡。

    自私如梁母,她并不想死,哪怕待在里面很痛苦,还不如死,可她就是不肯死。

    医院那边给梁昭打了几次电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梁母现在这种状况已经没有继续花高昂的费用维持下去的必要,拔管或许是一种解脱。

    梁昭是很期待这天的,以前总在网上看到这种评论,等坏种老了病的快死了就亲手给对方拔管,让对方也尝尝绝望的死亡是什么滋味。

    自从梁母被送去精神病院,和梁妈就没有再见过,梁妈做了腺体摘除手术之后也获得了新生,跟梁母彻底没有关系了,两人更是没有再见的必要。

    梁母癌症复发的事梁妈已经知道了,所以当梁昭来询问她的意见,她反应也很平淡。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用考虑我。”

    梁昭剥了一颗石榴糖喂到梁妈嘴里,这种糖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如果我想给那个扑街风光大葬呢?”她问。

    她知道这对梁妈来说有些残忍,一个曾经家暴过自己多次的混蛋死了还要花钱让她体面下葬,想想都觉得冒火。

    那场风波之后一直都有人抓着梁母这个事不放,只要梁昭稍有动作都会被外界知道并且大肆在网上报道。

    就好比几年前她同意给梁母做手术一样,如果不是媒体报道的太厉害,将她架在火上烤,她绝对不会花钱救梁母。

    她现在不是自己一个人,背后还有公司还有陈家,她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两者。

    既然那些人将她架在道德制高点上,那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正好可以利用梁母的死为自己博一个‘尽了做女儿的义务’的好名声。

    集团准备上市了,葬礼这件事要是操控好了对集团上市绝对是利大于弊。

    她从来就不是好人,只是守住仅有的底线,在这根线的范围内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梁妈拍拍她的手,“妈还是那句话,想做什么就去做。”

    “谢谢你,妈妈。”梁昭保护了她。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谁最恨梁母,那无疑是梁妈,被家暴的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梁母根本不配得到任何人的原谅,她死了也该被千刀万剐的。

    梁妈拍拍她的背,说:“人都死了,葬礼再风光也是办给活人看的,只要这件事对你有好处,妈就愿意支持,妈这辈子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你的小家庭能和和美美,你们都能平平安安的。”

    这是一个妈妈最朴素的愿望。

    第164章 第164章

    十几年,变化最大的应该是鹤岭村了,每年都会有大批游客进村游玩。

    村子从春到到冬都有花海,春天是油菜花、荔枝花、桃花、稻花,夏天是荷花、茉莉花、三角梅,秋天有菊花、异木棉和金灿灿的水稻,冬天有山茶花、酸梅花。

    还有一年四季都能从村民的庭院伸出来的各色盆栽花卉,路边更是随处可见一簇一簇的太阳花、水仙和紫罗兰。

    围绕在村子三面的山坡土岭栽种着大片的指天椒,早晨都能看到村民戴着竹叶帽子在采摘辣椒,再一筐筐的用绳索滑下来运到外面的辣椒厂进行加工。

    原来只有一小片厂房的加工厂现如今已经是占据四万多平方的大厂,生产车间三万平,冷库面积也有一万多平。

    再算上工人宿舍、生活区和办公区,占地面积相当大,不仅加工自己品牌的辣椒酱,也承接其他品牌的加工单子。

    食品的加工已经不在这里了,转移到离镇子比较近的地方,占地面积也有三万多平,主要生产腊肠、香肠、罐头以及各类鱼/肉丸。

    这些产品在海内外极其畅销,都是实打实靠品质累积起来的良好口碑,目前在国内还有没有哪家品牌能跟梁氏抗衡,国内各大超市的冷柜卖最多的也是梁氏的产品。

    而香肠和罐头在海外也是独占鳌头,跟外国本土的品牌打了好几年的市场战也没有输,外*国人的舌头再不好使也尝得出哪个罐头香肠更好吃,就算外国资本强势干预不让本地人超市上架梁氏的产品,可架不住国人开的超市从国内疯狂进货,外国人排队来中超买。

    两座大工厂每年能提供数百至上千个工作岗位,不仅带动了附近乡村的经济,还能让在外的年轻人才愿意回来,连带着吸引了不少人来投资建厂。

    尤其是在周边十几个村接连养土花猪、种辣椒之后,各种农副产品的加工厂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经济发展起来了就能修更宽的路,老百姓的生活也能更好,原来破破旧旧的小镇和村庄也变得整洁干净,基础设施也比原来更加完善,幼儿园和学校也多了,以前总想着往外跑的年轻人现在也都愿意回家乡工作。

    因为这些年镇上的工厂骤然增多,来旅游的外地人也不少,政府便在离小镇不远的地方建了一座小的动车站,从粤西市区坐动车到小镇上只用半小时,真的很方便。

    风景和美食并不是吸引游客前来的最大动力,鹤岭村这个风水宝村才是旅游业发展起来的关键,为什么?当然是因为鹤岭村出了很多了不得的人才,头一个就是梁氏集团的董事长,陈氏大小姐陈芜的伴侣——梁昭。

    关于她的个人经历完全是可以单独出一本书的程度,出身农村,离异带娃,二婚伴侣是陈氏现在的掌权人。

    在外界以为她是嫁入豪门做少奶奶的时候又一手创下了现在的梁氏集团,她的才华和能力从来不输陈芜,并且是在起家之后才跟陈芜在一起的,光是这一点就能让很多人佩服。

    她创办的慈善基金会每年都在资助数百名因贫困或其他原因无法正常上学的孩子,其中以Beta和Omega的数量最多。

    甚至她还顶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为那些被Alpha信息素控制的Omega提供经济和医疗方面的支持,让她们能够有选择的做腺体摘除手术,能够有选择的选择自己的伴侣,而不是妥协于信息素。

    为此她被众多Beta和Omega推举为两性代表,代表这两个弱势群体发声,推动两性法律的健全,让更多Beta和Omega的权益得到保障,为她们争取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受教育机会。

    她是活出自己的杰出Beta,别人在谈论起她的时候最先想到的不是她系陈芜的伴侣,而是她在事业上的成就和为两性所做的贡献,这才是她的光环,而不是她系谁谁的伴侣。

    豪门阔太、花瓶、金丝雀等等这些都不是她的标签,她甚至都不需要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