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咸鱼: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在年代文中咸鱼》 100-110(第2/10页)

花菲菲笔下的王家沟, 里面有人间烟火的细节, 也有采菊悠然见南山的欢乐,还有播种丰收的朴实。

    老百姓更爱后者, 听起来更有滋有味。

    等等, 还得加上信号。

    电视机是黑白的,国内五十年代已经有电视机,但至今即便燕京也未普及。

    彩色电视机也不是弄不出来,但零件很麻烦,叶榆对电视机也没那么执着。

    主要是电视节目没几个,新闻都少, 有红色电影, 之前的戏曲读书等有一点娱乐兴致的节目全被取消,还只有固定时间阶段有有。

    彩不彩真无差。

    但对村民们来说, 从屏幕上看见人物像,听到人讲话,这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情。

    他们村不用只有过年才能观看电影。

    一个个爆发如雷掌声,看叶榆韩景他们的眼神越发地崇拜,尤其是小孩子。

    很多人也佩服项老爷子父女俩,但碍于他们的身份,不敢过多交际。

    只是王家沟的村民们也越来越清楚, “老弱病残”可不一定都废,人家知识个顶个。

    至于为什么被罚?

    他们不太懂,只知道现在外面一年比一年乱,像是老师啊学校啊,更是重灾区,好多被下放,但这些人也没具体干什么坏事。

    村里有人跟着主流走,看不起他们,也有人觉得他们老的老,小的小,着实可怜,才三岁又能犯什么错?

    韩景打听过电视台节目播放时间。

    也因此,电视上正在播放新闻,恰巧播的是国家体育队在乒乓世锦赛。

    有人眯着眼睛寻找新闻里的照片:“这是卫国那小子参加的吧?”

    但他没见过几面叶卫国,根本认不出来。

    叶卫国在运动队里吃好喝好,如今已经长成半大个少年,个头比成年人都高。

    他长得像父母又不像,各取三分,自己占六分。

    而叶榆因为异能的原因,和原来不太一样,和叶卫国也愈发不像。

    光凭两幅并不算清晰的照片,不说村民,连王老爷子王老太太他们也未必认得出自己的外孙子。

    王老爷子王老太太都是精明人,作叹息状:“一眨眼,娃就这么长大了。”

    他们连孙子孙女都不怎么在乎,更何况外孙。

    只不过叶榆和叶卫国为他们脸上挣得太多光,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宝。

    他们现在对外都说,我的外孙外孙女有多么多么孝顺,连在燕京的其他孙女孙子都要提一两句。

    想当初,让女儿在外面读书,还引起了人的嘲笑。

    嘲笑的人说:“女儿将来是要嫁人,花那么多钱读书有什么用。”

    王老爷子他们也想把儿子送去读书,问题在于他们儿子读不出来,考试都及不了格,宁愿下地不愿看出?。

    强扭的瓜不甜,强读那就是纯粹浪费钱。

    叶榆:“第二排左二那个是叶卫国。”

    “记得他才十几岁吧?长这么高。”

    是的,叶卫国是所有参赛选手里最小的,这也多亏是现在规则里有漏洞。

    但他拿了冠军。

    王家沟的人个个跟自己拿冠军一样,喜气洋洋,搁以前是要祭祖的,现在不兴那套,但很多人仍然觉得王家沟地理位置好。

    冬天天气冷,地里的活少,几乎每天都有人定时在红星小学进出看新闻、看电影,比收音机时髦。

    徐飞、花菲菲的新闻,不出意外,刊登,这下子,王家沟又双叒叕成了显眼包。

    他们竟然用一对破烂搞出了电视机,即便有几家厂的零件赞助,这也是件大事。

    这年代的厂都国营,赞助的国营厂见自己名字出现在各大报纸上,与有荣焉。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心里嫉妒,甚至有举报给革*会和小红兵。

    可上面又强调一件事。

    叶卫国拿下冠军,这可是一件国家大事,他的家人不会有问题。

    官方都盖章,工人家庭和农民家庭,这是最纯粹的工农子弟。

    假如算上加给人民子弟兵的叶二姐,这一家可道是buff叠满。

    再者,这本来就是乡下大队上的事情,人家本来就是在建设广大农村。

    前两年都把王家沟当知青下乡的典型,现在突然反悔,不是自打自脸。

    本地的人更不说,他们怕了知青的笔杆子,尤其是徐飞同志和花菲菲同志。

    举报的人没有达成目标,还被反批评了一回。

    入冬过后,春节也差不多快来了。

    去年叶红军和王来娣本来说来乡下过年,但二姐那边有事,王来娣带上丈夫去帮二女儿带娃了。

    叶卫国训练关键时期离不开,托付给长姐叶兰。

    叶保国则打包带上,说是开开眼界,其实心想着,能不能把他送入军队。

    但叶保国可不愿,天天早起训练太辛苦,这下子最后还没参成兵。

    去年叶榆也没回京市,在王家沟过的春节。

    更准确地说,明面上没有回去。

    毕竟叶榆不希望这十年的春节,写个春联都要被小红兵们翻箱倒柜。

    有些习俗啊丢了过后,真的很难再捡回来,而习俗民俗大概是一个华夏人的标签。

    前世末世来劲,假如那时的人们是这个时代的人民,理想主义者不会那么少,人性黑暗沦陷很长时间。

    而且叶榆一直觉得,传统很有用。

    比如中医,比如《山海经》,怀疑这个星球曾经是出现过类似生物。

    有些东西不能烧,有些风骨不能屈。

    于是在年三十,空间瞬移了几次。

    跳转回到燕京。

    也多亏叶榆异能又升了级,才能够如此及时,再给燕京人民一些春节的热闹。

    只是叶榆可能玩的太过开心,自由自在。

    而她忘了,在燕京也有一个徒弟。

    眼力极优。

    韩景在除夕夜晚上看见叶榆是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的确是阿榆。

    叶榆正逗着一只没有飞往南方过冬的花鹩哥说话,也因此被看个正着,也第一时间看见韩景。

    翻车了。

    哦豁。

    第103章 真香

    韩景:“阿榆?”

    叶榆:“你看错了。”

    韩景:“阿榆。”

    叶榆:“你在梦游。”

    韩景:“……阿榆。”

    叶榆无奈, 哄小狗:“不要梦游了,已经凌晨了,乖, 回去吃饺子。”

    韩景尾巴摇得更欢了, 眼睛也是亮晶晶的。!!!

    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