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咸鱼: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在年代文中咸鱼》 90-100(第11/13页)

 再出一个叶榆也不妖孽。

    她天份很强, 搁几十年前, 能上战场立功,当一个女将军呢!

    在他们眼中, 叶榆那么厉害, 她又为他们村争取拖拉机、种果树、建砖窑,切切实实为他们好, 还是半个他们村人, 把她当英雄,有信仰有利益才能长久。

    但郝见山有什么呢?他连地都种不好,还不如村里十岁大小孩子。

    于是当郝见山跟村民们说叶榆坏话,诸如霸道之类,哪怕不喜欢叶榆的村民,也讨厌郝见山起来。

    还有人来提醒知青, 让王大妞转达, 小心郝见山,他在说你们坏话哩!

    “岂有此理!”韩景可生气了, 桌子都拍坏一张。

    叶榆眉毛一挑。

    韩景屁颠屁颠去拿工具熟练地修桌子,花菲菲和徐飞在一边偷笑。

    对于他们而言,叶榆的确有很多异于普通人的地方,但三人把叶榆当作老师和志同道合的伙伴。

    他们背后的父母也不是没问过相关。

    徐飞和花菲菲还好些,徐飞家再担心离得远,往往报纸说什么是什么,花菲菲的家人背景大些, 春节期间曾电报拖在京亲戚打听过。

    在京韩景家最仔细。

    他们也很诧异,韩景下个乡竟能搞出这么多事来,私下里查了下发现,这竟然和一位知青有关。

    叶榆。

    这个女知青好厉害!

    他们害怕出现对国家有害的特务,更详细调查,在得知叶榆父母兄弟姐妹聚在时,已经打消一半怀疑。

    通常来说,间谍更多是孤家寡人,可这样更容易造假,也方便行事。

    当然,也有那种从小培养的高级特务,亦或者被后来策反的叛徒。

    可叶榆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都很透明,没有受过伤,也没失踪过。

    叶家怎么都是一个普通家庭,不像是需要这种精心培养的高阶特务打探的地方。

    叶榆小弟还在为国争光,而叶榆的二姐虽然嫁给军人,但也是她下乡前不久,军队审核也没问题。

    更何况叶榆假如是特务,怎么可能不留在燕京,去一个山沟乡下。

    综合判定,叶榆有问题的可能性很小。

    但叶榆这身本事偏偏来的稀奇。

    不过韩家是见识过很神的老中医,相信传统里一定有值得借鉴的优点。

    可世道太乱,恶人作祟,现在已经不求迷信,中医店也被砸,无从求证,去乡下反而对叶榆有好处。

    韩家也希望韩景能多多少少学点真才实干,入军队的安排也一在推后。

    韩景修好了桌子,又去讨赏,两眼亮晶晶,身后像是有尾巴在晃:“师父阿榆。”

    “你这师父阿榆是什么称呼?”叶榆无语。

    韩景解释:“徐飞说师父这词好像有点旧。”

    “我话可不是这样。”徐飞连忙否认。

    他的原话是毕竟现在可不止自己人,老师和师父现在都是危险的职称,他们还是叫彼此同志,

    而不是让韩景喊出个“师父阿榆。”

    “阿榆?”韩景叫出这个的时候,心漏跳了半拍,没法和以前一样自然。

    叶榆倒是无所谓,他们怎么叫自己都行。

    末尾花菲菲问:“明天轮到谁煮饭了呢?”

    本来韩景和花菲菲还觉得徐飞大惊小怪,见三位新知青干活可怜,又有点犹豫,要不要在熟悉前顺手帮他们干一干家务。

    第二天第三天,还是前辈们负责做饭、浇水、砍柴,也不是多大的事情。

    现在嘛,还是按正常规律来排。

    至此,郝见山、张青黛,谢丹红每天不仅需要下地干活,有时还会被排到煮饭砍柴烧水打水。

    但院里的地没让他们弄,浪费粮食是罪过。

    叶榆不允许,她还觉得自己竟然也变得挑嘴了,竟然不是所有食物都能下咽。

    把自己口粮拎回来,上山开小灶去。

    郝见山怒气积攒中,也终于在有一天爆发,早上没爬起来做饭。

    “分餐吧。”这是叶榆提出的意见,单独开火。

    “凭什么?!”郝见山不傻,他看不惯这些假模假样的人,但知道跟着他们自己才可以吃饱饭。

    叶榆随手一根树枝丟了出去,贴着郝见山耳朵飞出去,深深插在地上。

    她问:“你说呢?”

    郝见山闭嘴,他把目光看向其他两位新知青。

    而这时,张青黛和谢丹红也起了争执。

    张青黛认为,郝见山说的没错,叶榆他们就是霸道主义恶势力,需要被打倒。

    但谢丹红却想明白了,他们下乡干的活,其他队的知青也在干,甚至可能面对的困境,比其他知青更少。

    叶榆四个过的好,全是他们的本事。

    谢丹红明白了自己是在羡慕与嫉妒,张青黛也一样,郝见山也一样。

    跟着郝见山,天天被他的酸言酸语洗脑,苦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张青黛和谢丹红两人闹翻了,小厨房分为郝见山和张青黛,剩余其他人一起。

    花菲菲对谢丹红不再那么赤忱,但也能对熟人一样,顺手时帮一把。

    老实说,吃饭什么的,他们真不那么斤斤计较,炖的鸡汤也能分给谢丹红一碗,甚至来点肉。

    连叶榆都不像过去一样把粮食当眼珠子。

    当然,这可能和粮食不属于她有关。

    谢丹红也真的体会到自己以前的嫉妒毫无道理,羞愧的同时,也摆正心态,逐渐适应下乡的生活。

    另外两人则被不忿累积,可他们又暂时没有离开这里的办法。

    谢丹红已经不管郝见山,但还是惦记着和张青黛的那份情,偶尔会搭一把手。

    唯有郝见山越来越阴郁,手上茧越来越多,吃不饱饭越来越瘦,和刚下乡时的城里高中生完全不一样。

    知青点这边戏看不完,聚焦目光,也让注入新修猪圈的那几家人喘了口气,默默地融入生活。

    他们要求不高,只盼能活着,尤其是小孩子有机会长大,不管年纪大的老人,还是三岁小孩,都宛如杂草,吃苦耐劳,生命力惊人。

    村民们介于身份不好和他们走的太近,但也欣赏吃苦耐劳的人。

    更何况越来越多人发现,林老爷子是个宝啊。

    第100章 学费

    这天, 村里有一户人家的小孩突发疾病,在课间玩耍时倒了下去。

    抽搐,口吐白沫。

    王家沟是没有卫生员的, 看一趟医院很麻烦, 拖拉机需要去红星大队, 必须有一段距离的步行。

    在医疗匮乏和交通不便的年代,很多人也因为一些本可以治疗的疾病去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