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咸鱼: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在年代文中咸鱼》 70-80(第1/14页)

    第71章 再进一阶

    今天两顿饭, 他们都蹭药厂食堂。

    更准确说,马胜男的妈妈自掏腰包,花钱与票买的肉菜, 再加上粮食与柴火, 请休本应年假的师傅回食堂现做的。

    虽然他们人没去食堂, 但马副厂长还是亲自带人帮忙端过来,且考虑到听说叶榆食量非常大, 叶榆的饭菜不管是数量, 还是种类,都比其他人更丰盛。

    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 问一门手艺很难, 时下人更讲究尊师重道。

    中午,有叶榆最喜欢的红烧肉,药厂食堂师傅的手艺接近机电厂师傅,但又有稍微不同,口感更鲜嫩,汤汁沾馍也很搭。

    晚上则是红烧糖醋鱼, 一条8斤重的大草鱼, 炸过的鱼酥软鲜嫩,酸甜适中, 单吃或下馍都很绝。

    此外,还有热气腾腾的大白馒头,鲜菇汤里面虽然没肉只有鸡蛋,也照样好喝得让人恨不得吞掉舌头。

    叶榆太爱这一口菌菇汤了,宣布它与红烧肉是今天最佳。

    在末世,五花八门的真菌菇是极少数异变后口味还行甚至于不错的食物,也不是说都行, 但异变几率甩其他生物许多倍。

    当然毒变率也很高。

    若不是吃下异变菇后会死得很惨,可能穿肠破肚、七窍流血、备受折磨而死,很多人可能把菌菇当前往天堂的门票。

    尽管菌菇很毒,也有头铁异能者靠吃身体自愈力去抵抗毒菇的。

    叶榆并不是其中的先驱者,但很尊重这些先驱者,因为希望基地后来陆陆续续公布几种不同等级异能者可食用真菌,为她为数不多的菜谱上又增添多个名单。

    菌菇汤好喝,可惜只有那么两碗。

    高新亮和宋凯立刻表示,南方山多,菌菇也多,他们虽然没见过菌菇,但有听过关于吃菌菇的故事。

    不是什么好故事,往往都是毒死谁谁谁,或者毒死一家人的故事。

    偏偏说这话的当地人,并有什么悲伤害怕情绪,反而一脸馋相,甚至于咽了咽口水,显然遗憾自己捡不到菇。

    韩景他们只觉得离谱:“至于这么不要命吗?”虽然这菌菇汤的确很好喝就是了。

    叶榆幽幽回答:“至于。”

    鲜菇和干菇的味道差距还是挺大的,菌菇汤当然是越鲜越好喝。

    依旧不理解的其它北方人:“……”

    吃货的世界都这么可怕吗?竟然有吃货与叶榆不相上下?

    高新亮和宋凯当下表示,等他们返回生产队,春天也去山里多转一转,或者和当地村民交换机,再寄给叶榆。

    当然,寄的只有干菇,鲜菇还是只能在王家沟寻,可惜燕山毕竟是在北方,菌菇种类和数量还是比不过南方。

    叶榆:

    “其实你们可以菌菇栽培种植。”

    “哎?”

    高新亮和荣凯愣住。

    菌菇种植技术其实并不新鲜玩意儿,有一些历史文献就有记载,但这种技术肯定不会公开,往往也是御供上交,烨国真正的大量科学栽培食用菌还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在这之前绝大多数都是野生菇。

    叶榆过去哪里懂什么菇,和人工孵蛋一样,还是在末世希望基地里学的,那些年,高阶异能者最爱逛的便是农业部门,而菌菇基地绝对是其中之一。

    逛得多了,也听得多了。

    再加上记忆很强,叶榆把自己知道的菌菇知识尽可能仔细地讲给高新亮和宋凯听:“首先,菌种很重要,可从当地最常见的菌种开始采集,草菇常出现在柞木叶、松树叶等积落的地方,连着泥土一起……以器上信息来供参考,建议与本地人合作。”

    高新亮和宋凯碗筷一丢,拿出笔记本一一记录下来。

    他们仿佛看见乡下建设的康庄大道。

    韩景和马胜男也听着心动,不过王家沟的环境还行,但再往北那嘎达地儿,自然环境不适合菌菇,人工环境目前也跟不上,不建议搞菌菇种植。

    而且黑土地的农业已经足够他们忙不完,重点在农业进步上,全面机械化其实更适合他们,烨国也很注重这个。

    韩景和马胜男祝高新亮和宋凯能早日在当地建设一个菌菇厂。

    高新亮和宋凯拍着胸脯表示,若这菌菇厂真的能开起来,到时候请大家喝菌菇汤喝到饱,还有,师父叶榆未来一辈子的菌菇,都由他们包了。

    “有点困难。”不为什么,叶榆单纯觉得他们的寿命活过自己几乎不可能。

    高新亮和宋凯:

    “……”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叶保国兄弟姐听着这个对话有点耳熟,从未见过这样的叶榆,虽然他们很多都听不懂,但眼睛一直很亮,腰挺得直直的,既骄傲又自豪,这可是他们的姐姐!

    晚饭返程先由叶榆开车,一来韩景还需要时间恢复体力值;二来叶榆下午已经彻底掌握这个技术。

    韩景则坐副驾驶指导。

    事实上,他觉得没有什么好指导的,但这相当于司机与司机学徒,符合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交通规则。

    坐在后排的马胜男几个,能够明显感受出区别,韩景开车更稳,叶榆的速度更快,他们需要扶住椅子或其他才行。

    叶榆却完全不觉得自己快,主要是这车的上限在这里。

    烨国的第一个汽车厂是在建国后与罗刹国蜜月期由对方资助建立的,五十年代末,卡车、轿车等陆续出世,这辆车的发动机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动机之一V8发动机,也是由对方赞助。

    也就是说这车的动力以当前的科技来说,并不算多落后。

    叶榆把它与空间里的未来单人喷射飞行器相比,那是幼儿园和博士的区别,自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天下。

    回到小胡同,叶家外又是里里外外聚集着不少人,仿佛他们一天都在这里蹲守似的,叶榆打开门,从驾驶室里走出来,顿时引起更多人的惊呼。

    “看见没?看见了吗?是三丫!”

    “乖乖,叶家的三丫去一趟乡下,车都会开了。”

    “这些都是下乡知青啊,可真了不起!”

    “我大舅子的媳妇的哥哥的儿子下乡怎么没这么厉害?哭着闹着要回来,他爸也不忍心,终于决定把工作让出来,偏偏知青办那边不干了,开了年还得下乡。”

    “可不是?还听说有的知青为了过好一点,娶了乡下村姑或者嫁了泥腿子,家里人差点儿没哭死,只当没这个儿子/女儿。”

    “……”

    此时,韩景的体力也恢复得差不多了,他开始感受到药浴的神奇,比泡热水澡更能快速解乏,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恢复精神旺盛,感觉回去还能打几套军体拳。

    他恢复了司机的位置,负责接送马胜男他们回机关大院。

    与韩景他们告别后,叶榆三姐弟返回叶家。

    也不是没有八卦的街坊邻居,询问关于韩景他仨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