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配一心做生意》 70-80(第12/15页)
吴明行没吭声。
“你也就是运气好,娶了个嫁妆丰厚的媳妇罢了,傲气什么?”吴夫人冲动之下,又管不住自己的嘴了,当着贺夫子的面就开始吼,“原先在家的时候,你对我还挺尊重,一出门就不管我了。我算是看出来了,我家大人拿你们当一家人,你们却完全不这么想,从头到尾只顾自己。明知坐了臭号,你心里不定怎么高兴呢?”
吴明行脸都黑了,他和堂弟关系还行,比不上亲兄弟也不差什么,平时也有凑一起吟诗作赋。总之,要比他和其他读书人之间亲密得多。
婶娘这话,犹如一盆脏水泼了他一脸。
吴明行还怕她回家以后还这般诋毁自己,想要为自己争辩几句,又觉得婶娘最近愈发不讲道理,还是等会试考完,在堂弟回乡之前和其谈一谈。
是的,吴明知出了这种事,几乎没有榜上有名的可能。
第二场开考,何萍儿启程回乡,她刚走没两天,谢承志第二场考完后,就带着媒人去尚书府提亲了。
据说当天接待他的只有尚书夫人,不见尚书府其他的女眷。
婚事一定下,谢承志这个读书人就像是当初在淮安府那般的名声,瞬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会试还未放榜,已经有年轻举子被官员捉住当了女婿……当然了,谢承志入京时带着妻子,不止一个人看到他们二人以夫妻相称。
谢承志娶过妻的事,很快就传开了。
堂堂尚书府的明珠,居然嫁了一个有妇之夫?
又有传言说,这门婚事尚书大人根本不答应,是那个刚回来的明珠非君不嫁,尚书夫人怜惜女儿多年受苦,不忍让女儿失望,这才答应了亲事。为此,夫妻俩还吵了一架。
不管外头传言如何,谢承志和白紫烟的婚事都定了下来。
沈宝惜一开始还担心有人将自己曾经追着谢承志跑的事说出来,她做过的事,不惧人言,裴清策也不会因此改变对她的态度,但外人可能会笑话他。
三场考完,裴清策歇了一天才缓过来,沈宝惜说了自己的担忧。
裴清策听完就笑了:“你不在乎,我不在乎,管他说不说呢。而且,那位柳姑娘不会愿意听见这种传言,你尽可放心。”
沈宝惜一想也对。
等待放榜的这五日,众人心思各异,吴明知垂头丧气地收拾行李,已经在打听去往江南的大船了。吴明行则带着妻子满京城的蹦跶,哪里热闹往哪儿挤。他不觉得自己能得个好名次,若是二甲末尾或者是同进士,多半是外放做官,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爬不高,一般回不了京城。
因此,难得来京城一趟,吴明行想带着妻子好好转一转,省得以后想看看不着。
裴清策倒是一脸坦然。
他悠闲的态度落入了旁人眼中,有人就说他背靠着有钱的岳家,不止考科举这一条出路。即便是一辈子都考不中,那也是吃喝不愁,比大部分的人都要过得自在。
当然了,士农工商等级分明,能够做官,那自然是比商人的地位高,而且这世上没几个男人愿意一辈子都被岳家压在头上。
又有人说,裴清策是装出来的悠闲。
就在会试即将放榜时,被夺了主考官之位的赵尚书又惹上了麻烦,原来是他那个被关进大牢里的儿子,说了赵尚书卖官之事,还明码标价,升一级价钱多少,升三级价钱又是多少,想要抢别人的官职,价钱得翻番。
皇上勃然大怒,命令刑部彻查。就在消息传出的当天,赵尚书和其另外两个儿子包括其中一个女婿就被抓入了大牢之中。
女眷也被勒令不得出府,两个府外都有御林军把守,里面的人不得出来,外面的人也不可拜访。
京城风声鹤唳,官员们都比往日安静了不少,最明显的,就是花楼里没有原先那么热闹了。
在这一片紧张之中,会试放榜。
此次会试参考的举子一千二百多人,取一百八十人。
裴清策排在第十八,名次靠前。
沈大海得到消息,立刻将早就准备好的鞭炮拿到门口放。
吴明行刚好是一百八十名,险险挂在最后一名。
此次淮安府同行的人中,只有他们两人中了,其他人都榜上无名。这时候沈宝惜才听说,蒋三公子同样是臭号,自小养尊处优的公子在那样的环境中能待足九日就已是不易,熏到后来,脑子混混沌沌,哪里还能写得好文章?
蒋三公子倒挺豁达,之前他就带着妻子满京城的转悠,给家里的长辈和亲戚买礼物。得知裴清策被取中,还登门贺喜了。
吴明知也来贺喜,但吴夫人却觉无颜见人,从头到尾没出现。
第79章 殿试众人有高兴,有失落,贺……
众人有高兴,有失落,贺夫子心里挺满意,他带来的几个举子中了俩,已经算是不错。
“我不回灵山书院,日后就留在京城,若是你们有意留下,我能带你们入红山书院求学。”
贺夫子很喜欢自己的这几个弟子:“不过,这事儿你们自己心里知道就行,别出去嚷嚷。”
众人都忙表明立场。
他们是灵山书院的弟子,即便是贺夫子不在了,也照样能继续求学。
祖籍淮安府,去灵山书院读书,确实要近不少。但京城的红山书院也是真的比灵山书院好。
蒋三公子当场就表明了态度:“我不回了,跟夫子一起去红山书院。”
至于家中,书信一封就行。
双亲对他寄予厚望,做梦都想让他考中,知道他留在京城更好,一定不会阻止,书信回去,一是让家人放心,二来,也是让他们送点银子过来。
京城里的举子很多,想要自己供自己读书的也有,必须要有门路。这不是刚刚从淮安府过来的他们能找到的门路。
蒋府很富裕,蒋三公子只需要将自己所有的精力用在书上就行。
吴明知就不行了。
他自然也想留在红山书院,回乡去还要面对双亲争吵,还不如留在这里得个清净。
“我得回去跟我娘商量一下。”
若是能留下最好。
谢承志也没有考中,他也没来贺喜,会试放榜后,众人就没见过他。
众人也默契地不提他。
气氛正热闹间,高英来了。
入了京城后,裴清策和高英也见过几面,但那会儿两人前途未明,见面多是聊文章和四书五经。
“恭喜恭喜!裴兄双喜临门,实在让人羡慕。”
高英考了第八,名次比裴清策还要靠前,他面对众人时,还像曾经在船上一样温和。
吴明知看到他,颇有些不自在。
沈大海让人准备了一大桌酒菜,众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天黑时,众人纷纷告辞。等到吴明行都走了,高英才道:“当初咱们同行的那位谢举人,你和他关系如何?”
裴清策扬眉:“我和他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