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100-110(第15/32页)

和官员。”

    安禄山脸色阴沉:“你不怕我杀了你?”

    “我死了,我的节气还在,我为什么要怕?”

    “节气,能当屁吃?既然不想活,你就去死吧。”

    安禄山冷冷狞笑,将手里的鞭换成了刀,斩下那人的头颅。

    天上皑皑白雪簌簌落下,整个皇城都被盖上了一层白布。

    他一身赭红色的官服在雪中分外显眼。

    是官服,也是丧服。

    满天落雪飘满了整个洛阳城,这是一场声势最为浩大的葬礼。

    【卢奕身死,至此,洛阳彻底沦陷。】

    天幕下的李白眉头紧蹙。

    那混着血水的皑皑白雪像是利刃一般,直直扎进了他的心脏。

    洛阳,沦陷了?

    这几乎让他难以接受。

    溃散的逃兵,节节败退的军队,空无一人的洛阳城……

    洛阳失守,这一事实在他胸中徘徊不去,愤怒和悲凉混杂,郁结于他胸中。

    这时,他不是那个潇洒豪放的李太白。

    他仅仅是一个因国土被蚕食而心痛的大唐人。

    李白摔下手中杯盏,提笔作诗。

    “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

    “豺狼尽冠缨!”

    【卢奕和李憕二人誓死不降,皆被处死。卢奕在被斩首之前,对着安禄山破口大骂。他们死的从容,他们为心中大义而死,为胸中正义和节气而死。】

    【卢奕,是卢怀慎之子。卢怀慎,我很久前就讲过他,他在开元之初,与姚崇共同为相,清廉之名伴其一生。】

    [原来那是卢怀慎的儿子?]

    [呜呜呜,看的我很难受。]

    [卢怀慎都很少人能知道,更别说卢奕。]

    [卢怀慎教导的好啊。]

    [这种好的家风能绵延几世,说到这个我就想起了颜氏满门忠烈。]

    [在安史之乱像他们一样死的,不知道有多少。]

    [但幸好,我现在又记住了两个。]

    安禄山笑了,他对史思明说:“为了胸中大义,为节气而死?还骂了我?”

    话不待说完,像是听到什么好听的笑话一样,他重复着:“居然敢骂我!”

    史思明帮着安禄山吐了口唾沫:“记下名字,等你攻进洛阳,再杀他一遍!”

    安禄山爽快极了:“好,再杀他一遍!”

    殿前鸦雀无声。

    此时无雪。但恍惚着,所有人都看到那满天飞雪了。

    人这一生,总归要做一些,明知不可为而未之之事。

    如李憕,如卢奕。

    人总该坚守着什么的。

    半月后,两封诏书被分别送去了清河和鄠县。

    鄠县县令正挽着裤脚,和百姓们一起收麦子。

    “卢县令又来啦,哪能让卢县令干这粗活啊。”

    “哈哈,老叟身子不好,他儿女又不在身边,我忙完公务,闲着也是闲着。”

    卢奕龇着一口白牙,看着手里的麦子,和周围辛勤劳作的百姓,高兴极了。

    今年收成好哇,去年陛下赈灾的钱款仍有剩余。

    再努力一两年,就能做出点卓越的政绩了!

    突然,有马蹄声来。

    一人骑马,手拿明黄圣旨,呼声远远便传来:“卢县令接旨!”

    与此同时,清河亦有一声:“李太守接旨!”

    又是半月,清河少了个太守,朝廷上多一个李尚书;鄠县少了个县令,朝廷多了一个卢侍郎。

    自此,他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长久地为大唐尽忠。

    第106章 李隆基:封常清高仙芝没用,都杀了!

    【封常清带着所剩不足的兵力去找高仙芝了。】

    【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个人都是西北有名的将军, 他们两个也是合作多年的老伙伴,关系好且默契。】

    【在他们年轻的时候,高仙芝已经当上了安西都知马使, 但封常清身上还没有一个靠谱的官职。所以每每看到高仙芝身后带着三十几个文字秘书的时候,封常清就非常羡慕。】

    【封常清羡慕的倒不是高仙芝的排场,他羡慕的是, 高仙芝身后那些有编制的秘书, 他也想要编制。】

    [真的, 别说是封常清了, 那是编制啊,谁不想要呢。]

    [原来他们年轻的时候是这样啊?感觉封常清还挺可爱的呢。]

    [对啊对啊,就是蹲在门口眼巴巴看着别的那个感觉。]

    [既然他们之后是好搭档, 高仙芝肯定把封常清收到自己麾下了吧?]

    两个将领之间的良好关系让李隆基从刚刚短暂的伤心之中抽离出来。

    洛阳沦陷了, 但高仙芝和封常清是汇合起来了。

    不是说封常清是前锋,高仙芝带的才是主力军吗?和安禄山的战争应该还不至于输的太凄惨吧?

    李隆基已经知道了长安必定沦陷的结局,他不再期待着能有一场改变命运,彻底扭转战局的交战, 他只求输的不要过于难看。

    天幕下的封常清想了想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高仙芝,抿唇笑了笑。

    【封常清知道, 机会不是等来的, 是自己争取来的, 于是他颠颠地去给高仙芝写了也一封自荐信。或许有人会问, 武将写信能行吗?武将不都没什么文化吗?】

    【这到底还是刻板印象了。封常清自幼没了父母, 外祖父充军, 他也跟着一并到了安西。外祖父是个能读书写字的, 闲暇的时候也就教封常清念书, 因此, 他文采还可以,至少把他放在武将堆里,是那个比较扎眼的存在。】

    【我们之前说过,大唐有任用将军到宰相的传统,所以李林甫十分提防那些有文化的武将。有文化的武将,这话也可以用来形容封常清。】

    【封常清的这封自荐信果然让高仙芝对他感兴趣了,高仙芝兴致勃勃,想着能收拢一个人才,也是美事一桩,于是跟封常清约着见面了。】

    【但事实上,见面的时候,高仙芝傻在了那里。】

    [为啥呀为啥呀?]

    [封常清长得跟高仙芝想的有出入?]

    [人能是什么样,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呗?]

    [高仙芝不要太以貌取人了,他要是真的这样,我就会不喜欢他了。]

    天幕下的高仙芝想了想和封常清初见的场景,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们两个人,一个傻站在那里,一个气得脸红脖子粗。

    认识他们的,是知道封常清来跟他求职。

    不知道的,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