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60-70(第24/37页)

后,王皇后又想起来别的事情来。

    这事情陛下托人给她透露了,但她到底还是没有声张出去。

    武惠妃现在怀的孩子要给她养?

    王皇后心里泛起了嘀咕。

    历史上,武惠妃的孩子真的有一个养在她膝下?

    还是说这其实也是发生了变化之事。

    这事没有缠在王皇后心中很久,毕竟生孩子还是一年后的事情,王皇后暂且把这件事搁置下来,不再多想。

    若真让她养,那她便会好好教导,若这过程武惠妃重获盛宠,又把这孩子要回去,她也不会沮丧。

    至于历史上她膝下是否真的有武惠妃的儿子,还希望下次出现的天幕能够说清楚吧。

    开元十三年,唐玄宗李隆基于泰山封禅。

    封禅一事以轰轰烈烈为开头,却草草收尾。

    除了随李隆基封禅的众人知道李隆基并未将玉册放进密室,寻常百姓只觉得圣人除了路程行的快了些,与去泰山的时候没有任何分别。

    圣人离开泰山,普通百姓的日子依旧寻常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都像是无甚变化的样子。

    可总有什么是在变化着的。

    比如张说罢相,离开朝堂退居家中。

    比如王皇后更有皇后的气度和模样,后宫上下井井有条。

    比如姜皎从此像是锯了嘴的葫芦,跟圣人照常喝酒吃肉,但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会再说。

    比如朝中上下有志一同,直言上谏的风气弥漫朝野,众人皆以正直为荣。

    再比如张九龄登上了首席宰相之位,一个年轻的新星冉冉升起。

    又比如陛下空置了辅佐宰相的位置,宇文融和李林甫为了这位置疯狂内卷起来,谁都想向李隆基证明自己才是最能干的。

    还有李隆基。

    封禅次年过寿辰的时候,他不仅没办几桌筵席,连大臣送的贺寿礼都明令规定了不能超过的数额。

    当日,众人纷纷赞颂李隆基的节俭。

    同日夜里,李隆基躺在床上,摸着瘪瘪的荷包,委屈的泪水要酝酿成汪洋。

    他那么些的寿辰礼啊,都没啦,被他亲手推出去啦。

    李隆基拽着瘪荷包只觉得难过。

    他好想要很多值钱的寿礼,可是他不能。

    要了就要被天幕骂,就要被朝臣骂。

    朝廷里的大臣们可都盯着他呢,每日他都像在跟他们打游击战,朝臣们逮他错处,他就跑,并在他们之前就检查自己的言行,坚决不能让他们找出一点错误。

    找出来了,他不仅得听着,还要表扬他们,还得给他们赏赐。

    他荷包都瘪啦!赏赐个屁。

    但幸好他的好兄弟愿意同他一起喝酒,后宫嫔妃似乎也更待见他了,虽然朝臣们总抓他小辫子,但他们也会夸他,抚慰他内心的脱发之痛。

    李隆基在床上翻了个身,黑夜中,书桌上的一角亮晶晶的。

    那是从泰山带回来的玉册。

    本能的,李隆基挠了挠背,摸了摸脸,背更痒了,脸更烫了,连气息都更紊乱了。

    这就是被背刺的痛苦。

    但痛苦又有什么办法呢,谁愿意以后跟那什么宋真宗那个废物捆绑啊!

    莫来挨他!

    李隆基愤然又翻了个身,脸对着墙面。

    他摸了摸不再浓密的秀发,眼睛又想尿尿了。

    为了民生,他不仅荷包憋了,头发也快没有了。

    有没有人能来救救他的秀发?-

    西安。

    席冉开始剪视频的时候,外面仍旧下着小雨。

    终日不歇的绵绵细雨不仅没有让席冉厌烦,她来了灵感,咔咔又是一顿操作,一个视频产出了。

    等到她剪完视频的时候,天已然放晴了。

    她点进作者后台,设置了定时发布视频后,就开始翻着上两个视频的评论。

    [原来大唐还有这群努力的好宰相。]

    [博主加油呀,我看好你哦。]

    [科普到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细节,很喜欢。]

    [讲的这么细的博主还是很少的,回回三连。]

    看着这些鼓励性的评论,常伴席冉的焦虑也好了不少。

    她又把界面切换到了数据一栏,最近视频的播放量都很稳定,不算高但也并不低。

    这已经足够让她满意了。

    她物欲并不高,且有存款,剪视频也不是为了赚钱,只是单纯喜欢做这件事。

    能做喜欢干的事情,并且从中获得价值满足感,这样的经历是让席冉新奇的。

    她把窗帘彻底拉开,阳光透了进来。

    席冉伸了个懒腰,眺望远方,放松了自己的眼睛。

    既然天气好了,那是不是就该出去玩儿了?

    席冉回头把手机拿过来,就站在窗边,让阳光透过窗户直直打在的身上。

    她边晒太阳边找着西安的特色景点。

    她不急着马上就去,所以找景点的过程也并不快。

    就这样,席冉在后台设置的视频发布时间到了。

    对此,席冉无知无觉。

    她还在纠结着该去哪里玩,吃些什么填饱肚子-

    公元731年,开元十九年。

    这日,满朝文武为默哀。

    在宰相之位多年的源公,源乾曜因病逝世。

    众人哀伤的并不仅仅只有他一人,哀伤的是开元十七年病逝的张嘉贞,哀伤的是开元十八年病逝的张说。

    在这三人接连逝世之后,常伴李隆基身边的老臣就只剩宋璟一人。

    恍然间,李隆基觉得他老了。

    他叹息着问身边的高力士:“朕老了吗”

    高力士自然不能回答你老了:“陛下正值壮年,尚且年轻。”

    李隆基晃晃脑袋,摸摸头发。

    果不其然,指尖出现两根秀发。

    骗朕。

    张九龄站在一旁,也想起了一手将他提携上来的张说。

    他内心甚是怀念。

    他尚且记得张公在罢相之时,仍旧给他递了一封书信。

    信中仔仔细细嘱咐了他许多事情,尤其强调的是,莫要因为李林甫是个白字先生就看轻了李林甫,要时刻戒备着。

    张说提醒,张九龄哪里会不放在心上呢。

    他看着站在比他更低位置的李林甫,心里的忌惮丝毫没有因为他现在的位卑而减少一点。

    他不仅戒备着李林甫,他还戒备着宇文融。

    而此时李林甫正在上前跟李隆基汇报着最近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