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30-40(第18/32页)


    “宋公这是未带纸笔?”

    宋璟老实点点头,并不解问道:“你们带纸笔,这是为何?”

    张说一副你果然不懂,让我这个有经验的人来给你解释好了的眼神:“宋公有所不知,我们这是听讲课,做笔记,写感悟。”

    接着,张说匀出一半的纸和一支笔,递给宋璟,然后拍拍他的肩膀:“此次天幕直言讲的人是宋公,宋公要留心了。”

    宋璟只得自己意会张说的意思,无论是这个“听讲课、做笔记、写感悟”,还是那句意有所指的“宋公要留心了”。

    众人皆准备好后,天幕进入了主题。

    【我们之前在讲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政斗的时候,提到过宋璟。彼时太平公主为争夺朝堂权利,拉拢具有话语权的宰相,宋璟便是太平公主拉拢的第一个宰相。但宋璟坚定站在了李隆基一边,不同意太平公主换太子的提议,直言:“东宫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

    【在此之后,他与姚崇共同提出,令太平公主离开长安,居于东都洛阳,李隆基的两个哥哥外放出任刺史,两个弟弟直接加入太子的护卫队。这样以来,能威胁到李隆基地位的太平公主和两个哥哥远离政治中心,两个弟弟直接变成了李隆基的助力,这样的提议不能不说是有政治远见的。但宋璟也因此被贬为楚州刺史。】

    【开元之初,宋璟被调任为广州都督。李隆基已经登基了,已经彻底掌握了权力,却还是没有将他调到长安来,他心里有怨吗?】

    [我不知道他,但是我先说我,我是得有的。]

    [是啊,帮人说了好话但是人家还不承人情。]

    [但是他是皇帝诶,皇帝的大臣真的很多,不记得宋璟也是正常吧。]

    [我个人的拙见是,宋璟其实不太适合开元最初那个百废待兴的状态。]

    [你们居然能讨论是适不适合,我就不一样了,我历史不好,我都没听说过宋璟。]

    李隆基被天幕提醒,想到了这个问题。

    在此之前,正如天幕所说的,他是天子,他是九五之尊,天子之言百官听从这是常理之中的事情,他哪里会想他的臣子是不是有怨呢?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对天子有怨,这是不想继续干下去了吗?

    李隆基看了宋璟一眼,轻飘飘地问:“你可有怨?”

    宋璟行得正,坐得端,可谓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他认真回答:“臣没有怨。”

    宋璟是没有什么心情波动的,但坐在一旁的张说着实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天幕上来就玩这么大的吗?

    问臣子是不是对皇帝有怨,他们哪里敢?

    天幕不知道另一个时空的宋璟已然帮她回答了问题,天幕自问自答。

    【宋璟是没有怨的,他不仅没有怨,还干出了一件漂亮的政绩出来。他出任广州都督之后不久,就发现了广州的房子绝大部分都是茅草屋。茅草,就地取材,数量多,轻便易拿,在广州那样沉闷多雨的天气里,还有通风的作用。茅草屋的确是容易盖,但是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怕火。所以在宋璟出任广州都督之前,这里火灾频发。火灾所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烧了一座房子这么简单,房子里储存的银钱物品,食物家具,甚至于产农副产品的牲畜都会在大火之中付之一炬。此外这只是小型火灾所造成的损害,更大型的火灾给百姓带来的损失只会更大。】

    [古代确实蛮惨的,小地方火灾频发真的是没什么好办法,甚至因为水都是从河边或者井里打的,都赶不及救火。]

    [但我们不一样,我们有什么,我们有消防员叔叔。]

    [再次感谢我妈把我生在了现在。]

    [所以还是少做穿越梦,因为条件真的很艰苦。]

    宣政殿前又因为新名词,“消防员叔叔”,而陷入了沉思。

    什么是消防员叔叔。

    众人一脸迷茫。

    根据词义,应当是专门救火的人?

    但这毕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天幕之上也没有画面进行展示,所以百官没有抓住这个不放。

    他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宋璟的政绩上来。

    这个政绩有人知道,也有人不知道。

    但能走到长安这个政治中心的,除了那些年轻还未得到历练的,哪个没有点外放的经历。

    哪个不是在地方做出点政绩的。

    只是宋璟这个政绩,比他们的更大一些。

    长安的百姓大部分停下手里的活儿,出来看热闹。

    “宋宰相是个好官儿。”

    “我外甥前几个月从广州过来,听我外甥说,他们都盖上瓦屋了。”

    “那真不错啊。”

    “谁说不是呢,火灾容易烧死人啊。”

    “这么说来,宋宰相这无形之中还救了不少人的命啊。”

    不仅仅是长安,各州都看到了天幕。

    各州的刺史,都督,齐齐出来仰望。

    这些地方官儿基本上都听说了长安出现了天幕这样的神迹,天幕来自一千三百年之后,晓古通今。

    他们之中极少数的人见过天幕,此时再次看到,算不上惊讶。

    但更多的人只是听说,却无缘得见。

    此时各州长官百姓都看着天幕,都听神音讲述宋璟在出任广州都督之时做出的政绩。

    “这等小事,后人都知道?”

    “天幕还未说是什么政绩。”

    “宋宰相这是名垂青史了吧?”

    其中有不乏渴望建功立业之人,一脸羡慕。

    谁不希望被记录在史,被后人永远记得呢?

    还有些深知自己没什么大本事的,只想着浑浑噩噩过日子的。

    “唉,宋宰相能当宰相,那是人家有过人之处,我不行。”

    百姓也都看到了。

    “广州都督,广州的地方官儿真好。”

    “咱们在汴州呢,咱们这里也有好官儿!倪刺史就很好!”

    “可倪刺史已经被调去长安啦……”

    “莫要说了,再说又想哭了。”

    “倪刺史是有本事,有抱负的,咱们不能拦着人家的仕途呀。”

    还有些地方没摊上宋璟和倪若水这样的好官儿,在看到天幕之时,百姓心中激愤。

    更有些没念过书的出口成脏。

    “看看人家地方官儿,要不是天上神仙,我都还以为全天下的官心都是黑的。”

    “还没说宋宰相做了啥呢。”

    “你别管他做了啥,上面说了,做出了漂亮的政绩。”

    “要不是真做了有利咱百姓的事儿,天上会说吗?”

    “他们的心像烧过的木头一样黑。”

    “哔娘哔养的,什么哔玩意,去他哔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