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120-130(第12/18页)
们准备离开时,孟鸿才接到邵院长通知,是景佑帝用手机直接发送的“方沙城重建完毕,带领录用考生住在城东的学舍内,每日学习与苦读。”
孟鸿才立刻带领考生,从医院西门走下方沙城,规划整齐的街道,全新的屋舍,宽敞平整的石板路,以及一口又一口加锁的水井……
方沙城东是特意规划的学舍区,有食堂、教室、教学实验区和宿舍,宿舍每间四个人。
学舍区像国子监一样,配有厨子和杂役,食宿全免,学费杂费也全免,全年无休。
从考生变成学生,莫名其妙中毒又获救,学生们望着比自家条件好太多的学舍,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
孟鸿才又补充一句:“飞来医馆的考核多如牛毛,如果有三次考核不通过,立刻退学。”
学生们倒吸一口凉气,好严格!真的不是为难人吗?
孟鸿才不紧不慢地继续:“某也是学生,都一样。”
“是!”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事实上,景佑帝比任何人都更心急,他们入住当晚,就让孟鸿才教他们识字。
高强度学习正式开始。
下班后的医护们偶尔会站在窗边俯视方沙城,再也不是黄沙漫天,也看不到断壁残垣,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街景和屋舍。
更重要的是,也不知道大郸工匠们是怎么做到的,在街坊的屋舍前后都种了小树苗,虽然看起来瘦骨伶仃的,只有几片小绿叶,但就是看起来生机勃勃。
邵院长站在窗口指着城内的小树问:“魏璋,这是什么树?”
魏璋诧异地扭头:“杏林春暖里的杏树……”
邵院长楞了一下,没反应过来:“全是?”
“这是赵鸿的意思,等杏树全都长成以后,方沙城会改名为杏林城,就是为了纪念飞来医馆的医师们在大郸救死扶伤。”
“哦,还有,大郸有一种风俗,会为功勋卓著的将领、为百姓着想的官员、修桥铺路开设粥铺的义士建生祠。我替你们拒绝了赵鸿的好意。”
邵院长很困惑地看向金老:“什么意思?”
金老不紧不慢地微微笑:“就是给活人做牌位、修墓、建碑,是扬名的好机会。”
邵院长立刻向魏璋竖起大拇指:“干得漂亮!”
魏璋假模假样地客套:“哪里哪里。赵鸿这小子还想了很多事情,不得体的我都拒绝了。”
……
事实证明,景佑帝哭归哭,吃归吃,像天降力士率领众人,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事务的进程。
其中,自然也包括稳婆培养和学习计划。
飞来医馆的邵馆长同意女医们到国都城来教学,并且会带着特有的器械和教具来。
拿什么当谢礼呢?
景佑帝把这桩事情交给宁温书办理。
文德殿上的官员们反复撤换了大半,但礼部侍郎宁温书站得稳稳当当。
之所以这么稳当,原因有二,第一当然是他没有贪赃;第二,是他特别能揣摩景佑帝的心思,又了解飞来医馆。
可是,飞来医馆只收米面粮油和吃食,偶尔收些小饰品,其他的还真不知道能送什么?
宁温书琢磨了整整三天,想到上巳节出游时,医护们对舞伎舞服和乐器特别有兴趣,忽然就有了好主意。
国都城三月三十
天已经蒙蒙亮,但国都城夜禁还没开,救护车又悄无声息停在万胜门。
万胜门打开,救护车缓缓驶入,放下三个保温箱,这次在禁军的引领下行驶到太医院门前。
太医院门前也搭了很大的军帐,因为郑院使和部分太医还在飞来医馆,所以这次由太医院丞徐智率人在帐前迎接。
救护车门打开,魏璋和王强先下车,中医科谢瑾,妇产科谭主任和裴莹,三位女医先后下车。
双方互相点头示意,走进帐中,三位女医明显楞住,这么多人? !
飞来医馆在国都城本就名声在外,上巳节无差别救人,前两日又派车队到国子监转运平民考生……对城中百姓而言,是如同菩萨般的存在。
所以,当“飞来医馆女医教授接生术”的告示贴遍城内大街小巷,各街坊的稳婆们争先恐后地跑到太医院报名。
谭主任、裴莹和谢瑾面前,是国都城内所有的稳婆,高矮胖瘦,各年龄都有,除了生病下不床、正在接生的,全都来了,共二百九十七人。
裴莹先在大帐里挂起了妇产科专用的解剖图,摆出了分娩用的模型,护理用婴儿模型以及常用的、大郸也能使用的妇科器械,和木质胎心听筒。
裴莹把器械箱交到徐院丞手中:“尽量请工匠们按实放打造,以后都会用得到,尤其是脐带夹和剪刀。”
徐院丞恭敬接过,直奔太医院专属工匠们待的院落。
三位女医把各种各样的图挂了一面墙,模型摆了整整三张桌案。
因为都是专业人员,所以裴莹先讲解怀孕到分娩时,胎儿的大小和变化,分娩前后的准备物品以及剪断脐带的注意事项。
裴莹有讲课的经验,每到难懂的知识点都会询问,尤其是如何尽可能地保证分娩过程清洁,以及后续处理,对提高新生儿和产妇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如何正确处理脐带、照顾产妇,尽可能减少“七日风”的发生,只这一项就至关重要。
稳婆们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踏实听讲,一堂课结束以后还能根据自己攒的经验和教训提问。
在国都城讲课有很多好处,比如稳婆们都有预产期临近的孕妇,遇到棘手的可以直接提问,有时候课堂讲不清楚,可以直接去孕妇家中。
甚至有时候正在上课,外面忽然有人来请稳婆,家里的孕妇忽然要生了……
有人严格指导的实际操作,最能提升经验。
不论是产前量骨盆尺寸,还是预估胎儿大小,稳婆们的能力迅速提升。
高兴的不止稳婆,就连最近快要临盆的孕妇们也格外安心,稳婆在学习,飞来医馆的女医仙也在,还有什么可怕的?
夕阳西下,第一天讲课结束,约定了七日后讲第二课,稳婆们依依不舍地行礼准备离开。
万万没想到,内侍官忽然带人到达太医院,当众宣读圣旨:
“飞来医馆医师的接生学习结束以后,稳婆将与大郸医师一起参加年底考核,连续五年考核为优的稳婆,将进入太医院成为女医,数量不限,列七品。”
稳婆们听完都呆住了,觉得一定是耳朵出问题了,三教九流,稳婆最下流,怎么可能与医师相提并论?
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优胜者可以入太医院成为女医,列七品? !
天爷啊!
这,这,这……是真的吗? !
内侍官高声提醒:“还不快快谢恩?!”
稳婆们七嘴八舌地谢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