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130-140(第1/35页)

    第131章 第131章若他真的是崔衍,他所……

    第一百三十一章

    对于谢灵瑜而言,前尘往事她并不想知道。

    上一辈的恩恩怨怨,那就留给上一辈好了,她只知道萧晏行数次以性命救她,对她更是真心实意,处处以她为先。

    这样便足矣!

    “你先看看这个,”见自己始终无法说服谢灵瑜,甚至谢灵瑜还放话要让圣人赐婚,一直被震惊到韩太妃,终于忍无可忍将先前一直放在自己手边的画卷递了过来。

    谢灵瑜半信半疑的打开了卷轴。

    只见这幅画乃是一副工笔十分写意优雅的人物风景图,只见上面画着的三个人正在策马扬鞭,看情形是在乐游原之上,策马游原的长安少年郎,端的是意气风发。

    在看到这幅画的瞬间,谢灵瑜想起了自己手中的那幅图。

    她曾经还给萧晏行展示过,就是在圣人亲口说他像自己的故人时,她想起自己手中珍藏的那幅画,上面所画有三人,有她的父亲先永宁王谢重润,也有当今圣人,还有一位便是这位安国公府的崔知节崔世子。

    只是她没想到,韩太妃手中也有这么一副画,画上也有三人,看起来应该也是他们三人。

    谢灵瑜从未见过这幅画,因而全部注意力都在画中人的身上。

    直到她视线挪移,看到画上的题字。

    突然间,她双眸猛地瞪大,似不敢置信地看着画上所写题的那句话,并非是什么离经叛道之言,也并不是她从未见过的。

    恰恰相反的是,这句话乃是许多人耳熟能详之的佛经真言。

    ——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即为三千大千世界。

    谢灵瑜死死盯着这句话,低声问道:“母妃,为何这幅画里,会提这么一句话?”

    毕竟这样一幅打马乐游原的洒脱场面,实在与这句话并无关联,因而这样一句话题在这里,显得有些突兀。

    “想当年圣人还未登基时,其实并不受先皇器重,不说荣宠比不上先太子,便是连楚王都不及。因而圣人颇有些心灰意冷,便一味避世,正值那时佛教兴起,于是圣人便日日与那些僧侣为伴,坐而论道,似乎再也一丝野心。”

    韩太妃缓缓开口说道。

    谢灵瑜诧异的看向她,但是眼底还是被激起了几分好奇,毕竟若是想要知道当年的真相,确实不容易。

    毕竟这事关圣人,她的阿耶早已经不在人世,那位安国公府的崔世子也是如此。

    所以知晓当年事情便是更难加上,说起来韩太妃也是当年的知情者。

    很多事情,谢灵瑜不能亲口去问圣人,却能在韩太妃这里得到她想要知道的答案。

    “你阿耶素来是以圣人马首是瞻,他自小跟在圣人身边,最知圣人的野心,他便一心想要唤醒圣人,于是便与安国公世子一道设法,让圣人回心转意。”

    “于是他们便秘密笼络朝臣,招揽势力以为圣人,也就是曾经的永王殿下所用,也正是如此,圣人这才从沉溺佛法之中回心转意再入朝堂。”

    听着韩太妃的娓娓道来,谢灵瑜却没有一丝窥见真相的欣喜,反而心头越发震惊,竟是连手掌都在忍不住的颤抖。

    终于她颤着声音说:“母妃,你该不会是要告诉我,三千卫当年是由我父王而创立?”

    可是韩太妃却缓缓抬头看向她,眼神之中有着一种不为所动摇的坚定。

    “不错,三千卫确实是你父王所创立,不过还有一点你没说对,它也不仅仅是你父王所创立,”韩太妃淡声道:“准确来说,它是你父王和崔知节共同创立。”

    被圣人所深深厌恶,被天下所不容,提及便是乱臣贼子杀无赦的三千卫,竟与她的父王有关系,甚至还是由她父王亲手创立。

    为何?

    谢灵瑜脑海中只余下震惊。

    她又想起在两仪殿内,圣人提到三千卫时,那种恨不得屠之而后快的决绝。

    凡三千卫,杀无赦。

    可若是她母妃所言都是真的,那么三千卫最初成立,是为了收集情报招揽群臣,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圣人顺利登基。

    只是为何三千卫最后与圣人会如此决裂?

    但谢灵瑜又想到三千卫的另外一位创始人崔知节。

    “圣人与崔知节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谢灵瑜轻声问道。

    韩太妃轻笑:“阿瑜,你在朝堂之中确实被历练了,一眼便接近了真相了。”

    随即她淡淡摇头:“无非不过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犬烹。在最初三千卫成立之时,确实一心为了圣人登基。但是在圣人登基之后,三千卫掌握了太多世家门阀的秘辛,以至于那些世家门阀畏惧崔知节,即便崔知节无心,但是他在朝堂之上早已经形成了振臂一呼的滔天权势。”

    谢灵瑜听着韩太妃的话,心底却没有一丝惊讶。

    毕竟她身在皇室,即便身为女子,却也在史书上看过这些太多相似的故事,以至于眼前这个故事似乎也并不太出乎意料。

    在争夺权势的时候,大概是真的有些许真心。

    可一旦真的权势到手,曾经的生死相依,转眼间便有了嫌隙。

    “所以最后皇伯爷罢免了崔知节吗?”谢灵瑜轻声说道。

    因为据她所知,安国公府谢家如今依旧还是整个长安最为显赫的门阀世家,甚至圣人之前还想将崔休指婚给她,可见谢氏应该是并未受到崔知节的连累。

    “朝野皆知圣人登基,崔知节与你阿耶乃是首功,圣人又怎会行此事,让天下人非议他亏待忠臣,”当韩太妃打开话匣子之后,这些年藏在她内心深处的很多话,似乎都有了宣泄的出口。

    “嘉明五年,也便是你出生的那年,崔知节上拜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至此离开了长安,之后他更是成为益州大都督,乃是朝臣遥领大都督的第一人。他虽离开长安,但是在外人看来,圣人待他依旧不薄。”

    谢灵瑜听到这里却是不解了,圣人将崔知节调离长安,自是为了瓦解他手中权势。按照崔知节的身份地位来说,假以时日必是宰辅之位的不二人选。

    自然手握一方重权的刺史,是如何也比不上长安的宰辅之位。

    因此圣人看似待他圣宠依旧,却已是瓦解他手中权势。

    谢灵瑜轻声问道:“崔大人接受了皇伯爷这样的安排了?”

    “一介臣子,又岂能螳臂当车,撼动圣人的决心,况且圣人还给了他如此荣耀,崔知节自当是叩谢皇恩,”韩太妃淡然说道。

    但即便韩太妃的口吻没有太大起伏,谢灵瑜却似乎听出了有些异样。

    “既然崔知节接受了圣人的恩典,他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如今朝野上下,几乎无人提到这位当年盛宠一时的崔大人,”谢灵瑜还是按捺住了心头这点小小疑惑,将更为重要的事情问了出来。

    她入朝堂这么久,甚至跟安国公府崔家都有过深入的接触,但是如今在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