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知青带夫回城》 160-180(第18/25页)
你们店里的馒头,不会因为买得馒头过于大量被人来回盘问,看别人的脸色,你们店呢,也算增加了一笔稳定收入,开店初期不会因为生意不够火旺而焦虑。”
“哦,对了,既然你们俩个已经决定合伙开店了,那这个店名叫什么?等下我们互相写个协议,彼此心里都踏实点。”
宋青燕、夏桂芝愣了下,互相对视一样,脸上俱露出了尴尬的神色来。
沈玉兰来回看了眼,问道:“怎么?店名还没有敲定下来吗?”
宋青燕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们早上已经把合伙开店的协议给写好了,但是光想着合伙开店,完全没想着取店名。”
夏桂芝跟着点点头。
沈玉兰失笑,“你们可真是。不过,取个店名也不麻烦,像我家的饭馆,直接用我的名字来命名的。”
夏桂芝侧头对宋青燕说道:“那我们的店就叫青燕馒头包子店吧。”
宋青燕不同意,“用我的名字不好,还是用你的名字吧。”
她给夏桂芝的理由,也是十分的有理有据,“虽然这家店是我们夫妻出资的,但是平时的经营管理,得要全都由你们夫妻来负责,也是由你们夫妻来面对上门买馒头包子的顾客们。所以用你的名字来命名,顾客们就会觉得特别有亲切感,走在路上时候,顾客看到你了,他们就可以跟身边的人介绍说,她就是桂芝,桂芝馒头包子店就是她家开的,你就相当于是我们店的活招牌。”
说完自己的理由,宋青燕也当着夏桂芝的面问沈玉兰:“大姐,你们家的饭馆由你的名字来命名以后,是不是跟我说得那样,你成了你们饭馆的活招牌,只要看到了你,大家就会想到你们家的饭馆?”
沈玉兰笑着点点头,“不瞒你们,当初给我们家饭馆取名的时候,我们夫妻在私下也是琢磨了很久。”
“刚开始是打算用姓氏来当饭馆名字的,可我跟我家爱人的姓氏都比较普通,没什么特色。”
“也想着,万一我们这饭馆做大,名声也做响亮了,用这普通又容易跟别人撞上的姓氏来命名,哪天别人眼红,也跟着开了一家店名一模一样的饭馆,我们都没地方说理去,毕竟别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他们也是姓这个姓氏,只是在用他们的姓氏当饭馆名字而已。”
“思来想去,我们夫妻就用我的名字来当饭馆的店名。”
“虽然我的名字也算是比较普通,很有可能会跟别人重名,但重名也就这么几个,姓氏却是一大片,被人钻空子的几率也比较大。”
“也因为我爱人属于比较内敛,不怎么擅长交际,我这个人比较会说,跟人熟悉以后,别人记住了我的名字,也就相当于记住了我们饭馆的名字,也算是间接地把我们饭馆的名声给打了出去,让大家知道,在京市还有这么一家名字叫玉兰饭馆的私营饭馆。”
宋青燕就看向夏桂芝,“看,大姐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用你的名字来给店铺命名,那是能规避不少麻烦,也有不少好处的。”
夏桂芝不再推拒,“好,就听你的,我们的店名就叫桂芝馒头包子店。”
沈玉兰:“既然你们的店名已经敲定了,那我们来写协议吧。”
宋青燕、夏桂芝过去写合作协议。
一式三份。
宋青燕、夏桂芝、沈玉兰各持一份。
协议的内容主要是,宋青燕、夏桂芝合伙开得馒头包子店会每天给沈玉兰的饭馆稳定提供馒头包子,然后也写了结算方式,每日一结,每天由桂芝馒头包子店负责送货上门。
夏桂芝小心收好这份协议,她问沈玉兰:“大姐,明天你们的饭馆需要多少的馒头包子?”
沈玉兰:“我这饭馆每天最少也要上百个馒头,你们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店面,只用房东那个小灶台来蒸馒头的话,得要蒸好几回。这一天两天的,也还好,天天都蒸这么大量的馒头,不说房东会有意见,左右邻居在私下也会议论纷纷。”
“你们夫妻才刚刚搬进去,先熟悉熟悉周边的环境,我这边呢,也会尽快给你们找到合适的店面。”
宋青燕跟沈玉兰也是同样的意思。
在店面没有找到之前,用不着这样急切地履行协议。
不过,她也能理解夏桂芝的这份急切。
好不容易在这京市找到落脚地方,赚钱的方式也找到了,为了能彻底扎根京市,在京市站稳脚跟,当然不能浪费一分一秒时间。
她也知道,夏桂芝是闲不住的人,绝对做不到慢慢坐等着沈玉兰找到店面的消息。
宋青燕就问夏桂芝:“你们夫妻应该能在今天把行李给整理好吧。”
夏桂芝:“肯定能的,就算不能,先收拾出平时要用的东西,以后再慢慢规整。”
也知道宋青燕不会无缘无故问这话,夏桂芝就追问了一句,“怎么了?”
宋青燕:“如果明天你有空,不用留在家里整理行李,我想带你到京市的各家国营粮油店、国营副食店、国营菜市场转转。”
“我们做馒头卖,得需要大量的面粉,我们做包子卖,也得需要不少做馅料的食材。”
“可现在统购统销,你跟你爱人的户口也没有在这京市落下来,这京市的供应本你们是没有的,如果不尽快找找门路,你们用完了从安城带来的口粮,别说有了店面,这店开不起来,你们夫妻也要因为没有了口粮而饿肚子。”
夏桂芝顿时恍然。
她拍了拍自己的额头,一脸汗颜,“我这脑子,光想着赚钱赚钱,但是却忘记了,想要赚钱,东西也得准备齐全才行。”
宋青燕宽慰道:“头次做生意,想不周到那是正常的。”
不过,宋青燕虽然是安城国营饭店的领班,但因为平时跟当地的国营粮油店、国营副食店、国营菜市场也是接触不到的,对于这几家国营单位的情况,宋青燕也就不怎么了解,更何况到了京市,她跟夏桂芝都是人生地不熟,属于两眼摸瞎。
为了能够顺利找到国营粮油店、国营副食店、国营菜市场的门路,宋青燕虚心地向沈玉兰请教询问。
沈玉兰:“有我在呢,哪里还需要你们俩个重新去摸这几家国营单位的门路?”
“刚好,我家饭馆也需要进货了,明天我带你们去走一趟。”
这走一趟,肯定不能够空手走一趟的。
虽然有沈玉兰带着引荐。
可跟师傅带进门,修行靠个人一样,宋青燕、夏桂芝得要拿出她们的诚意,努力把沈玉兰走通的门路,成为她们今后的门路。
沈玉兰对宋青燕、夏桂芝也算是倾囊相授,没有任何藏私,详细跟他们说了,能给她们走门路的这几家国营单位负责人,他们的喜好是什么,忌讳是什么,等明天见面的时候,又该说些什么。
宋青燕、夏桂芝详细记下。
看时间也不算太晚,俩人坐着公交车去了附近的百货大楼,购买明天能够走通门路的“过路费”。
大包小包,一大堆。
虽然宋青燕已经预料到,走这个门路得需要不少的钱,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