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70-80(第6/19页)

一道学作文章,为师不会单独授你些浅显知识。”

    从学作诗到何为文章?又何为文章破题,起讲……等等要领,这一跨度寻常学子想要学明白怕是要两到三年,比如说与魏承作对儿的李行谦,他如今还困在“作诗”的大门后,而魏承学会这些也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人与人出身地位不同,人与人的天赋能力也不同。

    诸葛夫子拍拍魏承肩膀,心中生了些许激动:“如今到明年二月份还有半年时间,这段日子你就跟着孙览师兄等人好生学习,为师想要你明年二月份就下场考县试。”

    魏承大惊:“学生满打满算也才读了这一年书……”

    “为师都相信你,你倒是不相信自个儿?”

    诸葛夫子和蔼笑道。

    原本诸葛夫子是想让魏承再等一年下场县试,想让他再巩固知识,勤学勤练,可每每见到魏承超脱常人的聪慧勤勉,夜夜不能眠,他总觉得自个儿许是会耽误了这样的好苗子。

    他不过是一个秀才,能传授给魏承的知识很是有限,若是魏承能凭着“十岁入县试”的名头科考,想来能让不少爱才的名家注意到他。

    魏承稍一思索就知道诸葛夫子的苦心,于是拱手道:“夫子放心,学生剩下这半年时间定会更加勤勉读书。”

    诸葛夫子见魏承斗志满满的回到自个儿座位认真读起书来,他又看了一遍手中这首《问月》,若是这首诗是读过几年书的童生,或者是秀才举人所创,那便可以圈一个“好”字,但若是年仅九岁只读书一年的寒门子弟所创,那真担得起“好极”二字。

    他苦读诗书多年,如今早已没了年轻时的科考斗志,现在他只一心想着为他这个小徒弟“铺路”。

    他沾墨提笔,想打算写一封信给在幽州城的友人.

    魏承来到陈老童生家中,就见着罐罐正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听陈爷爷讲话。

    “像咱们幽州城,多是珠石,人参,皮货买卖多。”

    “那应天府以南常常聚卖,太沧州棉花,稻米,瓷器,洋海货多;八闽之地,烟,茶极多;甘州,以毡货居多……”

    魏承站在远处稍稍听了会儿,便知道陈爷爷是在传授罐罐天下路程口岸以及买卖。

    罐罐支着小脸听着很认真,好奇问道:“哪里好吃的多呢?”

    陈爷爷和蔼笑笑:“想来应当是京城和应天府,那儿可算得上富饶富贵之地,爷爷记得有一次误入一间繁楼,里头最贵重的一道菜便是一只清水鸡。”

    “罐罐家有好多鸡!”

    罐罐眼睛一亮:“罐罐家也富贵!”

    陈爷爷宠溺笑笑:“那罐罐你可知那繁楼里的清水鸡吃甚么东西?”

    罐罐小手做出割草捞耙的动作:“吃鸡草!罐罐和哥哥天天都要打鸡草喂小鸡。”

    “那一只鸡值就要三十两纹银!”

    陈爷爷叹息一声,似是觉得贵人奢侈:“我们便问了走堂这鸡如何这样贵?那走堂轻蔑一笑,说见我等穿着就不似应天府人,怕我们羞愧,还特意给我等推荐了最便宜的鸡,说是那母鸡平日里只吃人参、珍珠、海参盾鱼。于是,我等强撑着颜面要了那三十两一只的便宜鸡,如今我还能忆起那滋味……”

    说着又说了应天府和京城几道极其贵重豪横的菜品来。

    罐罐哇了一声,吸吸口水又小手捧脸:“那儿的人吃一道菜,都快比罐罐和哥哥一年吃的东西贵啦!”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小小的凤阳镇终究困不住你兄弟二人。”

    陈爷爷轻声道:“爷爷今日与你讲这些,只是为了让你知道各地风土人情,日后你走南闯北,见到任何事物都会不惊不疑,也省得落入旁人圈套。”

    “爷爷,罐罐记得了。”

    罐罐肉乎乎的小脸蛋贴贴陈爷爷的手臂:“等罐罐长大了,带着爷爷和哥哥再去吃那吃珍珠的小母鸡!”

    陈爷爷叹息一声,慈祥道:“等咱们罐罐长大了,爷爷怕是都老的走不动路了。”

    “不要呢。”

    罐罐皱着小眉头:“爷爷不会老,爷爷要一直陪着罐罐!”

    “人都会老,爷爷若是不老那便成了老妖精了。”

    陈爷爷轻轻揉揉罐罐的小脑瓜:“不过爷爷也希望能一直陪着罐罐,看着罐罐长成漂亮俊秀的汉子,到那时候爷爷就心满意足了。”

    罐罐眼睛一红:“就是不要爷爷老!”

    站在门户的魏承忙走出去,他怕再晚点这罐罐又要掉金豆豆了。

    “罐罐!”

    “哥哥!”

    罐罐跳下椅子扑到魏承腿前,摇着他的手:“哥哥,哥哥,罐罐不想要爷爷老。”

    又抽抽噎噎小声道:“杏儿的爷爷就是因为老了,就把杏儿托付给了罐罐。”

    那小黑狼再也没有爷爷了。

    陈爷爷听着心里阵阵发酸,还是笑道:“瞧瞧这罐罐,爷爷真是没白疼你,莫要哭了,爷爷这不是还没老,还陪着你和哥哥吗?”

    罐罐撇撇嘴,还是有点点难过。

    魏承也拍拍罐罐肩膀,劝道:“陈爷爷说得对,罐罐莫要难过。”

    等到离开陈爷爷家,魏承边赶驴车边对闷闷不乐的罐罐道:“陈爷爷如今年龄大了,咱们平日里多照看照看他,我记得家中还有不少三品叶人参的参籽,哥哥一直没舍得卖,到时候问问钟掌柜能不能入药给爷爷做成补品。”

    罐罐小脸露出点笑意,想到什么道:“可以把那个小人参抓来!”

    魏承笑道:“前些日子翻地没见着它,也不知道它还在不在咱们家,且说那次问了它要根参须,它只给了小小一截,我倒是觉得不是它抠门,而是这东西不能乱给,若是指望不上它,咱们便用一些参籽也是成的。”

    罐罐点点头,乖乖道:“好吧。”

    魏承见他不再因着这事难过,还兴致满满的说起今日所学,也就放下心来赶车回家。

    这一路上他们听到不少人讨论病鸡的事情,村路上还有不少在官差捉拿私藏病鸡之人。

    虽说鸡贩子买卖病鸡一事被官差及时拦截,但还是有些爱占小便宜的人上了当,没过几天就听说有几个村子也生了病鸡一事,好在各村里正做主将这些被传染上的病鸡全都烧死。

    这场鸡瘟也让今年镇上的鸡和鸡蛋尤为珍贵。

    第75章 第 75 章 先洗还是先打

    “哥哥, 柿饼晒好了吗?”

    罐罐个子不够,踮脚来凑,眼巴巴的看着四根木桩高高撑起来细网。

    黑狼杏儿和调皮的墨珠儿也在魏承脚底打转。

    一家四口, 三个都是小馋鬼儿。

    魏承将还有些泛潮的柿饼翻了翻面, 抓过一块塞到罐罐手里:“你先尝尝,瞧着没出皱, 应当还要再晒两天。”

    清晨晚间露水重, 他们只能下学回家才能将昨儿收回去的野柿子拿出来晾晒。

    这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