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辅导夫君考状元》 110-120(第6/14页)
场上英勇杀敌者,不管其出身是贵族、士人还是农民,都可根据斩首的数量赐予爵位。战败者,则要削夺爵级。如此一来,既激励了战士,提升了士气,迅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又打击了旧的宗法贵族势力,从国家制度上为庶民打开通往爵位之大门,为变法强国铺平了道路。”
肖平所述这番话,乃是他之前与曾芸芸交流时所得。至于曾芸芸,则纯粹是因为张居正在进行变法,她不由自主将其与商鞅联系起来。她与肖平交流这些,也是因为变法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在官场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哪怕是普通百姓都会与变法发生联系。
肖平说完之后,陈鹏沉默了一会,随即道:“好好读书,县试时我会取你!”说完,并未多盘桓,便带人离开了。
肖平没想到陈鹏来得突然,去也匆匆,却也只觉得他是临时想起了某件公务,不得不离开。
那一边,陈鹏带着长随走了一段路,来到了无人的路口站住,对着沃野里尚未融化的冰雪,对一名长随道:“陈铁、陈铜,你们来评评刚刚肖平说的那番话。”
这两名长随都是家族送来的。之前一直跟随陈鹏的父亲,算是家生子。他们的父亲是伺候陈鹏祖父的仆人。在明朝,早已没有奴隶的说法,但是大门大户还是有一些常年依附的群体。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命运早已紧紧相连在一起。所以,对于陈铁和陈铜,陈鹏并没有什么避讳。
年龄稍长的陈铁道:“少爷,小的读书不多,不过却觉得他说的在理。人活在这世上,都有所求。如果没有利益,无论干什么,都不会卖力气。”
陈铜也点点头,道:“确实如此,少爷。就像我们在鉴湖新村看的那些流民。若非您亲口告诉我们,我们是无论如何都猜不出他们之前的身份的。在别的地方,我也见过流民。个别地方,官府也会给他们一些田地耕种。可是他们却不肯卖力,哪里和这里的流民一般。我就想了,为什么这里的流民会如此顺从少爷您的教化。我觉得,就是利益大。不仅仅能够吃饱,而且孩子还有书读,能够体面做人。人活在这个世上,谁不想体面一些,风风光光呢?”
陈鹏点了点头,却忍不住对着阴沉沉的天空怅问:“恩师,如此简单的道理,连我的仆役都明白。可是您的变法,触动了那么多人的利益,真的能成功吗?百姓固然拥护您,可是有人层层掣肘,最后百姓未必能得到多少实惠。到时候,您还能有退路吗?”
陈鹏叹息了一阵,却知道自己的忧虑并没有什么用处。他觉得,自己只有尽快做出点成绩,才可能为恩师分担丝毫。三个人继续上路,到了镇上,陈鹏便可以坐轿回县衙了。凛冽的风中,他又回到看了看之前到过的那个屋舍,似乎还能听到院内传来的读书声。
陈鹏的脸上不由又浮现出笑意。不管如何,有这些读书种子在,这个国家终归还是有希望的。
第115章 阅卷一文读罢,四周皆静
肖近交卷并不算早,毕竟县试不是随随便便写几个大字在上面就能把人糊弄倒。按照在书院学的一点稀松的本领,肖近勉强将卷子写满。度过了一个抓耳挠腮的上午,他的心中并没有太多底气。不过想到考中与否,皆在知县一念之间,他又有了打算。
他猛地站起身来,带得桌子差点倒掉,把旁边的考生下了一大跳。
“你干什么!”有考官上前低声喝问。
“我交卷!”肖近趾高气昂地回答。收拾了一下卷子,他拎着考篮,径直来到县衙大堂前。差役将其拦住后,他大声道:“我乃知县门生,你们竟然拦我?”
肖近这番说法,差役都是一愣。陈知县到任时间很短,如何这么快收了门生?不过肖近的神态似乎又非作伪。
肖近又道:“我来自鉴湖社学,你们速速通传。”
差役不敢怠慢,赶紧进去通报。
大堂内,陈鹏早已不再当面考校这些学生。面对着厚厚的一摞摞考卷,他又有些头疼。知县名为县试主考,但想凭一己之力完成阅卷是不可能的,在这种科考大县尤其如此。
此时,陈鹏已经把县教谕及所聘师爷一并叫过来,这还不够,他还临时请来了三名至交好友,都有举人功名,帮其一同阅卷。
陈鹏刚刚展开一张卷子,便听门子通传,说有鉴湖社学的门生前来。
陈鹏立即联想到了肖平。本次县试取中肖平,他倒真的是自己的门生了。不过肖平已
经交卷离开了,为何去而复返?
陈鹏命人唤他进来,却发现不是肖平。
肖近不待陈鹏问话,便跪倒在地,高声道:“恩师大人在上,学生肖近有礼了。”
看到这一幕,陈鹏不禁笑了。师爷和好友也都一笑。他们清楚,陈鹏应该没有这样一个学生。唯独县教谕的面色比较严肃。整个吉水县,只要是没有举人以上功名的读书人,都算受他管辖。突然跑出来这样一号人物,让他觉得在知县面前丢人了。
陈鹏问:“你为何称我为恩师?你叫肖近,与肖平是什么关系?”
肖近道:“学生是肖平的堂兄。之所以斗胆称呼县尊为恩师,是因为学生见到县尊,顿生敬仰濡慕之情,‘恩师’二字脱口而出,还请县尊恕罪。”
陈鹏问:“你要见我,所为何事?”
肖近道:“学生斗胆请县尊当面考校。”
陈鹏问:“你应该懂得规矩。我现在要阅卷,若无特殊因由,不会考校你。”
肖近道:“学生明白。不过学生请县尊考校的,非四书五经,而是安邦治国之道。”
肖近话说出后,众人又是一笑。陈鹏的一位好友抚须道:“真乃狂生!”
县教谕脸色阴沉,喝道:“还不速速退去!”
肖近连忙低头,但并没有立即退走的意思。
陈鹏对县教谕摆了摆手,道:“安邦治国,法有千条。我这里还有事要忙,你觉得我该考你哪个方面?你又如何证明你不是纸上谈兵?”
肖近道:“学生就斗胆论一论这科举之弊!”
肖近话音刚落,众人便有些蹙眉:难道此子背后有人唆使?要知道,科举乃国之大事。到了明朝,八股取士已经定型。虽然朝野里私下对此颇多诟病,但是明面上,倒是没有谁敢大着胆子去批评。
陈鹏没有说话,就是顶着肖近看。
肖近被陈鹏看得心头发毛,心说:“完了完了……铤而走险,坠入深渊了……”因为心中有了畏惧,他脸上的从容早已消失无踪,身体不由颤抖起来。
不过陈鹏仿佛突然来了兴趣,轻声道:“你且讲来……”
肖近终于暗暗长舒一口气,知道自己转危为安。他清楚,如果接下来的表现很关键,忍不住变得兴奋起来,道:“学生认为,科举之弊有三……”
众人凝神细听,都没有说话。
待到肖近说完,陈鹏神色古怪,沉默一番,才道:“你且退去。我已有计较。”
肖近退出后,一开始觉得没戏。后来又想,知县这种大人物,怎么可能突然大肆赞美他呢?那样岂不是很没名字。哪怕要收他做门生,也要首先给个案首。这样才水到渠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