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为辛弃疾义女后: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为辛弃疾义女后》 100-110(第3/20页)



    “每个人大多喜欢与自己相反的脾性啊,这很好猜。据我猜,姜夔必定喜欢活泼奔放的,陆家兄弟喜欢安静乖巧的,三郎么,谨慎冷静太过,日后喜欢上的肯定是哪个热烈大胆的小娘子,你信不信?”

    韩淲煞有其事地分析,“至于我么,我”

    一时间,他竟然迟疑了,“我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呢?”

    分析了别人这么多,结果自己的反而想不清楚了?

    三郎好笑道:“是什么样呢?”

    不知为何,韩淲却三缄其口,仿佛颇受此事困扰似的。

    想不清楚的,便暂时不去想。

    韩淲叹了口气,摇摇头。

    “大家都长大了啊”

    他跳过这个问题,一边啃下一口月饼,一边躺倒在台阶上,幽幽道:“过了今年,说不定姜夔也要成婚,我也要成婚。到时候,大家怕是再没有这样快乐聚在一起的时候了”

    三郎没有讲话,略低了下头。

    看了韩淲一眼。

    大家都长大了。这话倒是没错。

    每个人都到了迈入人生下一个阶段的时候了,从指缝里无可奈何流逝走的,是东流水一样的少年时光。

    就算日后再有权有势,也没有人可以再复制出那一个冬天的少年心性和快乐。

    一时间,三人之间又沉默下来。

    直到莲心实在憋不住的纳闷不解打破了这莫名伤感的氛围:“韩哥哥,你是不是没数清节日呀。过了中秋,还有冬至;冬至之后,还有元宵。那么多节日,怎么就是最后一次了呢!”

    私自取消公共节假日,别说是封建王朝,就是放在现代,她也得给他判个死罪!

    大大的死罪!

    三郎拉住莲心呲牙咧嘴扑向韩淲的去势。

    “好了,别咬。小心咬掉你的牙。上次来信还说你掉了一颗。”

    三郎的手指往旁边一指,好笑,“与其咱们吵,不如看看那边的偷听贼”

    韩淲和莲心依言,缓缓转头。

    四目相对无数目相对。

    “嗳呀,他们咋发现的?”这是范如玉的惊声。

    “我就说老杨太高,得往下蹲蹲吧”这是来自辛弃疾的甩锅。

    “此乃‘杨’长避短也!”尤袤的谐音梗展示。

    “嘘,赶紧想想拿什么借口掩饰咱们想听韩淲娶媳妇的八卦意图。”姜夔是个务实派。

    “意图已经被你说出来了啊!”可惜清醒的只有朱淑真一个。

    韩淲也确实听得清清楚楚,“听什么?听我娶媳妇?”

    他都气乐了,“谁说我要娶媳妇了,我出来是给三郎和莲心两个送月饼的。你们能不能正经些!写写诗,作作词,那才是正经文人过中秋该做的么。瞧瞧你们,哪有个文人的样子!”

    被揪住了错处,有理也要亏三分,更何况他们本就也没理。

    一众文人都被训成了缩手缩脚的猴子。

    没有办法,为了挽救些形象,只好做些正经事

    “那么,以‘中秋’为题作诗词。限时一炷香,胜者得杨伯父家中所藏的御赐月饼一盒、我父亲腕上翡翠十八子一串、张伯父所藏上品松烟墨一锭”

    三郎一一念罢,点燃手中的香,轻轻一甩,插在靠窗的青釉龙耳香炉中。

    轻烟飘散,聚在府上的歌楼二层的人们便一边就着皎洁月色,一边三三两两苦思构想起来。

    蟋蟀声声,姜夔先作完,收了笔。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②。”

    但听毕了,众人却无一不摇头晃脑:“不好,不好。虽用词精妙,意却太悲。偏题了。”

    韩淲说“就是”:“听我的。”

    便念:“一年明月在中秋,数日阴云不奈愁。忽喜新晴转书室,极知清夜照歌楼。

    醉当弄影如坡老,诗就撞钟忆贯休。千里故人应若此,吾生常好更何求③。”

    这

    偏题倒是不偏题,意头也十分圆满,但却到底富贵过甚,少了些清丽风雅。

    就在大家连连摇头,又在苦思冥想时,一位面生的官人在一旁冒了头,笑道:“我已得了一首。可否叫我一试?”

    此人笑起来时飞扬洒脱,明明面上略见皱纹,却无一丝老态,眼神炯炯。

    “这是张孝祥,张公。他和杨万里杨伯父、你的伯祖父虞允文是同年的一榜进士,不过他却不仅是进士。当时,他以二十三岁之身即被擢为第一,是为当年状元。”

    三郎轻声给莲心介绍,“他当是我朝最年轻的几位状元之一了。”

    莲心猜测:“既然如此,想必文采过人,必能给出‘中秋’佳作吧?”

    三郎笑笑:“有可能,我们听听看。”又低声问,“每人一首,你可得了句子没有?”

    莲心只会赏词,不会写词,憋了半天也就得了一句:“喏。就这些了。”

    三郎也猜到了,接过她手中的纸,也不看,只收在手里:“无妨,剩下的我帮你补上。”

    都是两人之间无需言说的默契习惯,无需多言,只简单两句,就交谈毕了。

    两人便继续看着发出声音的中心。

    此时,张孝祥微笑着,慢慢默背他方写出的中秋之词。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④。”

    好个状元之才,真不愧是古代的全国第一,确实力压众人,毋庸置疑呀。

    莲心和三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同样的意思。

    唉,和这群靠文采吃饭的人一起比诗词,何异于与千里马比速度呢?

    想到这里,莲心只觉被三郎拿在手里的纸也突然碍眼起来,便不禁想伸手去拿:“罢了,我的就不拿出来丢人了”

    话却被一旁不知何时过来的朱淑真阻断:“嗳,别。”

    她方收了笔,显然是已经写好的样子,抬脸儿冲莲心一笑:“方才你与你哥哥的话,我也听着了。既然你们能写完,那干嘛要退缩呢?怕别人指指点点?反正我是不在意别人的眼光的。就算你再无法与别人相比,有,却总是比没有要好的,是不是?就像有的东西,你伸手不一定能要到;但不伸手,是一定无法得到的呀。”

    说完,她也不再看莲心的神情,自顾自扬声念写好的诗:“秋来长是病,不易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