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华京迷案录(探案)》 110-120(第3/14页)
形秽。周大人家中一切安好?可要去益州祭拜令郎?陈大人家中一切可好?令郎去了也有些时日了,可要好好保重身体,方能早生贵子啊!”
“……”
谢汐楼努力控制着表情,不让嘴角因陆回的话而抽搐。
周鸿之长子坠马而亡,次子死在益州,如今年近古稀,膝下再无半子;陈崇与夫人成亲多年,只育有一子一女,小儿子几个月前死在丢婴案中,是夫妻二人心中无法磨灭的痛。
偏陆回专挑着二人的痛处踩。
一时间,周围宫人全都低下头,很不能埋进土里不被人发现。周鸿之和陈崇的表情很是难看,想要发火却又不敢,五官在寒风中逐渐扭曲。
谢汐楼瞧着二人的模样,想起几个月前在大理寺看到的情景,忍不住打探道:“陈大人和周大人可是好友?”
周鸿之一愣,皱眉道:“老夫怎会与他是好友?!”他扫过陆回和谢汐楼牵着的手,平和了语气,“琰王妃殿下,您刚来华京不久,不知晓这人的为人,此人根本不配做一朝尚书!他——”
谢汐楼微微摇头,打断了他还未出口的话:“妾来华京有几个月啦,八月份婴儿走失案时,妾已到华京,曾在大理寺中见过二位大人。只是那时妾躲在角落,二位大人并未瞧见。妾还记得,那时陈大人的爱子刚刚离世,正悲痛时,周大人匆匆赶到,也是面有哀色。当时妾就想,周大人您与陈大人的关系,似乎并不像外界传的那般水火不容,不然何至于跑一趟大理司,只为安慰痛失爱子的陈尚书呢?”
陆回揽住谢汐楼的肩膀,将她揽入怀中,像是第一次知道这事似的,惊奇道:“卿卿可是看错了?陈大人和周大人的关系一向不睦,陈大人的爱子惨死,周大人该拍手叫好才是,怎么会面有哀色呢?”
陆回望着周鸿之,似在等他一个解释。周鸿之顿了一瞬,再开口时已面色如常,甚至有淡淡的笑意:“朝野内外都极关注丢婴案,那日老夫去大理寺只因听说案件告破,急于知晓案件情况。只要是大琼的孩子,无论是谁家的,只要无辜丧命,老夫身为陛下的臣子都会感到惋惜……难道殿下不是吗?”
周鸿之将了陆回一军,却没等到想象中陆回吃瘪的样子。只见那人勾起唇角,眉眼中全是邪气:“仇人就是仇人,分什么大琼他帮?若是本王,只会踩在仇人的伤口上,用力碾压,这样才爽快,不是吗?”他双眸一挑,望着一旁的陈崇,全无歉意,“本王随便举个例子,陈大人莫要怪罪。话说回来,陈大人可听说了最近青岩书院的案子?”
陈崇微微低头:“此案传遍整个华京,下官自然听说了。”
“听说了就好。此案还牵扯到其他的案件……”陆回摸了摸下巴,似乎在回忆什么,“本王记得陈大人也曾是青岩书院学子,曾连夺三年岁考甲等,毕业后由青岩书院举荐直接入朝为官,可对?”
陈崇垂着头:“殿下记得对。”
陆回挑了挑眉,表情玩味,却不再多说此事,只道:“陛下召见,本王和卿卿急着去见,二位大人慢走不送。”
话音落下,陆回揽着谢汐楼越过俯身行礼的二人,向不远处的思政殿走去。走出几步后,谢汐楼回身望去,正对上陈崇闪着怨恨的眼。
陈崇对上她的目光后一惊,立刻转头看向周鸿之,周鸿之微微蹙眉,甩袖离开。陈崇紧随其后,落后几步,二人一前一后向宫门的方向走去。
谢汐楼回身,轻声道:“陈崇是什么背景?”
“市井出身,没有背景。陈崇被青岩书院举荐入朝为官后没多久,家乡遭瘟疫,父母亲族死绝。入朝后兢兢业业,很得陛下赏识,引为心腹。最近几年,在陛下的有意栽培下,陈崇带着几个同样出身的臣子,成为可与周鸿之为首的世家旧臣对抗的力量。”
“用来平衡朝堂势力的宠臣。”谢汐楼给了总结,“所以他和周鸿之的敌对关系,是陛下有意促成?”
陆回轻笑:“都是人精,陛下一个眼神,就懂了意思,哪需要促成?”
谢汐楼再回头,两人的身影已彻底不见,她眯着眼睛喃喃道:“总觉得这俩人认识,且熟悉……对了,你刚刚有意提及青岩书院,你是怀疑陈崇和青岩书院有关?”
“嗯。世上没有这么巧的事,陈崇就算不是背后之人,也定然有所牵连。”
说话间,二人已到思政殿门前。
门前白玉阶梯有直上青云之势,殿顶五色琉璃瓦在阳光下光芒刺眼,檐下廊柱盘着金龙,地面铺陈着金砖,一砖一瓦俱是皇家尊贵。
门外候着的宫人瞧见陆回,忙进内通传,谢汐楼看着这熟悉的宫殿,心中思绪万千。
她在宫中呆的那几年,并不常在后宫走动,常去的地方除了皇后的凤仪宫,后宫的花园,皇子公主们学习的崇文馆,就只剩这思政殿。
那时的思政殿,并非处理政务召见朝臣的机要场所,而是先帝教导太子的地方,陆亦宁来找陆既安时,常拉着她一起来,一来二去的,她对这个院子逐渐熟悉起来。
有一年秋天,她与陆亦宁玩闹时,还来过思政殿,那时殿中有人,像是先帝和另外一个人,在推让什么东西。偷听本就不是君子所为,更何况还是偷听皇帝的墙角。正僵在原地不知所措时,被路过的陆既安瞧见解救,拉着她离开了思政殿。
那
时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天高地厚。
谢汐楼正想将这事说给陆回听,去通传的宫人已迈着碎步走回二人面前,躬身道:“请琰王殿下,谢姑娘随奴入内觐见。”
第113章 凤凰涅槃6腊梅
谢汐楼和陆回随着宫人入内,绕过屏风,一眼便将整个思政殿收入眼底。
思政殿的布置已与谢汐楼记忆中的很是不同。殿内空荡荡的,原本环绕四周的百宝阁均已消失不见,只在墙角留了几个镂空的架子,用来堆放文书奏章;原本两张并排而放的宽大桌案如今只留了其中一张,放在殿堂的正中央,一旁放着几把椅子。
四周悬挂的布幔均被撤走,未再悬挂其他的东西,角落的香炉倒是保留了下来,却像是许久未用过。
陆既安正在临字,瞧见来人,止了二人拜见的礼,唇角有温和笑意:“本该是朕这个做小辈的去见小皇叔,奈何手头有政务,一时走不开,只能劳烦小皇叔跑这一趟。”
“陛下日理万机,若想见臣直接召见便是,哪里敢劳烦陛下亲自跑一趟?”陆回一言一行皆是完美,让人挑不出错处。
两人间氛围极好,称得上“侄友叔恭”,寒暄几句后,陆既安方才将视线挪到陆回身后的谢汐楼,像是刚瞧见她似的,笑道:“这位就是梧州谢氏的姑娘?瞧着羸弱了些。”
自进殿后,谢汐楼一直紧随陆回,始终垂着头不曾抬起,此时听到这话,也只是将头埋得更深些:“民女谢氏,见过陛下。”
陆既安微微挑眉:“终究出身差了些,为人处事不如一国公主大气,掌王府中馈略为勉强,恐难以服众。”
谢汐楼心中觉得陆既安这话说得忒难听,陆回不太好接,于是故作惶恐,微微抬头,一双杏眼水润朦胧,眉目间全是真诚:“民女怎可与温平公主相比?公主雍容华贵,是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