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都是恶女了,为所欲为不过分》 【番外合集】(第10/14页)
人一程。 ”
第225章 番外6 雍州牧,你去不去。
等等等!
什么叫送她一程?
容太夫人脸色煞白, 双唇止不住地发颤,指尖紧紧地蜷缩在一起。
不会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吧?
顾知灼的话打破了她仅存的幻想:“容太夫人一心求死,别让她久等了。”
周牧抱拳应命, 带了两个金吾卫过去,一左一右地把容太夫人架了起来。
皇后娘娘提到了王究之, 王究之是午门城楼一跃而下, 以身殉法的。
于是, 他下令道:“拖去城楼上。”
学子们看了看彼此, 一致道:“能以身殉法,容太夫人大善。”
指责顾知灼不够宽容的学子也义正词严道:“皇后娘娘不徇私枉法, 是我辈之福。娘娘英明!”
顾知灼目光在他的脸上多停留了一会儿,藏在袖中的手指暗暗掐算。
很好,他考不中。
跟墙头草似的,东倒西歪,读书都读不明白, 还是先别当官了。
见她看向自己,那学子心头一松,连忙又挺了挺胸膛, 头一个道:“请容太夫人上路。”
哼, 竟然敢卖题!还敢威胁皇后。
幸亏皇后娘娘意志坚定, 不为所动。
可万一, 娘娘心软了怎么办?
这么一想,他大声道: “容太夫人为以正法度,甘愿赴死,此行大善也。”
“不、不要!”
眼看着这么多人等着送自己去死,容太夫人终于怕了,她高声尖叫着, 两条腿也跟着瘫软了下来。
士兵们扯着她的胳膊拖行。
“母亲!祖母!”
容家母女连滚带爬地跟上,又不敢从士兵的手里抢人,吓得眼泪汪汪。
容太夫人吓得浑身直冒冷汗,后背早已湿透,她不断地在心里安慰自己:不可能!绝不可能。她只是吓唬自己。
她是皇上的嫡亲外祖母,她逼死了自己,怎么向天下人交待。
她无数遍跟自己这么说,然而,随着越来越靠近城楼,士兵们也没有放开自己的意思,她的心跳如擂鼓,呼吸都快停滞住了。
“听说。”周牧若无其事地说道,“王究之从城楼上跳下来的时候,头颅触地,脑浆迸开,都不成人形了。喏,就那儿,容太夫人,您看见没?”
容太夫人下意识地顺着他的目光去看,打了个哆嗦。
王究之从城楼上跳下来的时候,她刚嫁进京城不久,还是一个小媳妇,跟着人一块儿去看热闹。看到的是不成人形的肢体。
红的是血。
白的是脑浆。
破烂的是断肢残躯……
容太夫人打了个哆嗦,为什么还没有人来救她?
顾皇后根本就没有跟过来,周围蜂拥着她的学子们还在之乎者也的劝她去死……
“不,不要!”
“我不死了,不死了!!”
士兵放开手,容太夫人跌坐在地上,吓得不行,清远侯夫人赶忙上去扶着她,心乱如麻。顾皇后软硬不吃,皇上是不是也一样,那侯爷他,是不是要完了?!
她如遭雷击,脑子嗡嗡作响。
周牧回来复命,顾知灼装模作样地叹了一口气道:“容太夫人向死之心不够坚定,实在让本宫失望了。”
她冷声道:“押回清远侯府,待朝廷按律处置。”
“是。”
说完,顾知灼的目光扫向了偌大的午门广场,面对一张张紧张的脸庞,她淡淡一笑,朗声道:“恩科必会公平。你们好生复习,当全力以赴,莫要辜负了皇上的殷殷期盼。”
“本宫等你们金榜题名的好消息。”
她的声音不轻不重,仿佛带着万钧之力,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学子的耳中。
学子们的心头一松,一股激昂的情绪在胸腔涌动。
他们眼中闪动着炽热的光芒,仿佛已经能够看到金榜题名时,自己的意气风发。锦绣前程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学生必当全力以赴。”
一个学子率先出声,紧接着,更多的声音涌了进来,激昂沸腾。
“不负君恩!”
“不负君恩!!”
“本宫拭目以待。”
顾知灼正要回去,脚步忽然一顿,看向了不远处的黑漆马车。
她驻足等了一会儿,待到马车在宫门前停下,沈旭踩着脚凳走了下来。
“督主,好巧。”
巧?
沈旭看向了被忽悠的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学子们。
他早就到了。
看着她三言两语间,就压下了一场舆情,容家再掀不起风浪,学子们更是对她死心塌地。
顾知灼动了动耳朵,她隐约好像听到有猫叫声,眼睛一亮,欢喜道:“沈猫也来了吗?”
“咪~”
听到她的声音,沈猫从马车的车窗里跳出来的,扑进顾知灼的怀中。毛绒绒的小脑袋往她的下巴直蹭。
“你又圆了。”
“好重。”
“咪呜~”
沈猫撒娇地往她怀里钻。
顾知灼愉悦地笑着,抱起沈猫迈进了宫门,两人一同往紫宸殿走去。
沈旭让盛江把案宗递给了顾知灼。
“辛苦督主了。”
顾知灼笑着,把猫往肩上一放,打开卷宗翻了翻。
她是等到清远侯招了以后才回宫的,这份案宗也只比供招的多加了一些细节。
顾知灼合上案宗,见他兴致不太高,看向他认真地说道:“督主。你要不要去雍州。”
她直视他的双眼,没有任何的回避。
雍州?
光是听到这两个字,沈旭的心就陡然抽痛,是一种痛到灵魂的感觉。
沈旭垂下眼帘,似笑非笑道:“怎么,嫌我碍事,要把我打发出京?”
这话听着和从前一样的阴阳怪气,但顾知灼听得出来,和从前比起来,多了几分玩笑的意味。
顾知灼摸着猫,笑道:“对呀~”
京城虽好,但于沈旭而言,他像是被折断了翅膀的鹰,只能蜷缩在小小的东厂。
公子说,当年沈旭在青州几个月,差事办得漂亮极了。
让他困在京城,可惜了。
其实公子早就有了这个打算,彼时他刚刚继位,京中需要维稳,才迟迟未提。
而如今……
这一道道的弹劾折子,还有清远侯他们在招供时那字字句句像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口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