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穿越就成了亡国公主: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刚穿越就成了亡国公主》 60-70(第14/20页)

完全套用大禹律法,在清宁城确实不太合适。

    “公主所言有理,不过属下觉得我们或许可以套用大禹律法的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许比我们完全另起炉灶,要容许许多。”

    苏浮生前面一直没有发声,此时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应该是在场唯一一位,熟读大禹律法的人,也是大禹朝真正的朝廷命官。

    他的话,郁宁还是很重视的,闻言不禁沉思起来。

    她原本的计划是想在清宁城中,实行全新的制度,但是想到现实的情况,她不得不承认苏浮生说的话很有道理。

    毕竟,自己也不是法律系人才,更不敢确保一定能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法律。

    更加重要的是,法律主要是管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如果脱离社会的实际情况,人民的认知程度,制定出来的法律,并不一定能够适用。

    在大禹朝的律法基础上修改,既能保证体系的完整程度,也不会一下子跨步太大,导致制定的法律脱离实际。

    “苏大人那里有关于大禹律法的典籍吗?”

    郁宁思考后,终究是接受了苏浮生的建议。

    苏浮生闻言,点了点头,“上次进城,属下在泉州城弄了一套完整的大禹律籍,现在就放在住所里。公主需要的话,立马就可以取过来。”

    郁宁点头,让他去拿过来。

    苏浮生应声而下,不多时就带着一筐书籍匆匆回返。

    “这么多!”

    王桓是被强拉过来讨论的,此时见到苏浮生拿来这么多大头书,当即跳了脚。

    郁宁看着这么大框,也有些惊讶。

    幸好,苏浮生搬来的路上,遇到了进城参加会议的谢维,帮他抬了抬,不然他一个人恐怕还搬不动。

    “大禹律所有典籍都在这里了!”

    将书筐放在地上,苏浮生重重喘了口气,这是他专门为清宁城准备的。

    “这么多书,看完都得费不少功夫吧!”

    廖蓉蓉从小就不喜欢看书,此时看着这满满一筐的典籍,脸上再没有了以往的从容。

    厅中其余人,此时面上也有些艰难。

    只有张川,他不识字,觉得这事与自己应该关系不大,还保持着镇定。

    郁宁看着这么多书,也不禁伸手扶住额头。

    “慢慢来吧,我们先分一分工,挑着紧要的内容先定下来。”

    虽然头痛,但是郁宁知道这事早晚得面对,只得强打起精神,勉励大家。

    接下来,郁宁让谢维和翠屏将筐中的典籍一部部搬上书案,开始分发任务。

    任务情况,大致总结如下。

    关于体制、官职等制度方面的由郁宁自己负责。

    关于刑事、犯罪、惩罚一块的由苏浮生负责。

    关于军事、边防、治安等事宜由张川和谢维负责。

    是的,虽然张川很惊讶,并极力表示自己看不懂律法,也没能推脱掉这件工作。

    谢维担心这件事落到自己一个人头上,更是积极的表示,自己可以帮他读律文,还可以请自己母亲教他识字。

    郁宁更是态度坚决,表示一定要张川亲自参与,并对让他识字这件事非常赞同。

    张川没能推脱掉任务,还得了个识字的功课,再不能保持事不关己的态度。

    剩下的云姑姑负责民生相关的律法、如户婚等。

    廖蓉蓉负责税法相关的,包括民税、商税,还有民间契约管理等商贸财务相关的事情。

    大禹律法主要就是这几个板块,其中苏浮生的任务应该是最重的。

    在大禹律法中,刑法相关是内容最多的,这也确实是维持秩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剩下的人,见到没有自己的任务,都不禁漏出逃过一劫的欣喜。

    不过,郁宁没有放过他们。

    其余人全部被分到另外几人手下,协助完成其工作。

    散会之前,郁宁与众人约定了讨论进度的时间。

    每十日,众人集中讨论一次,争取在半年内完成这件事。

    当然,这期间,大家也可以在城中收集民众意见,也可以召集有才之士,协助完成这项工作。

    散会之后,每个人走出议事大厅,都抱了两本厚厚的书籍,脸上挂满愁容。

    接下来一段时间,城内的人,经常看见几位管理者,无时无刻都在翻阅书籍。

    大家无不赞扬,果然不愧是管理者,竟然这么好学。

    一时间,竟然在岛上掀起了一阵好学之风。

    张川不识字之事,提醒了郁宁要抓紧岛上的教育。

    趁着这无意间引起的学习热潮,她宣布将在清宁城中建立一所学院。

    清宁城内所有人,不论是临时还是正式身份卡,都可以凭卡报名,学院内一切费用全部免除。

    为了保证所有工作的人,都能有时间入学,郁宁还调整了大家的工作制度。

    在保证生产的情况下,每人可以工作五天,休息一天。休息日如果是用来入学,工资可以照常发,如果没有入学则不发。

    这也是为了激发大家入学的积极性。

    此公告一出,轰动全城。

    大家第一次见到还有免费入学的好事,而且这一天的工资还照常发放。

    这对于生活在大禹朝的百姓来说,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个时候的知识,还是贵族阶级的特权,平民百姓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这一块的东西。

    像苏浮生这样,出身寒门,还考中状元的例子,可以说是万中无一。

    沸腾过后,新学院迎来了一波狂热的报名潮。

    第65章 学院

    新的学院,安置在最内环。

    学院的房屋是郁宁早就设计好,专门留下来的。

    整个书学院共有五个院子,每个院子都有十间通透明亮的大房间,作为教室。

    现在岛上没有玻璃,采光主要靠纸糊的窗户和房顶的明瓦。

    郁宁其实并不是特别满意,可是玻璃并不是一时片刻就能做出来的,也只能先将就着用了。

    学院的老师已经开始招聘,预计春节过后就能开始招生。

    学院的工作,郁宁准备交给谢芳芝管理。

    谢芳芝原本管理的育幼院,也包含了对小孩子们的教育。

    现在有了学院后,育幼院主要负责照顾十岁以下,不能自理的孤儿的生活。

    至于教育这块,就统一划分到学院来。

    今日,郁宁特意将谢芳芝叫到行政院,就是为了讨论学院的工作。

    滢炆岛的冬日并不冷,谢芳芝不知道郁宁找她所为何事,一路匆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