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摘星星的人》 14-20(第7/17页)
江云宪期末考结束的当天下午,回到喜糖街看店,当时江筝没有任何征兆地告诉他:“联系上你爸爸了……
“亲爸,跟你有血缘关系的那个……
“他在洛京,想见见你。”
见或不见,江云宪对此没有太大的愿景,情绪趋于一种麻木的冷静。
他期末周的感冒症状持续到现在,没好彻底,江筝的话在耳廓里打转,像阵阵幻听。
坐上去洛京的车时,想的也只是完成一桩任务,见一面就回,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还要替鞋匠把铺子租出去。
但事与愿违。
他在洛京跟江万生吃了顿饭后,被送到小厘山。
所有人都告诉他,以后你留在洛京生活。
他只是出门一趟,述洲就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故乡。
*
深夜,雨中的喜糖街陷入深眠。
路灯的光晕反射在生锈的卷闸门上,雨水把地面浸润得波光粼粼,江云宪穿过这条熟悉的老街,好像沿着时光隧道,走完了整个童年。
这时,手机响了。
江云宪看着屏
幕上亮起的攀晴的号码,压在心里整晚的不安汩汩上涌。
他想到病房门被掩上之前看向鞋匠的那一眼。
某种预感被应验。
攀晴的声音带着哭腔:“小江,你爷刚走了……”
江云宪手中的伞歪了下,豆大的雨珠砸在伞面,噼里啪啦,仿佛催人疾行的鼓点。他却滞在原地,被狂风骤雨侵袭。
原来刚才那一面,是人间最后一面。
今晚的一切都这么凑巧,上帝早有安排。
*
洛京。
从俱乐部回国学馆的路上,骆星频繁看向身侧的江云宪。
他闭着眼,像累极了。
双臂环抱在胸前,头略低着,微微突出的背脊轮廓像一线嶙峋的山脉。
骆星有很多话要问他。
瞥见前座在补觉的江家显,暂时选择了沉默。
车内始终保持着安静。
窗外掠过大片星罗棋布的稻田,远处山坡起伏。
驶离市区后,公路上车辆变少了。司机的车速逐渐飚升,紧赶慢赶,一群人总算踩着八点的线进了国学馆大门。
老魏在门口虎视眈眈。
大家拖拖拉拉地往里走,骆星不起眼地落在了后面,终于找到机会问江云宪,她压低声音:“为什么回来?”
好不容易费尽心思离开了洛京,为什么要回来?
他现在明明该在述洲。
江云宪侧头看了她一眼,“事情办完了。”
“我以后要留在洛京。”
骆星微怔。
太阳升高了,两道拖长的影子在爬满扶芳藤的墙壁上拖长。
“随便你。”她说。
“如果我不回来,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江云宪问。
“等他们发现,随便他们怎么办。”
最坏的结果,骆星不是没有想过。但那又怎样呢,她总该随心所欲几次。
不问对错,全凭心意。
两人上了台阶,走到树荫拐角处。江云宪递过去几样东西,他的身份证、手机、卡和现金。
江云宪不知道她是怎么拿到手的,“趁老魏没发现,原样放回去。”
骆星没接那一小叠现金。
“钱也还你。”江云宪说。
“不留点儿?”
“我把自己银行卡里的钱取出来了,够用一段时间。”
听到这里,骆星没再纠结,把全部东西收下放进帆布袋里,“还是那句话,我不欠你了,咱们两清。这次没走,是你自己的问题。”
江云宪喉咙里模糊地发出一个音节,不知答没答应。
前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停下脚步。
被簇拥在中心的江家显回头找人,“阿星……”
骆星应声:“来了。”
她加快了脚步,越过江云宪,石墙上的灰色影子只剩一道,拉得无限长。
江云宪看着她匆匆跑过廊檐下的夹竹桃,马尾在散落的绿荫光斑里晃荡,不知何时埋下的念头不断膨胀,把心脏撑得阵痛。
他看过许多次她的背影,这一刻忍不住想,如果有一天她彻底改变阵营呢。
想要她抛弃那个名为江家显的阵营。
站在他这边。
*
单人宿舍浴室的磨砂窗上,树影浮动。
江云宪站在花洒下,冷水从头顶浇灌,他垂着头一动不动,像死掉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顶着毛巾从浴室出去。从床褥里摸出临时买的备用手机,装上新卡,给攀晴发了条短信。
鞋匠下葬那天,江云宪查了天气预报,述洲是个大晴天。
攀晴反倒在电话里安慰他:“你们见到了最后一面,小江啊,别遗憾……
“这其实是难得的缘分,也算老天成全。
“你在洛京好好的啊,别让他替你担心。”
江云宪倒在床铺上,喉咙里灌了泥浆,迟迟没有说话。窗外屋檐下的广播开启,通知所有人晚上参加国学讲座,声音回荡。
两三只鸟雀一蹦一跳,笃笃,笃笃,尖嘴啄着窗户。
这世界人来人往,热闹得很。
他手指搭在眼睛上不动,指缝渐渐变得潮湿,许久之后,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枕头里。
第17章 南洋之行“没什么意思,不想去了。”……
山中岁月倏忽而过。
在山下度过的一日假期短暂得仿佛只是一个瞬间,回来之后,日子快得让骆星感到恍惚。
她与江云宪之间恢复风平浪静,仿佛真如她说,他们指间两清了,恩怨皆不存在。
八月二十,国学馆暑假班的课程正式结束。
下山的前一天,大家去附近的道观做义工。
步行大约半小时,抵达梧桐观。
去年老道长仙逝后,唯一的弟子外出云游未归,如今守观的阿婆是附近的村民。
骆星去年见过这位阿婆给国学馆送菜,自己种的茄子辣椒,润紫翠绿,挂着清凌凌的水珠,满满攒了两筐。
怎么也不肯收钱,说她一人吃不完,烂地里了也浪费。
骆星与阿婆说过几回话,得知她娘家是枝陵的,两人居然是同乡。
阿婆待骆星要比旁人亲切些,端给她的绿豆汤里掺了甜津津的蜂蜜。
观里平日就被打扫得干净整洁,留给大家的活儿不多,他们更像是来参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