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书成炮灰女帝和男主抢气运》 120-126(第9/9页)
,轻轻为她顺气,泪水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肆意流淌。
她用袖口匆匆抹了抹眼泪,郑重应道:“臣,谨遵陛下旨意。”
待众人鱼贯而出,殿门缓缓合上,殿内只余赵祈与褚淳贤二人。
殿中,烛火摇曳,昏黄的光晕如泣如诉。
赵祈静静躺在榻上,面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声音轻得如同风中残烛:“我在大周这短短一生,对大周百姓,问心无愧。对追随我的臣子,亦未曾辜负。只是……独独对你,要食言了。曾许下同游山河的诺言,如今却只能把你自己留在这尘世。”
褚淳贤紧紧攥着赵祈的手,那手已没了往昔的温热,只剩一片冰凉。
她强忍着内心翻涌的剧痛,身子微微发颤,缓缓趴在榻沿。
这些时日,泪水早已哭干,只余下满心空洞,“我本就是死过一回的人,能在这一世与你相知相伴,已别无所求。”
赵祈扯出一抹虚弱却温柔的笑意,努力抬起手,轻柔地抚上褚淳贤的发丝。
褚淳贤只觉那放在头顶的手,温度一点点消散,直至彻底冰凉、僵硬。
她心头猛地一紧,缓缓抬眸,只见赵祈静静躺着,一动不动,好似陷入一场永无醒期的沉睡。
阿魏见状,疾步上前,颤抖着手为赵祈诊脉。
须臾,她的手无力垂落,泪水瞬间夺眶而出,悲恸地哭喊:“陛下—驾崩了。”
这一声呼喊,重重击中褚淳贤。
“怎么会呢……”褚淳贤喃喃自语,声音干涩喑哑。
她的目光扫过殿内熟悉的一切,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承载着她与赵祈往昔的回忆。
那些促膝长谈的夜晚,为江山社稷谋划的时刻,还有偶尔忙里偷闲的笑语,如今都如梦如幻般在眼前浮现,却又那般遥不可及。
“说好要一起看遍山河,要一同见证大周在女子治下的昌盛,可如今,你却先走了……”
褚淳贤只觉天旋地转,心脏似被什么东西狠狠捏住,痛得无法呼吸。
她再也支撑不住,整个人直直栽倒在赵祈怀中。
阿魏见状,急忙转身诊治皇后娘娘。
殿内,一时乱作一团。
殿外,听闻皇帝驾崩,已是哭声一片。
坤和三十四年四月,本应是春回大地、万物生发的时节,漫山遍野的繁花,唤醒了沉睡一冬的生机。
可皇宫上层笼上一阵悲怆阴霾。
大周皇帝赵祈,这位以睿智果敢著称、执掌江山多年的君主,在养心殿龙御归天,享年四十九岁。
消息一经传开,震恸朝野。
朝堂上,大臣们身着素服,神色凝重,往日的激昂与意气风发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心悲痛与不舍。
民间,百姓们自发设灵堂祭拜,街头巷尾弥漫着哀伤气息,老人们跪地祈福,年轻人默默伫立。
新帝即位后,与众臣审慎商议,定先帝庙号为圣祖,以彰其赫赫功勋。
圣祖在位时,雷厉风行推行变革。
政治上,她力排众议推动女子科举,打破祖制禁锢,让无数女子得以踏入考场,凭才学崭露头角,朝堂之上女官身影渐多,女子地位空前提升。
圣祖广纳贤才,不问出身门第,朝堂风气为之一新,官员们皆勤勉奉公,一心为国效力。
经济上,圣祖深知农业是国之根基,大力兴修水利,派遣能工巧匠奔赴各地,勘察地形后修筑堤坝水渠,极大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
同时,颁布鼓励农桑政策,奖励勤劳农户。此后,田野麦浪翻涌,国库日益充盈,百姓家有余粮,生活富足。
军事方面,先后平定多起叛乱,威慑蛮夷,边境百姓摆脱战乱,重归安宁生活。
圣祖在位的岁月,将大周推向了最为辉煌的巅峰。
后世史官编纂《大周年鉴》时,怀着崇敬与赞叹,盛赞其为“中兴之主,德被四方”。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