怂包女配缺德后[七零]: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怂包女配缺德后[七零]》 120-130(第4/18页)



    正要往里面逛呢,又一个尖叫小陀螺撞了过来,眼见着就要摔倒在地上,宋软好心好意地伸手一拎,把人拎起来了。

    是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衣服有些脏,宋软一看他袖口脏脏的黄印子,马上就把他扔下来了。

    然后不动声色地在他相对干净的肩膀处擦了一把。

    那小孩儿差点摔倒了也不怕,眼珠子咕噜咕噜地转,看见宋软手上亮晶晶的糖葫芦,不动了。

    然后把宋软重重地向后一推,自己则张着嘴向她的手上撞去,看上去像是要浑水摸鱼咬一口。

    宋软眼疾手快向后退了一步,那小孩儿刹不住车,哐当一下冲进了后面的年货摊子前。

    原本整整齐齐堆在一起的年画和对联稀里哗啦地掉了一地,坐在后面的守摊的一个五大三粗的大汉,瞪着眼上来一把揪住了那小孩。

    “你干什么?!”

    刚才还耀武扬威的小孩瞬间吓得跟个小鸡崽似的,哆哆嗦嗦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宋软一边嗦着糖葫芦,一边从麻袋里摸出一把米花,就跟看电影吃爆米花一样,嘎吱嘎吱地嚼着看。

    “对不起对不起,”后面追过来一对中年夫妇,看上去是像是来赶集的农民,男的两巴掌盖在男孩儿的屁股上,打的那男娃嗷嗷大哭,他也没心疼,喝道:“叫你乱跑!叫你乱跑!”

    女的一边道歉,一边弯下腰帮忙捡,“我给您捡!”

    她的手脚很麻利,不一会儿就将地上的东西一个不漏地捡回了桌上。

    好在这个天气把雪冻得很实,即使是人来人往也没有化开成雪水,红纸对联都没脏。

    女的为了表达歉意,还狠狠心买了两幅年画。

    东北人本就豪爽大方,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摊主也不好说什么了,甚至还帮着劝打孩子的爹:“算了,算了,孩子也不是故意的,好好教一教,以后别这样了就行。”

    眼见着男人的巴掌似乎有变缓的趋势,宋软这个不当人且记仇的东西,还记刚刚这群小兔崽子恩将仇报还想抢她糖葫芦的仇,在一边真诚地开口。

    “确实啊,大哥,您可得好好教教您这孩子,这么横冲直撞地乱跑可不行啊,这次也亏是撞到了年画摊子,年画掉地上拍拍也就算了,摊主人也好,你说要是撞到什么吃食摊子,那肯定是卖不了了,这不得赔死啊。”

    夫妻俩脸色一白。

    他们也就是带孩子赶个热闹的农民,身上也没有多少钱,要真像宋软假设的那样,至少一年攒的钱都赔进去!

    宋软继续真诚地说:“再说撞个卖糖葫芦卖米糕的赔了钱也就算了,要是撞到一个卖油条的,那油在锅里滚着,万一泼到了身上,孩子也遭罪啊!”

    夫妻俩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那男人刚放下的巴掌又扬了起来,啪地一声重重落在男孩屁股上,那男孩刚以为自己的劫要渡过去了,没想到狂风暴雨来得更猛烈了。

    他绷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宋软在一边欣赏了一会儿,继续掏心掏肺地说:“还有,您看看这集市上这么多人,您这孩子跑来跑去离了你视线,万一叫拐子拐去了呢?您可别觉着我危言耸听,我上次来公社,才亲眼看见几个拐子要拐一个姑娘,我还帮着一起把那几个拐子送到派出所去了呢,你说是不是?”

    她最后一句话问的韩珍珍。

    韩珍珍虽然没太反应过来,但对宋软一直是无条件拥护的,加上这事又不是假的,当即点头如捣蒜:“是的是的,我去报的信,派出所还给我们送了锦旗呢。”

    嚯!派出所都给送锦旗了,能是坏人吗?

    这年头人都淳朴,别人一说也就信了,都没怀疑一下会不会是编的。

    夫妻两个看宋软两个的眼神都变了,带着敬佩,再看自家崽子的眼神,就变得更加凶狠了。

    宋软在一边夸夸补刀:“而且,现在这些拐子就喜欢拐小男孩,尤其喜欢这种健康活泼的,你看看你看看,多危险啊!”

    这些连原本都已经劝和的年画摊摊主都不自觉点头,重新转换了立场:“确实啊大妹子,这不细想不知道,一琢磨也吓银了。这是得好好管管,叫他长个记性!”

    这下不仅男人,连手上原本拿着年画的女人都放下了手中的东西,扬着大巴掌就凑了上来。

    光天化日之下,好一顿男女混合双打,那小崽子被打得吱哇乱叫,鼻涕一把泪一把的。

    两夫妻揍完了孩子,拎着蔫头耷脑的崽子向宋软道谢:“同志,你是个好人啊,多谢你提醒我们!”

    宋软骄傲:“不客气,向雷锋同志学习!”

    今天,也是胸前红领巾更红的一天

    第123章

    二合一槽你爹的皮燕!

    欣赏完自己导演的家庭武打片,宋软龇着个大牙继续往集市里面走,里面的人越发地多了,有卖炒栗子的,有卖榛子核桃这样的山货的,还有卖鱼卖野兔野鸡的,虽然米粮这一类的东西不让卖,但她还是看见有人在街角贼眉鼠眼地提着布兜子,手上抓着一把大米地四处张望。

    米面在这个年代几乎是硬通货,又是临近过年,想买的人还挺多,宋软这一会儿已经看见有三四个人走过去了。

    不过似乎价格有些高,围上去的好几个人,大部分问完都变了脸色,不死心地讲了两句价,但卖家岿然不动地摇头,但最后只有一位衣着相对较好的男人一咬牙卖了一点。

    给钱的时候两个人就像地|下|党接头似的,那叫一个飞快。

    宋软看得很有兴趣——这个年代众生相啊。

    除此之外,有卖水果的,不过都这个季节了,哪儿有什么新鲜水果,都是一些加工好的诸如柿饼、枣干一类的果脯果干,还有就是冻柿子、冻梨一类的冻货。

    宋软上辈子和这辈子都是南方人,还是第一次看见冻水果这样的新鲜玩意儿,兴奋地卖了一堆。

    她最后还买了点豆干,用油纸包好后又在外面包了一层围巾,防止在这样的天气里晃荡半天回去变成冻干,想吃冻豆腐她另有安排,豆干还是乖乖地保持它原本该有的味道。

    两人从集市头逛到集市尾,好不容易挤出来了,麻袋鼓鼓囊囊的,看上去像是被充气了一样——这是她们满满的战利品。

    那叫一个满载而归。

    啊不,没有归,听说因为临近过年,上头的领导专门请了个戏班子,在公社中学的操场上唱大戏——听说会有更高一级的领导都会来视察。

    唱戏和电影不一样,没必要非等到晚上,反而是白天看得更清楚些,于是定在了中午——刚好这个点集市也差不多散去了,正正好。

    当然了,基于现在这个时代背景,唱的戏不可能是那些书生闺秀、状元皇帝一类的“封建残余”,而是积极向上又红又专、

    充满革|命色彩的“样板戏”,比如沙家滨;听说还请了县文工团的演员来,所以应该还会唱一些红歌儿,比如在北京的金山上,再比如红太阳照边疆。

    虽然形式上不如电影稀罕,但是在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