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遁后他疯了: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死遁后他疯了》 90-100(第9/14页)

求他,他还以为是叶晋查两个侯府时遇到了什么难处,却没想到这孩子竟将主意打到了律法上。

    不过大燕开国百年,各个皇帝在位时于律法之上的确皆有增删,只要太子言之有理不是胡闹,他也并非不可考虑。

    姜幼安不知父皇误会了她的用意,只倏然抬眸,神色坚韧道:“父皇,大燕立朝百年,沉疴积弊已久,儿臣在外游历三年,常见百姓疾苦却无律法可依——”

    “就说此次被儿臣押解回京的萧皓,东兴侯之所以设法将其送去北地边境,正是因为他在长安强抢民女被人告上衙门,东兴侯为将此事压下才将人送出长安,又李代桃僵让从小跟在萧皓身边伺候的小厮替他受罪,流放岭南。”

    “可萧皓却不知悔改,在去北境的路上仍**数名贫苦百姓家的姑娘,而跟在他身边的孙方、郑鸿卓二人身为朝廷命官不仅不加阻拦,反助纣为虐,事后常以金钱了事,又以官威压迫百姓不敢报官。”

    “父皇,儿臣诨名在外,手里又有他们犯案的证据,此次将萧皓等人犯下的案子调查清楚后本想直接将那三人杀了了事,届时即便此事传到长安,儿臣也不过是像如今这样被父皇您关禁闭,可后来儿臣在回宫路上见过几次雍州当地官

    员,却发现各地所奉行律法竟各不相同,有绞杀、有流放、有杖责、有些地方竟只需交罚金。”

    “这无疑是律法不严之过!所以父皇,儿臣恳请父皇重修大燕律,以开民智!”

    话说至此,姜幼安再次俯首,额头紧抵手背,人虽跪着背脊却躬得笔直,足见其对此事的慎重与坚定。

    姜文弗良久没有说话。方才幼安在大事上没跟他唱反调,他很欣慰,欣慰太子在外游历三年总算开始懂事了。

    然而此刻真正体会到太子的成长,他却忽然有些怅然若失,原来不知不觉间幼安竟已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储君,原来这三年在外游历太子所学到的东西远比他以为的要多,可这也就说明太子这三年在外的的确确吃了不少苦。

    姜文弗便又忍不住心疼,安安是他和永薇最小的孩子,却从一出生就背负上原本不该她承担的责任。

    皇权至尊,九五之路,这是一条天下人趋之若鹜的路,但同样也是一条充满荆棘之路……

    “此事,朕会召顾相入宫商议。”不知过了多久,姜文弗终于沉声应允姜幼安慎重考虑重修大燕律之事,话落又急忙将人扶起:“地上冷,快别跪着了。”

    姜幼安闻言大喜,凤眸中顿时迸发出巨大亮光:“儿臣谢父皇恩典!”

    又道:“对了,肃儿尚未取大名,父皇可要去看看小家伙给他赐个名字?”

    姜文弗今日来东宫本就打了看看小皇孙的主意,闻言立马挥手道:“走,去瞧瞧,朕近日闲来无事的确给小皇孙想过几个名字,但朕一直没见着那孩子长什么样,这名字便一直没定下来。”

    “不过你给孩子取肃儿做小名是何因由?朕听听,也好为小皇孙定下最适宜的名字……”

    “并无特别的因由,儿臣取肃字,正如父皇当年给儿臣取“安”字为名一样,父皇当年希望大燕四境尽早恢复安宁,儿臣则希望他长大以后能肃清外敌、肃清朝野上下不正之风,能让大燕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

    父女两人边说边往东宫后殿走,姜幼安状似平常的解释着为何给孩子取“肃”字为小名,心中却一闪而过萧伍那张熟悉的容颜。

    她已命人将肃儿的身世在长安传扬出去,今后世人只会知晓肃儿是太子外出游历时与一孤苦无依的农女成亲后生下的孩子,而那农女却在生子时不幸难产身亡。

    至于“萧伍”这个人和他的名字,从今往后,将再无人提及。

    第98章

    意外之喜,一丝不安……

    不出所料,次日下朝后东宫门外果然跑来许多求见姜幼安的官员。

    小桂子按吩咐出门劝在外等候的各位大人回去,但无人听他的话,反而一个接一个请他代为传话,求太子殿下召见他们。

    可说是“请”,平常待人彬彬有礼的各位大人却在说话时瞬间将小桂子围了起来,颇有一种他不答应他们的请求就不放他离开的意思,小桂子还是头一回遇见这样的阵势,最后逃回东宫时身上衣裳都不知被谁撕开了道口子。

    东宫前殿,小桂子捂着灌风的衣裳破口满脸委屈,姜幼安垂眸淡淡扫视手中的官员名单,问:“今日义兄可在?”

    小桂子忙松开衣裳破口规规矩矩地垂下双手道:“禀殿下,小顾大人自是在的。”

    姜幼安轻抬凤眸看他:“那这名单上为何没有义兄的名字?”

    小桂子闻言一激灵,噗通跪地:“殿下恕罪,奴以为、以为……”

    “以为义兄不用记在名单上?”姜幼安无奈地摇了摇头,沉声道:“你只需办好孤交待你的差事,至于这名单何人可信、何人不可信,孤自会派人去查,并不会因为他们今日出现在东宫便认为他们是东兴侯党羽,明白吗?”

    小桂子听罢终于明白自己昨夜想了晚上殿下的用意还是想差了,顿时为自己的擅作主张懊悔不已:“是殿下,奴知错了,奴明日定办好殿下的差事。”

    姜幼安淡淡“嗯”一声,摆摆手道:“行了,下去换衣裳罢。”

    小桂子颤声:“谢殿下恩典。”话落,捂着破破烂烂的衣裳满心愧疚的退了出去。

    姜幼安则将手中名单放于公案,提笔蘸墨将其又誊抄了一份,抄完之后,她召来守在殿外的内侍:“去锦盘房外候着,等她醒了便将这份名单交给她,让她夜里再去一趟叶府。”

    内侍应是,恭恭敬敬地接过名单去了后殿。

    而此时,东宫门外还有不少人等着面见太子,其中有东兴侯一党前来劝太子南下庆州之人,当然也有真心为太子着想特地过来劝诫太子千万不要南下之人。

    两拨人互相看不顺眼,此刻正分墙而立激情四射地打着嘴仗。

    顾若泓立守东宫门外,心里默默算着时辰,暗道殿下应当已经派人过来传话了。

    果不其然,这念头刚在脑中响起,东宫大门便“吱吱呀呀”地悄悄打开了条门缝,一个眼生的内侍从门里走出来,看见顾若泓后微微躬身见礼:“小顾大人,太子殿下道‘圣命不可违’,您还是快回吧,在禁足结束之前殿下是不会见您的。”

    这话顾若泓已经听过无数次,只不过从前他听罢之后其实仍抱着将来殿下或许会见他的期许,但今日却在心底暗暗松口气,温和地作揖回礼:“多谢公公传话,既如此,下官今日便不叨扰殿下了。”

    话落,他率先举步离开。

    内侍便又扬声向守在宫墙两侧的人道:“各位大人都请回吧,圣命在上,殿下不敢违命啊,诸位大人若当真想见殿下,恐与其在东宫等着,不如去御书房找圣上求情啊——”

    “这……”宫墙两侧的人瞬间安静下来。

    原本打算劝阻太子莫要心软被人怂恿的臣子放了心,眼见顾若泓已然离去,他们也怒甩袖袍一边斜睨对面官员一边仰着下巴走了。

    而原本打算死赖在东宫不走的官员一时也没了留下来的理由,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