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玛蒂尔达女王》 120-140(第5/23页)
做你的个人爱好,这还在你们的教皇容许的范畴。”
“我所需要的宽容不是我一个所享有的特权的宽容,而是所有人都能安然享受的普遍的宽容,而现在的规则并不能做到这一点,我既已看出规则的不公,我就一定要寻求改变。但要改变基督教世界,我首先需要基督教世界的崇敬和认可,这份能力恰巧是你们能够给我的。你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也需要你们的。”
“我能给你的帮助就是将耶路撒冷还给你,使你能够带着收复圣地的荣耀建立崇高的权威,那你又能帮助我什么?”
“我现在会为您带来水,然后会让您和您的士兵可以平安回到埃及,最后我能让您的帝国以最小的代价保存实力,应付接下来面临的威胁。”他捻起了黑子,却并没有立刻落下,“您的两个儿子并不团结,否则您也不会在七十高龄时亲自出征,持续的战争会持续削弱您的帝国,使之引起第三者的觊觎。”
“而若耶路撒冷仍保留在撒拉森人之手,教皇就不会停止发起十字军,下一次,来到东方的十字军未必还会有争取和平的意愿,他们只会以更甚一筹的狂热和激进为他们认为的荣耀战斗,甚至不需等待下一次,如果两次和平的努力都宣告失败,现有的身在东方的军队就会倾向于以暴力的形式攻下耶路撒冷,不论这个结果有多么令我们痛苦。与其拆毁耶路撒冷的城墙,让基督徒和撒拉森人都流干最后一滴血,不如趁着这次机会将它交给我们,我们会保护所有人,基督徒,撒拉森人,乃至突厥人和犹太人。”
他看着他,望着那样的目光,又有什么久远的记忆被唤醒了,苏丹忽然笑了笑,他提醒道:“这个结果未必会让你的教皇满意。”
“只要朝圣者高兴就好。”腓特烈也笑了,“教皇一生都不会离开罗马,而朝圣者总是在东方的土地上奔波,在耶路撒冷,活人的性命永远比教皇的谕令珍贵,不论是撒拉森人,还是基督徒。那么,苏丹,您认为这局棋还需要再下下去吗?”
苏丹摇摇头,他没有再落子,而是按响了钟。
和局。 ,
谈判持续了两天两夜,直到第三天傍晚,玛蒂尔达才看到腓特烈从苏丹的阵营中出来。“恭喜你,陛下。”他对她说,递给她一份新拟好的条约,“现在,耶路撒冷属于你了。”
第125章 大结局“那你愿意和我一起对抗这个世……
在磋商后的和平协议中,除了归还耶路撒冷城,阿尤布王朝还需要承认十字军对雅法到亚实基伦的重要海岸线的占有结果,撤出西奈半岛,并归还通往耶路撒冷和拿撒勒古老的朝圣大道,任何撒拉森人都不允许武装进入城市和大道,但他们可以不受阻碍地从事其宗教活动,欧麦尔清真寺和耶路撒冷的寺院区在撒拉森人监视下并留给他们,此外,释放所有基督徒战俘和被扣押的朝圣者,从即日起停火十年零五个月又四十天,另外,当一方受到第三方进攻时,另一方严守中立。
这份和约意味着哈丁战役后残破的耶路撒冷王国拿回了它曾经的全部疆域,甚至比曾经最鼎盛时还要多,各种意义上,这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如果忽略十字军并没能得以瓜分耶路撒冷的战利品的话。
“我曾在这里和你父亲签署和约。”耶路撒冷的城墙外,年迈的苏丹忽然对玛蒂尔达说,他的脸被头巾包裹,被风沙遮挡,但双目仍然深邃,他用一种慨然的语气说,“我的兄长曾经庆幸德意志的腓特烈一世未能来到圣地,但你父亲最终带来的恐怖远超我们曾经对腓特烈一世的预想,不过,尽管我们十分敬佩理查国王的英勇,但我们不会为他心甘情愿地交出耶路撒冷,我们会心心念念夺回它。”
“你父亲曾经和我哥哥约定再战,但最终他们都没有履约,不过,比起棋逢对手的交战带来的佳话,持续的和平才是真正珍贵的事物,教派之间的偏见和差异根深蒂固,但只要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存在会对我们的臣民造成伤害,我们就应该改变这一点,我已经年老,但你们还来得及去做。”他深吸一口气,看向腓特烈,后者也正看着他,对他回以笑容,“基督徒可能崇拜勇敢的战士,也可能吹捧虔诚的教徒,但这两者都不及你的丈夫杰出,他不驯服于任何既有的规则,他是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人物。他说他顺从你,被你驱使,那我相信你们应当是有着共同的志向的,我很期待你们会怎样改变这个世界,但我只能看到第一步。”
“世界已经发生改变了。”玛蒂尔达说,萨法丁苏丹笑了笑,而随后,卡米勒王子走上前,他递给她一把剑,“还给你。”他说,“这是你父亲的剑。”
那把剑是诺曼人的工艺,并且有着安茹家族的纹章,她盯着那把剑,有些恍惚道:“为什么你会有我父亲的剑?”
“这是您父亲赠予我的礼物,二十年前,也是在这个地方,他曾册封我为骑士,我很高兴我曾经被基督教世界最英勇的战士认可,我曾经期待过他能够再回到耶路撒冷,我渴望在战场上见识他的风采而非躲在营帐中。请收下这份礼物吧,我想对于一位敬爱父亲的女儿而言,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谢谢你,但我父亲并没有留恋他曾经在耶路撒冷立下的功绩,他说那是一场盛大的游行,但结束时只剩下一地荒芜。即便命运给予他再次回到耶路撒冷的机会,他也不会再为上帝战斗。”
“这样的评价对他而言太过苛刻,他还是留下了许多无形的财产,比如他的外甥,再比如您,他没有回到耶路撒冷,但您回来了。”
“他说他会带我回到耶路撒冷,但最后是我一个人来的。”玛蒂尔达说,她从卡米勒手中接过那把剑,“是的,我曾经不明
白我父亲的心愿,但我现在明白了,他曾经想做的事,他期待我做的事。”
他需要令整个天主教世界匍匐的功绩,从而才可以无视教皇的权威,去做他真正应该做的事情,他所要做的便是同一切的偏见和既有的规则战斗,那她呢,在明白了父亲想要带她回到耶路撒冷的初衷后,她也准备好像父亲一样战斗吗?
苏丹和王子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耶路撒冷的城墙外,她抱着那把剑,剑柄上曾经有父亲的体温,冥冥之中,她仿佛能够察觉到父亲的灵魂正拥抱着她,但最终所有纷杂的回忆和情感都消散于风中。 ,
不论这个结果是否令所有人满意,至少玛蒂尔达践行了对伊莎贝拉公主的承诺,在耶路撒冷加冕她为女王,1214年3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耶路撒冷正式举行了入城仪式,国王和女王骑着雪白的骏马,由棕榈树枝开道,接受了人群的欢呼和簇拥,紧接着,他们来到圣墓大教堂,参加伊莎贝拉二世女王的加冕仪式。
虽然女王的父亲尚在人世,但鉴于他的法兰克背景和此前曾和博韦主教来往过密的事实,他被排斥在了王国政权之外,而玛蒂尔达也没有将王国政权交给伊贝林家族,而是委托给了塞浦路斯的吕西尼昂家族和条顿骑士团,并且由她从西欧带来的愿意留在耶路撒冷的部分小贵族和骑士来主管一些重要地区的税收。
在外部的威胁已经平定的前提下,内部的斗争当然是有必要的,苏丹给了她收复圣城的巨大威望,整肃这些耶路撒冷本土贵族只是第一步。不论他们内心有多么不满,只要他们还在小女王的加冕仪式上,还记得他们脚下的土地是已经有十几年未被基督徒统治的耶路撒冷,他们就不能在此时质疑女王的安排,没有女王,他们根本没有踏入耶路撒冷的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