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068章 方向(第2/3页)
段落,她才开口,引导了另一个话题,有一件事,还没来得及向陛下禀报,现在倒突然想起来了。世家捐赠的图书,都已经陆续被收入藏书馆中了。
这么快?贺星回有些吃惊。
各家都派了人手帮忙,我们要做的只是登记造册,将图书入库。陆裳笑道,陛下放心,京城这些世家,谁家里有什么好书,我都记着呢,一本都没少。
贺星回不由笑了起来,好。
既然书已经入库,我想着,也可以开始着手编书的事了。陆裳又道,只是要编一本什么样的书,却始终没有头绪。不知陛下有什么提议?
阿喜不无吃惊地看了她一眼。陆裳有多要强,她这段时间已经无数次领会过了。交给她的事,她宁可自己发愁到天天失眠,也不愿意对外求助,因为一旦求助,就不再只是自己的力量了,有作弊的嫌疑。
但现在,她居然主动问了陛下的建议?
此事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出来也有一会儿了,要不回去再贺星回想了想,道,宵夜也该准备好了。
于是她们就回了凤仪宫。贺星回让人把桌子摆在了廊下,小厨房的人很快就将宵夜送来了。
真天的夜晚,当然是一碗冰镇过的甜汤最能抚慰人的情绪,饮一口,凉意便能浸透肺腑,让人由衷地放松舒展下来。贺星回合着马蹄银耳莲子羹,思绪忍不住飘远了一瞬。
即便是在古代,大部分时候,她的口腹之欲还是能够被满足的。不过偶尔有些时候,也难免令人遗憾,这是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很多舶来的物种还没有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特别是原产美洲的那些好东西,估计要等什么时候大越的造船技术更进一步,才能前往探索。
那个太远,暂时不去考虑,不过回头有空了,还是可以将这片土地上没有被发现的本土美食发掘一下的。
以往在庆州的时候,做这些不方便,派人出去到处搜集物资也容易引起旁人的注意和警惕。不过现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倒是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了。
不过还是要从长计议,在这个以天下奉养一人的时代,送到她面前的都是贡品,那就不是件小事了。
神游片刻,糖水喝了一半,贺星回才回过神来,对陆裳道,你有什么想法?
陆裳道,我想,可以先招揽天下名医,编一套可以推而广之的医书。
虽然她的终极目标是掌控经书的释义权,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观念,让自己的主张成为显学。但很显然,上来就编一本解释经书的书籍,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她的释义不会有人赞同,说不定反而会让天下的读书人都警惕起来,群起而攻之。
所以,先从其他方向入手,编一些不那么敏感的书籍,确立起秘书省的权威,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这又是秘书省的第一个大动作,如果只是编一本没什么特色的书,肯定不会有太大的反响,所以思来想去,陆裳觉得可以从专业类的书籍下手。
医书会成为第一选择,是因为这个专业最容易被注意到。毕竟人人都会生病,病了就要看大夫。若是能编一本刊行天下的医书,自然会引起无数注意。而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也不会有人站出来反对,秘书省由女性领导这件事就会被弱化。
之后再如法炮制,编第二本第三本,直到有一天,秘书省刊行的书成为各行各业的经典,被所有人认可,就可以开始着手最后那件事了。
不过,就像贺星回也会担忧自己接下要做的事一样,陆裳虽然已经有了选择,但并没有十足的自信。
医书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贺星回点头。古人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可见医术-道,在读书人之中,还是颇受推崇的,但是又不会像诗书经文那样,触动这些文人们敏感的神经,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陆裳眼睛一亮,陛下也觉得可行?
自然可行。贺星回道,不过想要编一本能够刊行天下的医书,恐怕并非易事。&039;&039;
因为它和其他的传统学科截然不同,是需要大量实践和检测的。某个病该用什么方子,即便在大夫之中,也未必有统一的答案,必须要有一个辩证真伪和效果的过程。如此一来,其中很多内容都会变得有争议,固然能引人注目,但想要服众就难了。
陆裳若有所思地点头,正要说话,春来突然开口了,编书是怎么回事?
她这个秘书省的主官怎么不知道?
阿喜闻言,不由有些紧张,忍不住转头去看陆裳的表情。这件事她是知道的,陆裳当时说,这是需要几十年之功才能做成的事,说得太多,反而容易让其他人失望。所以这事一直没有被正式提出来,耽搁到现在,都忘了其他人还不知道了。
陆裳倒是很镇定,秘书省设立之初,便是为了掌管天下图书,有编纂、修订和校对的职能。既然有这样的权力,我们自然不能放弃。不过这事,不能光明正大地说。
春来若有所思地点头,这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也是她不会想到的。
贺星回身边本来就有不少女官,将陆裳等人招进来,自然不是为了让她们掌管案牍的工作。这-点,春来之前就已经有所体会,但现在才觉得,世家出身的女子,的确与一般人不同。
要说心里没有失落,是不可能的。但陛下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了,手下也需要更多可用之人。在庆州的时候,有她们就够了,现在,许多事自然要交给别人去做。
她想了想,对贺星回道,还有一个秘书丞的位置空着,不如就将陆裳提拔上来,让她负责编书之事?
现在还不是时候。贺星回摇头,等第一本书出来了再说吧。
她说着,转头看向陆裳和阿喜,你们还有别的想法吗?
医书会有争议,那编一本药经呢?阿喜说,记录所有可用的药材,写明它们的性状和用途,不仅大夫用药的时候可以参考,普通人也可以跟着学一些。
大部分人生了病,都知道要请大夫。可是在民间,很多时候,普通人其实是请不起大夫,也抓不起药的。生了病,就只能自己捱着。
若是有一本书能教他们辨识药草,岂不是又多了一点希望么?
这么想着,她还补充了一句,文字描述会有误解,还可以把药材的长相画成图像。
那就更是一项大工程了,要派人到全国各地去寻找和记录药材。陆裳说,比召集大夫整理他们手里的药方更难,说不定一二十年都编不成。
当然这提议不是不好,也不是不能做,但是眼下秘书省就这么几个人,这个题目太大了。
医书和药经都先记着吧,等到以后腾出手了,这些都可以做。贺星回道,眼下这第一本书,我倒是有一个提议,与其打磨那些专业性太高的书籍,不如编一本启蒙书。
陆裳猛地坐直了,我怎么没想到?
这个时候,市面上还没有流通的启蒙书,世家内部,长辈们在给晚辈启蒙的时候,倒是会自己整理一些内容,不过也不成册,都是想到哪里就教到哪里,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若是能编一本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