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040章 春日(第2/3页)
然,你的难处我也知道,我这里有一个暂时的办法,虽然不能多用,但可以解燃眉之急。
求殿下赐教!严文渊又惊又喜,感觉自己就像是那媳妇终于熬成了婆,一时间天都更亮了。
贺星回道,别急着高兴,此事你未必肯。
严文渊本来想拍着胸脯打包票,但想到贺星回的不可捉摸的行事风格,又谨慎地道,殿下先说说看。
庆州的商人们可以赊一批货给你,出手之后付清款项,赚到的都可以入库。贺星回道,你可愿意?
这…….严文渊总算知道为什么贺星回说他未必肯了。
他一个世家子弟,能拉下来在贺星回和同僚面前哭穷是一回事,但是跑去贩卖货物,又是另一回事。世家不是没有经商的,但那都是叫手下的人出面,他自己去干,不是给自己的出身抹黑么?再说他还是朝廷官员,这就更不像话了,那叫与民争利。
事情就是这样,你回去考虑一下吧。贺星回摆摆手,让他下去。
严文渊确实拿不定主意,但他也没走,依旧站在角落里,听贺星回跟礼部的官员商议考试的事。
今天要议的,是考试场地。
往年几乎只有世家子弟参加考试,也有一二百人,好在考试是淘汰制,没考好的就直接刷下去,不用进入下一轮,京兆的公房勉强够用。可是今年允许寒门士子参加考试,人数只怕会增加不少。
虽然说寒门子弟数量少,但是这么多年累积的人数,必然相当可观。第一轮的题目不难,他们大都读了十几年几十年的书,应该会有不少人通过。而且据说这一次的科举改革,也带动了世家子弟的积极性,很多原本不急着参加考试的人,也都决定今年就考。这样他们可以占据更多名额,保持绝对优势。
目前估算可能会有三百多人参加考试,京兆那边就装不下了。
而且礼部也有自己的想法,总是借用别人的公房,终归是不那么方便的。以前科举考试只是吏部下属的考功司负责,不太受重视,也不可能弄出太大的阵仗,只能借用。如今由礼部来负责,想要办得更出彩,就要有自己的考试场地。
划一块地皮出来,对贺星回而言并不难,京城虽然人多地贵,但是朝廷手里还是捏着不少好地方的。难的是在这块地皮上,建造出能够容纳四百人的考场,还要兼顾各种功能。
其实这种事,应该一上来就办的,之所以拖到今天,完全是因为——国库没钱。
严文渊旁听到这里,猛地惊醒过来,终于意识到贺星回今天肯松口给自己想办法的原因。根本不是因为心疼他这段时间的奔波,而是因为她有要用钱的地方了!
严尚书∶.….就很气。
但是好像也没有什么办法。
不但没有办法,而且他已经意识到,自己除了接受之外,根本没有第二个选择。
现在的逻辑是这样,皇后想用钱,他没有钱,皇后给他想了个办法赚钱。要是不接受,就没有钱给她用,但他却不能用没有钱作为理由拒绝她,因为她已经想到了赚钱的办法。
除非自己倾家荡产填上这笔亏空,否则只能走她安排的路。
罢了,严尚书安慰自己,为了筹钱,他什么办法没想过?要债都要过了,如今不过是贩货………其实以前他也不是不想经商贩卖,只是手头没有货物。最艰难的时候,严尚书连看库里存的那些仪仗、车马、器具的时候眼睛都是红的,毕竟这些东西都很值钱。
如此这般,严文渊很快就想通了,在贺星回让礼部的官员去找工部商议建造考棚之事时,他就主动站出来,同意了贺星回之前的提议。
他一边跟贺星回说话,一边盘算起自己手下可用之人。
其他人是不能指望了,都是世家出身,倒是那些书吏,说不定可以用一用。唉,也不知道范一通擅不擅长做买卖……不过做生意的人一贯伶牙俐齿、能说会道,想来其中的道理也是共通的。
等他一走,贺星回就对陈昌道,户部这笔钱放不了太久,你们尽快做出方案,把程序走完。眼看生员都已经快到了,考棚还没有搭起来,像什么话?
陈昌心领神会,答应了就要走,又被贺星回叫住。
对了,今日出来赏花,我才想起一件事。听闻京中有进士及第之后遍游名园,摘取名花的风俗?贺星回问。
是,先帝在的时候兴起来的。陈昌不太明白贺星回的意思,小心翼翼地回答。
贺星回眉头一挑,这么说,以前都是叶家的花园拔得头筹了?
是,叶家的凝晖园,是京中最有名的花园。
贺星回听到这里,笑了,我还以为,京中最有名的花园,该是咱们眼前的御苑才是。
这…….陈昌头皮都要炸了,皇家御苑,外人不能得见,自然也不知其风采。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见识一下吧。贺星回说,以后进士放榜,就让他们到御花园里来游览一番,摘取名花,说出去,也是陛下对新科进士的恩宠。
果然!陈昌已经快维持不住脸上平静的表情了,他可以理解贺星回的意思。既然有这个风俗,与其让进士们去给世家的花园扬名,不如直接让人到御花园来摘花。
道理他都懂,可这是皇宫内苑啊!距离帝后和嫔妃的住处太近,就连他们这些臣子,其实也很少来,怎么能轻易让外人踏足?
但是吧,过往的经验已经让陈昌知道,当贺星回开口说一件事的时候,最好不要跟她硬顶着。
他忍不住抬手擦了一把汗,这个嘛.……
又是不合规矩?贺星回问。
陈昌讪讪一笑,主要是人多眼杂,怕有什么不妥当之处。&039;&039;
正因为人多,才没什么要紧。贺星回道,这御花园虽大,但是几十上百人涌入其中,彼此之间一览无余。莫说嫔妃们会避开这一日,不过来打扰,就是真的来了,又能出什么事?
这话大概也只有她敢说了。
不过这个时候,男女大防还没有那么严重。先帝时,还经常让叶贵妃出席一些不那么重视的宫宴,与群臣宴饮呢。
这时,贺星回又说,进士前十人之中,取其中风姿仪容气度最佳者,位列第三,就叫探花郎,陈卿以为如何?
算是她奇怪的执念吧,毕竟探花这个名词,在后世的各种创作之中,苏起来可是比状元都厉害。譬如小李飞刀就是探花郎出身,光是这个身份,就足以令人对他的容貌浮想联翩了。这样优秀的创作素材,必须保留。
陈昌听到这话,哪里还顾得上进士们来御花园摘花合不合适?
诚然,自来朝廷选官,都以身言书判四项为标准,这身姿仪容位列第一项,乃是考察之要。毕竟官员代表的是朝廷的形象,也不能太难看了不是?尤其是在世家主政的这些年里,这种风气愈发兴盛。
可是这话从贺星回的嘴里说出来,就叫人十分不安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陈大人的错觉,总觉得她那个语气,就像是选妃似的。
她可是个女子!
这.…这万一要是真的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