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37章 第037章瞿英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37章 第037章瞿英(第2/3页)

是当韩青感觉到对朝政有心无力时,他会回想起少年时代的意气风发,然后忍不住幻想,若是瞿放没有辞官,瞿英留在朝中,现在又会是什么情形?

    万万想不到,这个幻想竟然有成真的一日。

    韩青今日面见贺星回,除了交出投名状之外,也是想跟她商量一下吏部尚书的人选。这个位置非常重要,既然腾出来的,当然最好是信得过的人上去。可是推上去的人若是不能服众,恐怕又平生波折。

    看到瞿英,韩青就知道自己是白担心了。

    不要说是吏部尚书,便是自己这个中书令让给他,都没人能挑出什么毛病。

    当然了,能凭借名望坐上这个位置是一回事,能不能坐稳,让下面的人信服,又是另一回事。

    可是对瞿英来说,当年草创之际,什么样的难题没有遇到过?跟世家出身的韩青比起来,他作风大胆、思绪跳脱,总有意想不到的办法。这也是韩青念念不忘,总是会回忆起他的原因∶遇到自己觉得棘手的问题,他会忍不住想,如果是瞿英在这里,他应该有办法吧?

    这时,瞿英也注意到了他的视线,笑着走了过来,朝他深深一礼,一别经年,见韩兄依旧龙马精神,吾心甚慰。

    瞿兄才是吧。韩青打量着他,我记得你只比我小两岁,怎么如今看着倒像是小了十岁。

    瞿英开心地笑了起来,因为我不操心。

    没有一天不在操心的韩青∶…

    贺星回听到这对话,便跟着笑道,令公为朝事清减憔悴,是我之过。这不是赶紧将诸位都请来,为令公分忧吗?

    吾等惭愧。几人连忙说。

    借着这个话头,他们便也跟韩青也寒暄起来。韩青知道贺星回这是有意让自己试一试他们的才能,便将话题引导了朝政上,挑一些不太紧要的事务来考察他们。

    瞿英当然是不需要考察的,就跟庾兰泽和贺星回到屋里去说话,把外面的地方留给他们。

    才一落座,瞿英就道,殿下行事这般锋芒毕露,难道就不担心吗?

    贺星回反问,我一个女人,站在朝堂上,什么都不做就很扎眼,还怕锋芒毕露吗?我只怕锋芒不够,震慑不住蠢蠢欲动之人。

    瞿英抚掌大笑,当年家父也曾问过高祖皇帝同样的问题,殿下可知高祖是如何作答的?不等贺星回回答,他就迫不及待地揭晓了谜底,高祖皇帝说,我一个造反的,怕什么锋芒毕露?由此观之,殿下颇有高祖皇帝遗风啊!

    先生说笑了,我怎敢与高祖皇帝比肩?贺星回连忙摆手。

    她常常觉得现在的局面很难,但其实,她的开局已经很好了。如果是身在乱世,一个女人想要从无到有做成一番事业,必然要历经无数磨难,绝不可能像她这样轻松。

    贺星回当然没有见过高祖皇帝,倒是成婚之后见过太宗几次,那位陛下已经是龙章凤姿、威严天成,据说也只像了他的父亲八成。

    开国皇帝的底气、心胸和能力,非常人能及也。

    非也!瞿英对她的评价却很高,能打天下的人,几百年总能出一个。似殿下这般能治理天下之人,却只能等待天赐。殿下若是过分谦虚,我倒要看低你了。

    也就是房间里只有三人,另外一个庾兰泽也是个什么话都敢说的,他这一番几乎称得上大逆不道的话,才没有引起什么震惊。

    贺星回觉得这话有点意思,不由坐直了一些,问,先生此话怎讲?

    在主流的思想里,打天下才是最难的,做个守成之君不难。瞿英这番话,似乎完全颠覆了这种说法。

    但瞿英立刻又反驳了这一点,我说的不是一般的守成之君,以那个为标准,那治理天下确实不难。先帝不也安安稳稳做了二十年的太平君主吗?

    贺星回听得暗暗心惊,几乎要以为自己的老底被人揭了。

    瞿英却是话锋一转,殿下可知,当年家父为何辞官不就,一心归隐田园?

    不是因为老先生淡泊名利,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贺星回笑道。

    瞿英听见她这话,也笑了,你要是再年长几岁就好了,我爹一定喜欢你,太会说话了。——功名利禄,世上谁人能真正看穿呢?若果真如此,我今日也不会在这里了。当年家父之所以辞官,只是因为看清了眼前的那一团乱麻,他解不了。

    打天下的时候,大家心向一件事,劲往一处使,即便有些什么龈晤,那也是公心大于私心,因为知道都还没到摘果子的时候呢,闹起来没什么好处,所以都能按捺住私欲。

    可是到了建国称帝,论功行赏的时候,这种表面的和平就很难维持住了。

    大家都觉得自己功劳大,都觉得自己应该多分一份,可是蛋糕就这么大,每个人都要有一份,这中间的取舍、平衡太难了,不管怎么做都总有人会不满意的。

    不满意,就会生乱子。

    可以说,在大越建国的前二十年里,高祖和太宗两代君主,不是在打仗收复国土,就是在给朝臣们拉架,拉着拉着,朝臣们发现拉帮结派更有优势,于是就成了势力。势一大,就不是那么好压下去的了。

    也亏得是太宗皇帝算是半个开国之君,威望极重,在生了一场大病之后,不能外出征战,反而稳定住了朝堂,没有闹出大乱子。

    可惜他又没有一个好的继承人,先帝太过平庸,即便规行矩步,半点不敢更改亲爹的各种政策,朝廷还是在内耗之中,慢慢走上了下坡路。

    瞿放是个很骄傲的人,他已经看到了这一天,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难题,索性就先退一步。

    事实证明,这个做法是很有远见的,如若不然,今天瞿英也应该是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一员,而不是坐在这里犀利地剖析这一切。

    韩青觉得自己不能力挽狂澜,是因为他能力不足,但在瞿英看来,不过因为他是局中之人。

    贺星回不得不承认,聪明人说话太让人舒服了。

    瞿英看似从头到尾都在客观地分析局势,但她总觉得他是在不着痕迹地恭维她∶毕竟这件事,连高祖和太宗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都办不到,连瞿放这位传奇人物都望而生畏,但她却似乎要做到了,怎能不让人飘飘然?

    要不是她知道自己的斤两,更知道自己的依仗,这会儿恐怕已经落入瞿英的节奏之中了。

    但现在贺星回只觉得自己似乎被对方高高地架起来,下一步就该点火了。她笑了笑,神色如常地道,我听先生一席话,当真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依我看,先生便是那个能助我破局之人了。

    殿下尽管不承认。瞿英不慌不忙,但当下,能拨弄局势,让世家受阻之人,唯有一人。时也,势也,命也,殿下应该明白,身处这个位置,不进则退。

    这最后四个字,终于让贺星回脸上的表情严肃起来。

    但她还是十分诚恳地道,其实至今为止,我虽然有所计划,但也不过是想避免更多的纷争、更大的牺牲。若能略尽绵薄之力,使百姓安居乐业,不受战乱、流离、压迫之苦,能有读书进学、兴家报国的机会,于愿足矣。

    瞿英忍不住失笑,殿下以为自己这个愿望很小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