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60-70(第21/32页)

迷信了一回,将吊坠挂在太后送的石榴石璎珞上天天佩戴。

    宫里都在传,太子妃想怀孕想疯了,把求子唐卡明晃晃挂在脖子上到处招摇。

    “宫里的妃嫔谁不想生孩子,凭什么议论太子妃?”太后身边的心腹宫女最近听说了一些事,忍不住在太后跟前念叨。

    太后仍旧笑呵呵的:“她们议论不议论什么打紧,太子妃又不住在东西六宫。求子的唐卡是皇上赏的,太子妃戴出来就对了。宫里最重要的,从来不是后宫里那些长舌妇,而是皇上,是圣心。”

    生孩子这事谁也说不准,但皇上赏了东西,总要戴出来表表决心。

    决心表出来,让皇上看见,这才最要紧。

    胤礽最近也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心疼得不行,晚上抱着石静哄她:“咱们都还年轻,生孩子的事不急,等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该有的都会有。”

    “若是没有,就把大哥儿记在我名下吧。”石静喜欢那个孩子,那孩子也跟她亲,如果摆脱不了既定的命运轨迹,这样做也是个法子。

    但这个法子有风险。

    历史上,大哥儿在八岁那年夭折。

    石静是穿越者,可在金手指不明显的情况下,改变人的命运已经是能力的极限,并不能决定生死。

    就像太皇太后病逝,她的祖母和额娘病逝,石静做过不少努力,到头来该怎样还怎样。

    她能做的,便是将大哥儿接出撷芳殿,或者交给苏麻喇姑抚养,或者带在自己身边,通过改变生活轨迹,尽可能规避一些风险,从而延长寿命。

    胤礽将人搂在怀里,细细摩挲她后背:“才一年多而已,说什么丧气话。我有预感,我们会有很多孩子。”

    石静“噗嗤”笑了:“谁要给你生很多孩子。”

    本以为胤礽会反驳,却听他道:“生孩子太危险,有一个儿子足够了。”

    好吧,人家确实有皇位要继承,提出生儿子的要求并不过分。

    气氛有些沉重,胤礽很快换了一个话题:“六年前皇上御驾亲征,给我和四妃都带了土仪,还附有书信,让人亲自送到手上。”

    “六年后,我和四妃统统失宠,只你一个得了皇上的赏赐。”说到最后有些酸。

    石静睁大眼睛:“刘佳氏生下五阿哥的庶长子,可喜可贺,皇上没有给宜妃和刘佳氏赏赐吗?”

    胤礽摇头:“刘佳氏不够格,宜妃的……确实没有。”

    “难怪最近都在议论我,原来是嫉妒吗?”石静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我都嫉妒了,更不要说后宫里那些人。”

    胤礽半开玩笑,心中却道,青蒿粉换回了洋人最先进的枪炮,几个回合下来把对面轰得溃不成军,听说噶尔丹都被炸死了。王师大获全胜,从此扫平漠北,蒙古全境归附。

    六年前皇上与噶尔丹及其背后的支持者沙俄交手,虽然赢了,却是惨胜,损失颇多。

    这一次御驾亲征大获全胜的同时,伤亡

    却很小。

    与枪炮升级有关,也离不开青霉粉的加持。

    又赶上掌珠送去了五阿哥庶长子平安降生的消息,龙颜大悦之下,赏赐是必然的。

    大约为了表示对掌珠的重视,皇上只给了她一个人赏赐。

    唐卡是催生的意思没错,但独一份的圣心,是什么都买不来的。

    有了这一次足以打开西北格局的助攻,别说掌珠只是晚一点生儿子,便是当真生不出儿子,皇上也不会动摇她太子妃的位置,该给的体面都会有。

    反倒是自己沾了掌珠的光,把从前莫名其妙弄丢的圣心又找了回来。皇上派人给他带信,让他盯着户部,说国库欠款追回多少就给河道总督府划拨多少。

    可据胤礽所知,大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的差事办得并不顺利,到如今连个零头都没催缴上来。

    不但差事没有进展,三人之间还有了罅隙。

    大阿哥把差事甩给四阿哥,四阿哥跟大阿哥打太极,说大阿哥是主理,他是协理,不能本末倒置。

    四阿哥不买大阿哥的面子,大阿哥训斥了他一顿又将差事甩给八阿哥。

    八阿哥才刚刚上朝站班,状况都没摸清楚就被大阿哥赶鸭子上架,人没少得罪,欠款却没追回多少。

    等皇上回来问结果,还有的扯皮呢。

    胤礽不介意在这时候加把火,天天派人到户部坐镇,又是写公函,又是口头催,又是请大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吃饭,将声势闹得很大,压力给足。

    让所有人都知道,汛期在即,河道总督府等着银子加固堤坝呢。

    秋风送爽,王师奏凯于九月还朝,等皇上回宫,正好赶上小选。

    宫里没有皇后,也没有皇贵妃和贵妃,小选照例由四妃主持。

    看着小选名单上宝珠的名字,石静冷笑。罢了,想来就来吧,省得总埋怨自己挡了她的上进之路。

    太后看见石家姑娘的名字也很意外,问石静:“这个石贞是你什么人啊?”

    石静实话实说:“是我堂妹。”

    “出了五服没有?”太后蹙眉。

    “没有,是我二叔的嫡长女。”石静就事论事,半点为宝珠开脱的意思也无。

    京城的高门分两种,一种是勋贵人家,一种是官宦人家。勋贵靠出身,官宦靠科举。勋贵世代与皇室联姻,嫁进宫多做正室,比如元后赫舍里氏,孝昭皇后钮祜禄氏,孝懿皇后佟佳氏,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还有今年初才病逝的平妃赫舍里氏。

    兜兜转转不出勋贵圈。

    虽然温僖贵妃和平妃不是正室,那也是按照正室接班人来培养的,只不过康熙皇帝不再册立皇后而已。

    官宦人家的女儿进宫多做妃妾,无论多得宠,生多少儿子,别说皇后,便是贵妃之位都很难混到。

    石家,满姓瓜尔佳氏,连续两代与爱新觉罗氏联姻,是标准的勋贵人家。

    在太后的印象里,勋贵人家嫡出的姑娘参加小选,便是自降身份,不够尊重。

    “你堂妹年纪也不小了,为何不参加大选?”太后眼睛花了,将小选名单拉远了才看清年岁。

    石静苦笑:“被撂了牌子。”

    太后眉心蹙得更紧,性味索然地将小选名单扔在案几上:“被撂牌子说明不合适进宫,为何又来参加小选?”

    吃相也太难看了。

    石静耐心给太后解释:“可能觉得是我挡了她的路。”

    宝珠参加大选的时候,石静早被内定了。按照宫里不成文的规矩,宝珠不可能进宫伺候皇上,也不可能被指给某个皇子做福晋。

    太后深谙其道,却不以为然:“宫里有什么好,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

    婚姻是座围城,皇宫不过是把围城具象化了。

    石静点头,客观评价宝珠:“我二叔只有她这一个女儿,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从小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