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 80-9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 80-90(第2/17页)

不可磨灭的印记。

    2016年,国际上出版了一本备受瞩目的畅销书《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书中收录了王贞仪的故事,她的名字与居里夫人同列。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不朽的名字。

    她是放射化学和放射物理学的先驱者,被誉为“镭的母亲”,一生两次荣获诺贝尔奖,是女性科学家中唯一得此殊荣者。】

    【近现代学者蒋国榜曾为《德风亭集》作跋说:“德卿于书,无所不窥,工诗古人辞,尤精天算,贯通中西,自古才女如谢道蕴、左芬之属能为诗矣,未闻其能文章,曹大家续汉史矣,宋宣文传周官矣,未闻其通天算。德卿以一人兼之,可不谓彤管之杓魁青闺之收并乎?”

    王贞仪学贯中西、思想先进,把短暂的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热爱的科学事业,以清朝最出色的女科学家之名为世人所铭记,鼓励了现代诸多女性。

    正如明珠无法蒙尘,功绩无法冠上他人姓名,她的身影与居里夫人一样立于世界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诺贝尔奖!化学和物理双重领域!

    人们睁大了眼睛。

    屠呦呦女士发明了拯救亿万人的青蒿素药物,才获得一项诺贝尔医学奖,这位居里夫人到底有多厉害才能获得两项诺贝尔啊!

    不过,他们华夏儿女的成就也不比对方逊色!

    人们注视着王贞仪画像上的女科学家称号,骄傲之情油然而生。

    宋朝。

    年老的面孔焕发生气,李清照的身体像是重新注入了力量。

    “才藻非女子事?大谬不然!”

    孙家小女子不愿拜她为师,跟随她读书习字,背后总有千千万万个女子愿意。

    她们渴望知识的滋养,渴望打破伦理加诸于她们身上的束缚,即使现在没有任何人能理解她,那又何妨?她可以像王贞仪一样,书写下保留自己思想的诗书篇章,流传至后世,总会有同路人继承她的思想,荡起双桨。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借助狂风的力量,让她的小船乘风破浪,粉碎世间一切阻碍吧!

    清朝。

    王母猛地摇头,不行,姓詹的穷鬼一个,女儿嫁过去才几年就活活累死了。

    绝不能嫁!

    见王贞仪看得认真,王母心惊胆颤:“仪儿别看了,男子长得再好看也不能当饭吃!”

    “娘,你想什么乱七八糟的呢。”王贞仪哭笑不得:“我什么时候说我在看詹枚了。”

    她凝视的一直都是她自己。

    王母尴尬:“那你对詹秀才是怎么想的?”

    毕竟按照原来的轨迹,王贞仪会嫁给詹枚,而且小夫妻俩有共同语言,她看上去挺喜欢对方。

    王贞仪轻轻摇头:“我知晓了未来,就一定要过重复的人生吗?”

    婚后写下的《德风文集》,她现在就能动笔,不仅是写文集,她还能借助她因天幕传扬的名气办私塾,收女弟子读书,扩大社会影响,为国家栽培更多的科学人才。

    西方科技发展得飞快,他们已经落后一大截,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

    王贞仪目光炯炯道:“娘,女儿想学习居里夫人,做清朝的科学先驱,教学生、造大炮,打得侵略者再不敢犯我国家领土。”

    王母哑然。

    她默然看着王贞仪,忽然意识到,对面是与她血脉相连的女儿,也是后人传颂的启明星。

    仪儿才华出众,勇敢的思想使她得到后人推崇,而她一厢情愿,从未站在过王贞仪的角度去思考。

    王母深吸一口气,眼角有些发酸:“好,去做吧,娘支持你。”

    她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不能拦着女儿进步。

    【从春秋时期的墨子,东汉的张衡,到南北朝的祖冲之,再到唐朝的僧一行,清朝的王贞仪

    他们仰望星空,漫漫求索,为人类飞跃地球开拓出一条坚实前路。】

    诸天遍地,一颗接一颗标注着人名的星辰亮了起来,耀眼的光芒,照亮茫茫黑夜。

    【这就是

    人类群星闪耀时。】

    第82章 墨家与发明篇30探月工程——“嫦娥……

    漫天星辰在夜空连接出美丽的奇观,时间都仿佛因此停顿。

    人们对天空中的星星已经司空见惯,望着夜空中闪亮的明星,这一次却有不同的感受。

    星辰不止是星辰,更是千百年后,后代子孙纪念他们的心意,银河闪烁,浪漫不死,华夏儿女始终记得先辈为他们做过的一切。

    想到这里,他们心里涌现出一股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真美啊。”

    汤若望感慨道,他出生德国,以耶稣会传教士的身份来中国传教,历经明末清初两个朝代,传播了众多西方科学知识,现今奉康熙之命掌管钦天监。

    想想自己能看见天幕,别的外国人都看不见,他却是个例外。

    说明什么?

    他在天女的眼中,已经是半个中国人了!

    汤若望十分骄傲,能被这样伟大而美丽的国家的神明认可,他注视着夜空中闪亮的明星们,决定要再多翻译些西方优秀的科学书籍  ,为中国科学事业添砖加瓦。

    说不定有朝一日,他的名字也能出现在一颗星辰上呢?

    【著名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样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样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

    神秘的宇宙是人们永恒的探索主题。

    千百年来,世界人们一直渴望解开宇宙的奥秘,梦想着踏上更广袤的疆域,征服浩瀚的星辰大海。

    从古老的嫦娥奔月传说,敦煌壁画的飞天仙女,屈原《天问》中对宇宙起源的追问,到明朝陶成道勇敢尝试火箭飞天,中国人的飞天梦就和我们的历史一样沧桑久远。】

    【1959年1月2日,苏联的第一个星际探测器月球1号发射成功,抵达月球附近,让人类首次得以窥见神秘宇宙的一角。】

    冰冷的金属球静静地躺在发射台上,周围是忙碌的工作人员,男女的表情充满紧张。

    “十九八七六”

    随着一声巨响,月球1号被强大的火箭推力推向天际。

    地球渐渐变成一个巨大的蓝色球体,蓝色的海洋和白云陆地交织,舒展出一幅壮丽的图景。

    黑暗、深邃、无边无际。

    浩瀚的太空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梦幻的星云色彩缤纷,让人恍若置身于无边无际的绚丽光影中。

    相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