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衣: 22、第二十二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金缕衣》 22、第二十二章(第1/2页)

    第二十二章

    竹影摇曳,满屋阴阴润润,花团锦簇。

    沈夫人从婢女手中接过簪花棒,借着铜镜往外望,正好看见沈殊怔愣的眉眼。

    针黹握在手中,却迟迟不见沈殊动手。

    沈夫人无奈叹口气,朝玉竹使了个眼色。

    玉竹心领神会:“姑娘,给我罢,仔细扎着手。”

    沈殊骤然回神:“什么?”

    沈夫人笑着睨她一眼,携沈殊往里屋走:“在想什么呢,怎么魂不守舍的?”

    她笑着替沈殊篦发,“先前你父亲在时,也不见你这般心不在焉。”

    沈殊支支吾吾,搂着沈夫人的肩膀撒娇:“那还不是母亲的错,好端端的,又让我做那劳什子香囊,我眼睛都看花了。”

    沈夫人笑着摇头:“都多大了,连针黹都做不好,日后嫁人,难不成你也想这样?”

    沈夫人语重心长,“待沈鸢嫁入苏府,只怕你父亲也要开始为你相看人家了。”

    沈殊沉默不语。

    沈夫人怜惜抚过女儿柔顺的乌发:“殊儿,你如今也大了,做事不可再如先前那样莽撞,得三思后行。”

    她意有所指,“母亲总不可能护着你一辈子的。”

    沈殊攥着丝帕的手指轻顿。

    像是心虚,她将目光投向窗外。

    雪色悄然,庭院安静无声。

    玉竹扶着沈殊回房,好奇回望:“姑娘,夫人刚刚的话……是何意?”

    沈殊唇角的笑淡了两分:“母亲是怕我做傻事。”

    有苏家这一门亲家,水涨船高,同沈殊议亲的人家只会高不会低。

    沈苏两家联姻,于沈家、于沈殊都是有利无弊。

    檐角下悬着的檐铃清脆,沈殊仰首,幽幽凝望院中的婆娑竹影。

    “玉竹,最近有哪日宜婚娶?”

    玉竹回房查了黄历:“最快的是五日后,再往后挪,就得等下月初三。”

    “……五日后。”沈殊喃喃自语,一手握住朱漆栏杆。她低声,又念了两遍。

    玉竹愕然,见四下无人,才敢在沈殊耳边低语。

    “姑娘的意思,老爷是想在五日后为二姑娘送嫁?这样匆忙,怎么来得及?”

    “嫁衣头面都是成套的,父亲若执意如此,怎会来不及?”

    玉竹目瞪口呆:“这也太仓促了些。”她踟蹰,“这事,姑娘可要告诉二姑娘?”

    沈殊转首注视沈夫人灯影通明的院落,久久不曾张唇。

    ……

    昨儿夜里又下了好大一场雪,园中积雪约莫有一丈多高。

    沈鸢双手推窗往外眺望,甫一开窗,身后立刻传来松苓的惊呼。

    她双手端着红漆描金海棠花托盘,见状,忙忙上前阻拦,伸手为沈鸢掩上木窗。

    松苓不解:“这天寒地冻的,姑娘开窗做甚?好好的,可不能再染上风寒了。”

    她亲自为沈鸢碰上羊乳,絮絮叨叨,“姑娘先润润嗓子,早起我让人去明月楼,想来这会他们也该回了。”

    先前的玉佩还在明月楼掌柜手中,沈鸢垂首啐了两口羊乳:“不必劳烦,我等会自己过去。”

    松苓笑言:“姑娘今日应是出不了府。”

    她往外招招手,登时有五六个婆子入屋,隔着云母屏风福身行礼。

    沈鸢不明所以。

    松苓眼睛弯弯:“先前姑娘病着,老爷心疼姑娘身负重伤,不便起身。这不,姑娘身子刚好,老爷立刻让人为姑娘量身裁衣,还送了好些料子,姑娘若是喜欢,就都留下。”

    沈鸢抬眼,不动声色:“……裁衣?”

    婆子屈膝上前:“正是,如今春寒料峭,二姑娘的春衣也该备下了。”

    沈鸢一只手端着羊乳,慢慢喝了两口:“既是春衣,也不急在一时,待我回府再说也不迟。”

    婆子不卑不亢:“姑娘恕罪,这事是老爷亲口吩咐的,老奴不敢怠慢。”

    沈鸢漫不经心:“父亲疼我,想来也不会在这等小事上计较。”

    婆子躬身,半点也不肯退让:“二姑娘,请。”

    松苓不悦呵斥:“大胆,姑娘跟前,岂容你们造次。若是在大姑娘面前,你们也敢这样?”

    婆子齐齐跪了一地:“老奴不敢。”

    沈鸢拂袖起身:“罢了,我明日再出府也无妨。”

    她目光似有若无从婆子脸上掠过,“只是我这些时日身子消瘦得厉害,只怕做好春衣,开春也用不上,恐怕得辜负父亲的一番好意了。”

    婆子快言快语:“二姑娘多虑了,这衣衫可是……”

    似是察觉到自己说漏嘴,婆子叠声改口,“老爷对二姑娘这般看重,区区几身衣衫算得了什么。”

    沈鸢敛眸,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嘲讽,她转首望向松苓:“前日我托城东书坊的掌柜做了金书签,本想说今日去取的。”

    松苓了然,转身立刻出去。

    沈鸢任由婆子为自己量身。

    厢房点着梨木香,青烟缭绕。

    沈鸢淡声:“家里可是有绣娘?”

    婆子点头:“自然是有的,只是家里人多,若是赶不及,偶尔也会托外面的绣坊赶制。”

    沈鸢不疾不徐:“外面绣坊做的,不得等上十天半月,定比不上家里的绣娘。”

    婆子捂唇笑:“姑娘说的哪里话,若真要赶制,一两日的功夫也就有了,不过是比照着成衣改改尺寸。”

    沈鸢心中恍然。

    想来是她的亲事提早,不然沈父不会这般着急忙慌为自己裁衣。

    怕婆子起疑,沈鸢不再多问。

    松苓出去时脸上忿忿,回府倒是喜笑颜开。

    松苓怀里揣着一沓话本,她将书签交给沈鸢,而后又将裹着话本的红绸解开。

    “了不得,连掌柜都知道姑娘爱看话本,巴巴挑了好些让我送来,说都是京中时兴的话本子,务必请姑娘赏脸。”

    说着,忙忙将话本递到沈鸢眼前,随之送上的,还有沈鸢要的书签。

    如那日在天香寺山下收到的一样,金粉所制的马踏飞燕。

    沈鸢无声松口气。

    死马当活马医。

    先时沈鸢托书坊的刘掌柜在渡口为自己备船,不想刘掌柜不单为自己赁船,还将沈府到渡口的路线藏在话本中。

    为掩人耳目,送来的话本子有当下汴京城里时兴的,唯有一本同别的不同,那是出自刘掌柜之手。

    上面墨迹未干,话本中的书生为摆脱恶鬼的折磨,连夜从家中逃出,一路坐船南下。

    同沈鸢逃家的路线如出一辙。

    沈鸢暗自记下路线。

    松苓只当沈鸢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