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 240-250(第6/13页)
空子,还是真的冥冥之中有双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操控着,只是自己如今还真离不开仙境。若没有那些资源,她凭什么能够走到今天这般地步?
无论仙境真正的主人初衷如何,自己都应当心怀感恩的,若是明码标价需用气运天命作为回报的话,自己也绝不会吝啬。毕竟这些东西本就不是自己所求,因仙境而得到的气运,反哺给仙境又如何?她的初心从来都只是让孩子们得到幸福,家人能够一生平安,至于自己这条性命她并不吝惜。
想到这里,宜敏没有犹豫,再次心神进入了仙境空间,依然是那身凤冠霞帔,依然是那片琼楼玉宇,此时看来却多了几分冰冷。她露出一抹淡然的笑容,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既然仙境已经明牌了,而自己手上恰好又有一定的筹码,那便大胆探索一番又何妨?
她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使用谢三给她的奇香,上次是因为身在宫外,加上没有防备之下,这才被谢三得逞,但是五天的昏睡也打乱了她许多计划,引起许多不可控制的后果,如今她正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又身处后宫,岂能容许自己无缘无故昏睡几?恐怕等她醒来之时,这天就已经变了。她完全可以想象各种流言满天飞的景象,即便康熙都会心生疑窦,到时候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至于小佟氏的丹药更是不在她的计划之内,来历不明的东西她如何敢吃?她怀疑小佟氏恐怕也身怀重宝,就是不知时不时像自己这般的随身空间,还是真的只是得到郭笑的机缘,一切尚待查明,若是前者,那可就难办了。
目前她唯一的解决之道只能在仙境中寻觅,过去她并不曾刻意追求仙境中的顶尖资源,只是取用一些适合当下的东西而已,毕竟怀璧其罪的道理在任何时候都通用,即便是自己的阿玛额娘,若是所得的利益超乎想象的话,那么亲情是否能够经得起考验呢?她前世活了七十多年,见过太多的背叛和反目,她不愿意去赌,也不敢去赌。
但是如今情况发生了堪称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难以解释的问题接踵而来,以她现在的实力已经无法解决她,若是不寻求更强的力量与更顶尖的资源,恐怕局势很可能会失去控制。
别看小佟氏如今只是献上三枚丹药,一旦验证了这些丹药的可信度,而康熙又无法摸到小佟氏的底细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康熙很可能向小佟氏妥协。历朝历代的帝王为了长寿做出过多少荒唐事?一旦小佟氏真的还能提供类似的丹药,那么宜敏相信康熙也不会例外,即使他对小佟氏没有任何好感,但是不妨碍他捧着小佟氏,给予任何不超过底线的优待,借此换取自己的健康与长寿。
前世康熙晚年就沉迷过金丹大道,为了巩固自身权利,对阿哥和朝臣都是各种打压,为排除异己所做的那些事情叫人叹为观止,宜敏可以很肯定的说,临死前,只要小佟氏能拿出一颗所谓的长生丹药为诱饵,恐怕足以让康熙做出世间最可怕的事情,抛妻弃子不在话下。
宜敏看着仙境中那层层叠叠的殿宇,心神一动往前而去,一座恢宏的大殿出现在眼前,上书“丹殿”二字,曾经因顾忌重重而不曾探索的区域,也是时候该开发出来了,瞻前顾后终究是成不了大事的。
坤宁宫寝殿内,宜敏喘着粗气醒来,伸手捂住自己胸口,轻咳了几声,眼中却是满满的雀跃欣喜,她翻手取出那枚白玉凤玺,看着上面那黯淡许多的光泽,心中却不曾后悔,若非有它相助,自己恐怕无法活着走出第二重丹殿。
不过付出越多,收获越大,她得到了许多从前无法想象的好处,也知道了许多前所未知的秘闻,心中无数个日夜的疑问近乎有了答案,而这一切不过是消耗了自己封后得来的所有气运罢了,这份代价她付得心甘情愿!
她如今已经知道了封后之时降临的清凉之气是什么了,那不是什么天命,而是大清的皇朝气运。一国之君身上的皇朝气运是最多的,其次是皇后,再次是皇族子嗣,然后是有大功于社稷的贤臣武将,而气运之由来则是大清千千万万的百姓,大清越富强,百姓越是认可朝廷,皇朝气运就越强大,反之,则气运反噬。
皇朝气运的用处极大,首先便是诸邪避易,万法不侵,任何邪法都不可能伤害皇朝之主,前朝所谓的巫蛊之祸不过是子虚乌有,借刀杀人的手段罢了。其次是诸事顺遂,越是强盛的气运,越能心想事成,若有人对其心怀恶念,反而会遭遇各种意外,自食其果。
当然还有其他用途,例如被宜敏用来抵消仙境各种禁制,与其说是禁制,不如说是交换,因为有些东西本不该存在于现世,否则会对世间有大影响,若是想要得到就需要用相应对气运抵消因果,所以并非藏书阁暗含禁制害人,而是天理循环之下自然形成的规则。
宜敏嘴角重新带上了笑意,之前对仙境的猜测完全大错特错,却让她放下了心中巨石,整个人仿佛脱去了枷锁一般,只要仙境不曾出现反噬的情况,其余人间事她都能从容应对。
施施然站起身,理了理几分凌乱的发丝和衣襟,宜敏漫步走出坤宁宫,一路遇见的宫女太监纷纷跪地行礼,她略微凝神思索了片刻,摆了摆手挥退了宫人抬来的步辇,抬步径直往乾清宫而去。
乾清宫左,五楹,面北向,是皇子阿哥们读书的地方,这里离康熙很近,方便他督促儿子们的学业,经常在政务闲暇之余,就会去看看孩子们读书,顺便考察一番功课,如今后宫读书的皇子不过四人,最小的保成已经10岁,其后的几个阿哥都不满6岁,还不到上学的年纪。
这座书房被康熙御笔亲题“无逸斋”,当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宜敏是相当无语的,暗自腹诽康熙到底有多想让孩子勤学苦练啊,上辈子胤礽在畅春园读书的地方就叫这个名字,如今放在乾清宫居然也没变。
“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晓小人之依”,康熙将这里取名无逸的意思就是要告诫阿哥们珍惜时间,勿事嬉游,他规定皇子需早上卯刻(早上6点)到上书房,先学习满洲语文、蒙福古语文,之后学习汉语文;每日未正(下午14点)二刻,或至申(下午16时),下书房。
以为这就完了吗?不是的,下书房之后还要去校场学习骑射武艺,直到天抹黑才能真正用膳休息。一年之中,只有元旦、端午、中秋以及本人生日当天不用到上书房,此外还有腊月二十九、三十两个半天的假期,其余时间都要学文习武,风雨无阻。
宜敏对于康熙这种紧逼型的教育方式颇为微词,但是康熙以自己为例,言道当年自己学习比起这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如今政务之余还要抽出时间学习,为此,宜敏只能无奈放弃,唯独把寅时上课改为卯时这件事极为坚持,甚至不惜翻出各种医书与康熙辩论,最终才如愿以偿。
上辈子康熙所谓的寅时到上书房,也就是凌晨四时正,而孩子们三时正就要起身才能赶得上,这叫什么事呢?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吗?她不服否认这样的教育确实让这些个阿哥出类拔萃,个个文武双全,但是长期高强度的学习不是一般孩子受得了的,一个个心里头压抑得很,将来出宫开衙建府都是花样作死,明面上个个光伟正,私底下都有很多坏毛病。
前世太子胤礽当年何等风华绝代,意气风发,只有执掌宫务的四妃才知道每年从毓庆宫中抬出的尸体有多少,悄无声息死在这些阿哥们手里的奴才有多少,那八阿哥号称温润如玉,风光霁月,私底下暴戾不下于胤礽,就连胤祉也没好到哪里去,糟蹋的宫女侍女不知道多少,一个个简直罄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