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穿扶苏[秦穿]》 30-40(第4/31页)
说,侯母拉着侯父就往后面走:“你们先聊,我们啊,去给你准备些东西!”
空旷的庭院中就剩下这么几人。
李世民走上前,走到侯君集身边。
侯君集的身高与他相近,但骨架明显比他大,宽大的骨架却没有充足的食物。
李世民无言地拍了拍侯君集瘦削的肩膀,被骨头隔了手。
他叹道:“你最近可吃得饱,穿得暖?可还好?”
人啊,最怕被关心,侯君集以为自己过得很好的。
从锦衣玉食到现在的简衣缩食。
侯君集沉默地弯下膝盖,伏地叩首道:“此乃君集罪有应得,能再活一次已是万幸,不敢奢求其他。”
李世民阻止不及,别看这大高个身体瘦削,但爆发出来的力气也不小,索性他也不阻止了,随着侯君集的动作一起蹲下去。
久久没有言语。
恍若一场耐力比拼大赛。
侯君集慢慢直起腰身,眼带惶恐地看向李世民,道:“陛下……”
李世民无奈扶额:“你拜够了吗?”
侯君集嘴唇嗫嚅:“这这,罪人……”
“禁言。”
李世民小声道。
侯君集不明所以,李世民道:“现在可是在新秦,你现在是侯牛子,人家侯牛子可没有犯罪,可不是罪人。”
牛子一名出来,侯君集本来满是愧疚的脸上一阵扭曲。
他深吸气,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终于把这浑身丧气的人治到忘记死志,李世民笑:“你现在可是朕路过贵地,招收到的人才。”
虽然这个人才的名字有些特别,但是至少人不错啊。
想着他就想把侯君集拉起来。
但坚持自己想法的大汉可不是那么容易拉的。
侯君集坚持地跪在地板上,脸上带着不认同,觉得不应该如此,他道:“陛下,我曾犯下大错,不应再得陛下重用才是!”
“就如当年文武大臣劝谏陛下的那般,犯下谋逆大罪之人理当诛杀斩首,以儆效尤!”
看侯君集还是如此坚持,李世民头疼的继续蹲下去,他眉头蹙起,对侯君集重重说道:“我最后再和你说一次,谋逆的侯君集已为自己当时的错付出代价。”
“家产充公,身首异处。”
“而现在!”李世民眼神坚定,“你现在在一个全新的朝代,你是一个全新的人。”
“侯牛子可没有犯下什么罪,他是为国征战的士兵,即使他是已退伍的士兵,他也为国征战过。”
侯君集被李世民的眼神所摄,在一旁围观全程的尉迟敬德连忙上前,与李世民一起把侯君集拉起来。
站在身的侯君集目光惶惶,不知道边上这两个人是谁。
一个大汉,一个少年?
尉迟敬德和……
看侯君集这样子,尉迟敬德强忍住眼底的酸涩,哈哈大笑道:“看什么呢?我敬德啊!”
侯君集恍然,他猜到了,这个大汉和清澈的眼神也只有尉迟敬德才有。
侯君集轻笑,无言地重重抱了下尉迟敬德。
他看向少年。
刘弘基双眼含笑道:“刘弘基。”是的,刘弘基后面也一起过来了。
侯君集有些惊讶:“你竟然穿成少年模样?”
刘弘基耸肩:“没法子,老天爷让我这么穿的。”
侯君集眼眶酸涩:“是啊,一切都是老天爷安排的。”他弯腰也重重地抱了抱刘弘基。
“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
李世民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只觉得心中的一个石头又落地了。
怎么说呢,上辈子李世民本就不想杀侯君集,但谋逆大罪诸臣进言,不得不杀,而这辈子……
在这个新朝代中,李世民不想自己的任何一个臣子流落在外。
既然选择跟随他李世民,他就不能放任臣子凄凉地度过一生。
解决了最近的这两天萦绕在心上的重大问题,李世民开始和侯君集说现在朝廷的情况,并且问侯君集最近的情况。
侯君集的情况很简单,就是李世民了解的那样,退伍回来被野猪顶下山,然后昏迷许久,前些日子才醒。醒了之后听到秦二世的消息,不顾身体虚弱就每日步行十几公里来回咸阳打探消息。
偶尔还去富人家帮工赚点钱。
然后就是在和各个富人的小厮聊天中知道了这种药。
侯君集道:“那药一同就知道不对劲,很像五石散。”
最后他就没去做工了,直接去各处走访,把自己当成想买药的人去探查情况。
今日,他把打探来的情况递给了房玄龄府。
尉迟敬德搭上侯君集的肩膀,道:“混小子,我尉迟敬德府的名头和房玄龄一样大,你怎么只选房玄龄那厮而不是我尉迟恭啊!”
明明他和侯君集这厮相处得更多啊!
侯君集沉默,欲言又止,他看着尉迟敬德,一切尽在不言中。
尉迟敬德:“……”
好像知道为什么了。
他放开侯君集,不好意思地咳了咳:“咳咳,房玄龄做事仔细怎么了,我尉迟府也不逞多让好不好。”
嗯……
还是‘让’很多的,在场的几个人想。
房玄龄那家伙,可是从上辈子到这辈子都远近闻名的仔细。
尉迟敬德看明白了所有人的眼神,他哀嚎:“好吧好吧,比不过房玄龄那厮好吧。”
被尉迟敬德这厮的表情语气逗乐,氛围明显更加轻松了。
之后李世民、尉迟敬德、刘弘基也给侯君集讲到了自己穿越过来的情况,一系列的新式政令。
说到最后,李世民看向侯君集,期待道:“现如今朝廷最缺乏的就是人才了,君集的到来正好弥补了一部分的缺憾。”
他的君集,可是上能征战沙场,下能当吏部和兵部尚书的人呢!
李世民开心地想。
被李世民愉快的情绪感染侯君集,他道:“百姓一昧依靠官府,坐吃山空也不好。”
他想到今早和老父亲说的学建房子,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侯君集看向李世民:“陛下应该已经在召集农家们弄农书了吧?”
民为邦本,民以食为天。
他们初唐百废待兴最为注重的一个方面就是农的发展了。
农书他们也出过。
李世民愉快点头:“农家人比较朴实,皆在朝堂之中,不过……”他叹气,“就是许多农业相关的东西需要下令地方重新上报汇集,最后成为农书,在加上排版刊印,下发地方,今岁的秋小麦播种百姓们应该是赶不上了,只希望明年粮食的播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