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之一眼入心: 100-108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穿男之一眼入心》 100-108(第10/15页)

哪里做的最好,奖赏肉汤喝。

    本来就是让产生良性循环的,也增加些乐趣。

    要不然每天重复干这些,怕干的觉的时间过的慢,更疲累。

    却没想到一出出下来,个个跟不要命似的。

    辛承望除了跟老道士比划忙活,还得来劝着休息,哭笑不得。

    第106章 哭送突被打乱召回京

    辛承望不让娘子去,说都是石料,推车,锤头凿子等危险器具,而且那么多人很危险。

    于是她就安排丫鬟去送吃的、送水,做好后勤,还召集县城里的妇人们赶制冬衣,就这服徭役的人数,也是个大工程。

    见去送东西的丫鬟回来,顾芦雪忙问着郎君的事。

    可等丫鬟把看到的给一说,顿时将她给心疼坏了。

    可她也没打算去现场打扰,还叮嘱丫鬟去到不要说别的,就报她很好。

    辛承望还不知道他已经被揭了底,此刻他就跟个泥人似的,从上到下看不到半点读书人的影子。

    赤脚踩进泥巴里,短衣短裤,除了皮肤白些跟其他人没两样。

    正使出浑身劲,跟其他人一起前后抬粗壮的树干。

    拦截河水后,不远处老道士指挥另一伙人开挖一个弯道,这样可以分流又可以下雨时期分水,而且弯道那边田地又可灌溉,都是好处。

    人分几处,日夜开挖,轮流上阵,那边建造堤坝,这边把主支的河底疏通。

    晚上借着月光也

    能干,速度比计算的时日快多了。

    喊着号子,嘿哟嘿呦,沿途竟还有妇孺们送来桂花茶、枣茶等茶水和吃的。

    第一次,青壮们服徭役没有愁苦之感。

    只是辛承望满心在这忙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却不知朝廷那边因为他的奏折而引起了轩然大|波。

    上的奏折,虽然朝堂上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可是谁都能看出来这是极好的改革。

    但凡只要一牵扯到改革,成势力的派别都团结一致。

    只是这次,朝堂上发力,陛下却觉的这是个可以留给太子的人才。

    当今这次罕见的没等朝臣们议论个啥来,也不管支持、反对的,直接派人快马加鞭,将人调来京城。

    这旨意下的堪称是今年一年里最利落的了,就像辛承望想的那样,尝州之事钦差的事还没定。

    但他没想到上的奏折会是这么个结果,他都没想到能呈到御案之上,各地的县令奏折首先会在吏部集中,然后看了再呈给丞相,丞相总结要紧的再给陛下批。

    要是每一个县令的奏折都给皇帝看的话,那皇帝不眠不休也看不完。

    有的官员还拍马屁写一本老长的奏折,对这种直接留下,还得斥责一番。

    钻空子的也有,特殊关系的,丞相都拦不下,人家自会找太监直接就不着痕迹的让皇上看到。

    这次三方都发利,辛承望的折子比本人想的还要快的让陛下看到了。

    旋涡中心是风平浪静的,直到这日被拽回衙门。

    骑在马上传旨的驿卒双眼睁大,凸出眼球,娘哎,这浑身上下泥巴里出来的,是县令大人?

    不敢置信,可是周围都喊县令,那就没找错。

    朝廷公文卷轴递过去,恭喜大人调回京。

    驿卒也是真心庆贺,这地方上的官员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升到京城去的,这结个善缘,以备将来。

    辛承望让给赏,自己洗干净手,打开一字一字看起来。

    圣旨是金黄色,卷轴第一竖行,吏部书。

    意思就是他本人因为献策,被调回京了,后面还有玉玺的盖章。

    辛承望看了好久这玉玺的盖章,吏部安排进士时,是吏部说了算,盖章也是吏部的章印,这还是第一次收到来自陛下的旨意。

    将圣旨卷上,回头和媳妇一起放架子上,供着。

    驿卒不想收好处,可是县令硬塞给自己,他也没忘一事,传达了吏部尚书和温左侍郎的话。

    他们知道这入京仓促,想问有没有推荐的县令人选,这也算是补偿了。

    在吏部想来,认识的都是此届二甲进士,免费的人情。

    即便不推荐,他们也会从这些人里挑选。

    辛承望感谢一番,说出个人名,驿卒觉的陌生,可点头说会传达清楚。

    驿站收到命令,换马不换人,不到十日就从兴县到了京城。

    吏部尚书和温左侍郎一听人选,直接就调了档案出来,这一看虽意外些,但答应了的事,就这么直接定了。

    远在宁阳府学内柳哲,被这突如其来的富贵砸晕了头,当府尹大人来传吏部旨意时,他听完就恍惚的摇摆着,家人连忙扶着接了旨意。

    见其这样子,都善意的笑。

    要是自己突然有了富贵,何尝不是如此。

    府尹大人走后,柳哲家人可是一点不遮掩的这个说撒钱,那个说门口摆流水席,个个兴高采烈的出着主意。

    柳哲却看到这场面,慢慢缓过神来。

    劝告父母和家人,这时候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

    去年进京参加春闱,榜上无名,他知道也是缺点时运,打算三年后再战。

    现在身上还是举人功名,这直接有了个正七品县令的官,只怕府城内消息一传,明日就得数不清的背后议论自己,人的妒忌心他可一点不想试探那底线。

    柳家数代读书人家,都是一点就透,方才只是忘乎所以,此刻忙点头,说低调,对,低调。

    柳哲母亲边说边不停的擦拭泪水,她的儿呀,真是让他如此骄傲,小辈里最出息了。

    关上门,柳哲来回走动,刚才家人面前镇定,可现在是一点镇定不了。

    此时满心感谢着辛学弟,要不是他举荐,自己哪能有这么个大好事。

    虽说朝廷政令就是举人功名就可做官,可是政令就是个屁话,进士都苦熬苦等,别说举人了。

    为了等一个萝卜坑,等到熬没了年轻,熬没了心气。

    现在这么个香饽饽落自己头上,直接没读书人的影子,兴奋的来回转圈。

    兴县内,新的堤坝建好之日,也是提醒辛承望,该携带媳妇离开了。

    顾芦雪也将制作好的冬衣,分发给每一个青壮者,过冬家里出门有个穿着棉袄的,这个冬天能更好过些。

    她也没表露出来要离开了,辛郎封|锁|消|息不让百姓们知道,自有他的道理,她懂。

    看着河水平缓的水面,想到往后每隔几年,趁着秋冬之际疏通下河道,不会再有决堤之事,成就感涌上心头。

    旁边站着的道士言语嘴唇动,却没有发出声音,不知道再念什么道经。

    过了一会,攸的转身躬身感谢这位年轻人。

    那么多钱粮,十多个村的年轻人凝聚成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