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墨染民国》 160-170(第1/18页)

    第161章 《一个士兵》出版

    上海县城。

    洪掌柜一如既往地购买了《上海日报》和《新小说报》。

    他最先看的, 自然是《新小说报》。

    他年纪大了,近来眼睛愈发不好,看不清报纸。

    好在他的孙女儿贴心, 用稿费给他买了一个放大镜,让他可以看清报纸上的字。

    拿着放大镜, 洪掌柜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穿成包身工》,还读出声音。

    洪掌柜的儿媳妇瞧见, 就道:“爹,你又在看桑家小姐写的小说?这小姑娘真了不得, 她写小说挣的钱, 肯定比我家阿玥画画挣的钱多多了。”

    洪掌柜听到儿媳带着浓浓酸气的话, 转移话题:“阿旭考中学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洪母道:“已经准备好了, 阿旭特别聪明, 肯定能考上。”

    洪掌柜道:“那是,阿旭肯定能考上。”

    两人正说话, 洪旭从屋里出来。

    看到洪掌柜桌上的《新小说报》, 洪旭眼睛一亮, 凑过去就要看。

    洪母见状立刻道:“阿旭,你要考中学呢,这种闲书还是别看了。”

    洪母是不乐意自己儿子去看桑景云的小说的。

    她不识字,但听人说了一些桑景云的小说的内容, 听说那小说, 都是让人不要去听父母的话的。

    她还听说, 上海有很多年轻人,看了桑景云的小说之后,就在家里大吵大闹, 不肯结婚。

    这种小说,她家阿旭可不能看。

    说着,洪母就上来拉洪旭,还道:“那桑景云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写出这种小说来……”

    “桑景云写出怎么样的小说来了?我看她写的小说挺好。”洪掌柜见自己儿媳妇贬低桑景云写的小说,忍不住开口。

    桑景云写的小说,他都看了,觉得挺好看的。

    金月季不听爹娘的话,那也是因为金月季的爹娘太过分。

    而且桑景云摊上那么一个爹,她觉得不能听爹的话,也很正常。

    洪母不说话了,洪掌柜却是拉过洪旭,把《新小说报》给了洪旭:“阿旭,《穿成包身工》这个故事你一定要好好看一看,这是讲做生意的。”

    这个故事,洪掌柜非常喜欢。

    里面讲了很多做生意的方法。

    把这张报纸给了洪旭之后,洪掌柜就开始翻《上海日报》。

    卖报纸的人告诉他,说今日的《上海日报》多送了一张报纸,上面刊登了小说。

    没想到《上海日报》竟也开始刊登小说,他要看一看。

    洪掌柜这一看,就入了迷。

    同时,他也想起小儿子以前跟他聊天时,说的一些事情。

    他那个小儿子是个不安分的,总爱打听外头的世界。

    有一阵子,他认识了一个从东北来上海的人,知道了很多东北的事情,然后就一直在他面前念叨。

    这书里写的东北,跟他儿子说的东北,是一样的。

    洪掌柜看着看着,有点想儿子了。

    而被洪掌柜想念的洪永祥,正身处战场。

    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劳工们服务,也为劳工们争取权益。

    战场的环境真的太糟糕了,比洪永祥想象中,还要糟糕千百倍。

    洪永祥有时候会后悔来了这里,如果他待在上海,是不用吃这么多苦的。

    但更多的时候,他庆幸自己来了这里。

    在这里,有懂英文或者法文的中国读书人帮助那些劳工,但数量太少了,远远不够。

    他和其他的志愿者来到这里是有用的,他们帮助了很多人。

    那些跟他一起来欧洲的劳工,更是把他们当成主心骨。

    他们团结在一起,在战争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还努力学习。

    只要有空,洪永祥就会教他们读书认字。

    战场太压抑了,找点事情做,能让他们不去想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

    “洪先生,这里的孩子,到了晚上能开着电灯看书做作业,你说我们的孩子,将来是不是也能这样?”有人问洪永祥。

    洪永祥道:“肯定可以。”

    “洪先生,你说云景先生,这会儿是不是又写出新书了?也不知道她写的新书是什么,好不好看。”又有人道。

    洪永祥笑起来:“她肯定已经写了新书,她写的新书,也肯定好看。”

    他们一边说话,一边看天空。

    这里的天空,瞧着跟上海的天空,也没什么不同。

    洪永祥看着看着,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刚结束一场战斗,他真的太累了。

    这天,因为高汉林送报纸的行为,《上海日报》印刷的八千份报纸,全都卖了出去。

    而很多人在看过这份报纸之后,默默地将其中那张刊登着《梦游莫斯科》的报纸抽出,同时打定主意,明天要继续购买《上海日报》。

    他们对这部小说充满期待,如果这部小说后面的内容能保持水准,那么这些报纸,值得被收藏起来。

    第二天,《上海日报》依旧印刷了八千份,但已经不送报纸了。

    高汉林虽然有钱,但他全靠父兄接济,手上的钱是有限的,没办法一直送报纸。

    不过即便如此,他的报纸依旧卖得很好。

    一来,是他的报纸特别划算,内容多价格便宜。

    二来,则是很多人昨天看了《梦游莫斯科》之后,今天想看后续。

    “这《上海日报》真的很有良心,价格这么便宜。”

    “它广告也少,《新小说报》刊登了云景先生的小说的那张报纸上,广告特别多,《上海日报》送的报纸上,却连一条广告都没有。”

    “《梦游莫斯科》这个故事也很有意思,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北方是什么样子的。”

    ……

    桑景雄出去了一趟,然后就跑回家,叽叽喳喳地跟桑景云说《上海日报》卖得有多好。

    《梦游莫斯科》这个故事,是桑景雄誊抄的,他对这个故事充满感情。

    “有人喜欢这个故事就好。”桑景云笑了笑,又问桑景雄:“我要去书店,你要去吗?”

    “姐,你去书店做什么?”桑景雄问。

    桑景云道:“我要去书店买书,顺便看看《一个士兵》的销量。”

    今天,是《一个士兵》这本书发售的日子。

    这部小说,《南城书局》印刷得比较多,印刷好之后,也没急着出售,而是先往其他城市送了一些。

    今天是个好日子,上海以及周边几个城市,同时开始售卖《一个士兵》这本书。

    桑景云想去看看这书卖得如何,顺便买点别的书回来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