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寒门首辅养成记》 70-80(第10/27页)

,我家早就吃完了,你家的我就不知道了。”

    渔娘没听她娘说,应该也是早就吃没了。

    渔娘:“我回来这几日,不是忙着跟我爹娘说话,就是出门赴宴,也没来得及去看望张姐姐,明日抽工夫去白水村瞧瞧她。”

    贺家前几日待客,渔娘也叫人请了张姐姐一家,张姐姐没来,只托人送了礼来。估计她忙,渔娘就准备明日得空去她家看看。

    淼娘赞同渔娘去一趟:“申家去年冬天有了新进项,今年开春后申二郎说了户人家,申二郎的新媳妇儿不是省油的灯,张姐姐虽能应付,却也不轻松。”

    若张姐姐嫁的不是家中老大,淼娘都劝她分家别过了,无奈她嫁的是申家大郎,长嫂如母,下面几个弟弟妹妹不能不管。

    “别说张姐姐,你呢,你过得可好?”

    淼娘脸上露出满足的笑意:“我不像你能折腾,没那么多想法。自我嫁给丁香,不能说万事都顺心吧,认真想来也没甚可挑剔的,我惜福得很。”

    能这般说,那就是过得很好了。

    渔娘不再提这话,笑着跟淼娘说起京中的日子,最让她印象深刻的就是冬天的寒冷。

    淼娘听她说起京中四月都还得穿棉袄,又是惊讶又是庆幸,还是他们南溪县好,山好水好气候好。

    两人许久未见,好多话说不完,渔娘在邓家留到傍晚,见过归家的邓老大夫和邓辛夷、邓丁香两兄弟后,这才告辞归家。

    渔娘惦记着张大娘子,隔日一早坐马车去白水村,半路上刚巧碰到背着孩子要进城去找她的张大娘子。

    得了,也不必去城里了,渔娘叫张大娘子上车,一块儿去她夫家。

    “哎呀,你难得去我家一趟,我都没割斤肉给你吃。”

    “想吃什么肉?”

    “猪肉呀,油水多。”

    渔娘笑着道:“后头小林氏嫂子坐的那辆马车上就有肉,三斤猪肉两斤羊肉,专程带给你吃的。”

    张大娘子笑着道:“又占你便宜了。”

    “我不缺银子花,花钱请你吃肉我愿意。”

    张大娘子笑着怪叫一声,打量渔娘:“当上官夫人就是不一样了,说话口气这么大。”

    渔娘大笑,攀着她肩膀:“你也可以,指望不上你家申大郎,我看还能指望指望你儿子。”

    申川小朋友年方一岁半,他坐在他娘怀里眨眨眼,什么意思?

    张大娘子摸摸儿子的圆脑袋:“端阳节我带着他回娘家,村学的先生看到他,也说他机灵,以后送去读书一定能读出名堂来。”

    “那你们当爹娘的就要好好努力了。”

    “那是自然。”

    她张大娘子自小就帮家里做事,她不怕辛苦,只要付出有收获,她就能一直坚持下去。

    梅家的马车停在申家门外,张大娘子的弟妹看到马车后跟随的护卫很凶,还有后头那辆马车上下来几个一看就不好惹的婆子,不禁有些害怕,赶紧躲到厨房去喊她婆婆。

    张大娘子的婆婆看到马车有点熟悉,又不敢认,站在院子里歪头看,看到她家大儿媳抱着大孙子从马车上下来,她一拍大腿:“哎哟,大媳妇儿,你怎么坐贵人的马车回来了?”

    渔娘扶着阿青的手下马车,微微一笑:“我记得您是张姐姐的婆母吧,我姓梅,两年前我来过,我是张姐姐的好姐妹。”

    “呀,梅家小姐呀,听说你前些日子你家有喜事,本来我家大郎要带着我大儿媳去你家的,可惜有事耽搁了,没想到您亲自来了。哎哟,这真是……快里面请。”

    看到厨房门边露出半个身影,张大娘子嘴角不经意露出个讥诮的笑。

    “老夫人真是会说话,若不是听您亲口说,我还以为张姐姐不认我这个妹妹了,我叫人亲自过来请都请不动了。”

    老太太尴尬地笑了笑,不接话,只请人进门坐。

    说话间的工夫,申家大门口围了许多人,渔娘叫人给院子外头的小孩儿散糖,申川自然得了许多,衣兜装得满满当当的,小孩儿可高兴了。

    申家的男人在地里干活儿,家中来了贵客,他们本是想赶回来,听说来的是梅娘子,怕冒昧,于是只叫人带话回家,叫家中妇人们好好招待,他们就不回去了。

    半中午,张大娘子的小姑子背了一背篓柴火回来,渔娘看她身上的衣裳虽打补丁,干干净净的,整个人气韵却很好,一看就是勤劳聪明的小娘子,渔娘对她笑着点了点头。

    小姑娘红着脸道谢:“听我大嫂说,那个甘草陈皮的方子是您给她的,多谢您肯帮我们家。”

    “张姐姐是我从小认识的手帕交,帮她我自然是愿意的,你不用道谢。”

    渔娘来申家给张大娘子撑腰来了,她那个不是省油的灯的弟妹,都不敢大大方方走到渔娘跟前来。

    渔娘在申家用了顿午饭,张大娘子从始至终脸上都带着笑。

    渔娘要走时,拉着她的手道:“张姐姐,过几日我要去京城,等我到了就给你写信,你可要记得回我。”

    “你放心去吧,你写信我肯定回。”

    渔娘笑着点点头,转身跟她婆婆告辞。

    白水村的路没怎么修过,坐马车摇摇晃晃,阿青笑着说:“您这回来了一趟,张大娘子那个弟妹吓破了胆,只怕不敢再给张大娘子不痛快。”

    “嗯,希望张姐姐日子过得顺遂些。”

    说话间,马车前头拐弯就是王家。

    马车路过王家大门,马车没停下,王家的门房认出了梅家的马车也没多招呼一句,等人走了才去禀报主子。

    陈氏听后笑着说:“没想到梅夫人跟村妇也能交朋友。”

    她婆婆赵氏没说话。

    王苍笑着接话:“交朋友只看合不合得来,若是只看身份交朋友,那就没意思了。”

    陈氏放下手中绣框:“夫君,咱们不跟贺榜眼夫妻一块儿走吗?”

    王苍摇摇头:“不方便。”

    陈氏很想说你们是从小长大的朋友,都是回京,一块儿上路也没什么。

    赵氏:“不用再说,你们不顺路。”

    陈氏见婆母冷着脸,微微低头应是。

    陈氏忍不住扭头看夫君,王苍笑着安抚地摸摸她的手:“别绣了,做了一下午也累了,休息休息。”

    “嗯。”

    贺家跟王家保持着微妙的默契,贺文嘉和渔娘坐船离开南溪县后,过了五六日,王苍夫妻二人这才出发。

    王苍离开南溪县的前一日去孙家拜访孙先生,孙浔没什么好教他的,只告诉他,别忘初心,也别把万事都看得太重。

    王苍明白先生的话,点头应下。

    王家的船行到武昌府时,贺家的船已经到淮安了,渔娘的堂哥梅羡谨亲自来码头接他们夫妻。

    “孙家族长和他孙子孙允来咱们家了。”

    贺文嘉不高兴:“孙家人来你家做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