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寒门首辅养成记》 60-70(第5/25页)
,许久不见了!”
“胡兄,近来可好?”
王苍笑地跟大家问好,随后走到贺文嘉跟前拍拍他肩膀:“可准备好了。”
“嗯,我准备妥当了,这次你不一定考得过我。”
黄有功叫唤起来:“哟哟哟,这话说的,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你们俩比就是了,难道不把我们这些人放在眼里?”
朱润玉笑道:“黄兄,你就别闹了。你可听到刚才王兄说什么了吗?”
“传出文名?”
王苍前日刚从江南东山书院赶回来,他道:“你们知道这次益州府乡试的主考官是谁吗?”
“我知道,是叫梁守道吧,听说是礼部右侍郎,徽州人士,极好诗文,他出过两本诗集一本文集,这一月益州府各书铺都卖断货了。”
黄有功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不会觉得主考官爱诗文,就会对他们另眼相看吧?诗文写得好又不会中举。”
“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考不中,这才剑走偏锋。再说了,就算他们的文名没传到主考官耳朵里,叫益州府有钱的老爷们看中招他们做女婿,也是条路子。”
黄有功恍然大悟:“我说呢,怎么闹腾的都是年轻小秀才,原来还有这个打算。”
王苍环视院子里所有人,笑道:“三十岁中举都不算晚,跟咱们年纪相当的读书人自信能中举的能有几人?他们自知考不过,不如借乡试的名头博些其他的东西。”
叫胡玮说:“如此说来,传颂自己的文名,待价而沽的学子都算心思简单的。还有那等借称兄道弟暗中做局使坏的人,断人前程的,才是真真可恶之人。”
考试前日被灌醉、下药、往书篮里塞纸条的,他们在府学时候都曾听先生说过。
黄有功顿时觉得没意思了:“这几日还是别出门了,在家读书等着后日开考吧。”
“王苍,你今日才到?”
“昨日就到了,跟你们一样租了座院子,我使人去梅家书铺里打听,才知道你们住在这儿。”
贺文嘉想邀请王苍来这儿一起住,王苍既然找到住的地方了,他也就不提了。
王苍今日来见他们一面,后面几日他就不再来了,等到乡试考完之后大家再聚。
贺文嘉问清楚王苍住在哪里后,也不留他,跟黄有功等人送他出门。
算起来,有一年没见过王苍了,回自己屋里休息,黄有功跟朱润玉一屋,进门后黄有功问:“朱兄,你有没有觉得王苍跟以前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我感觉他好像远着咱们。明明他主动来找我们,但是我还是觉得他跟我们不亲近。”
朱润玉淡淡一笑:“这有何奇怪?王苍为了前程去东山书院,根本就没想跟咱们一样凭寒门学子的身份出仕。既不是寒门,那就是世家,寒门世家不对付,等咱们真考上进士当官了,我们跟他的立场就不同了。”
“也不一定,当大官儿才谈得上立场,咱们若是被打发到我老家富顺县这样的小地方当县令,什么寒门世家之争,跟咱们都没关系。”
朱润玉听到这话只觉得心里堵得很,气得给他一掌:“当县令也要是个进士,你现在只是个秀才,还轮不到你嫌弃。”
唉,正是呢。
赶紧休息,下午起来读书。
都是聪明人,都知道什么事才最重要。王苍来一趟没有影响他们按照自己的计划读书,就这样一直读到乡试那一日。
八月十二一大早,天刚微亮,贺文嘉、黄有功、朱润玉、胡玮、汪直、温子乔一行人提着书篮准备出发了。
自住进这处宅子后就来过前院的渔娘和谢氏前来送别,贺文嘉扭头看渔娘:“你等着我。”
等着我的好消息。
渔娘点点头,两人目光相交,渔娘知道他行,贺文嘉也生出了无限的勇气。
往上的第一步,从乡试开始。
去贡院要从金桂楼前过,往日热热闹闹的金桂楼今日格外安静。
一群学子从各条街上汇聚到此地,贡院门口排成了长龙,一个个脱衣脱鞋被查检完才斯文扫地地被放进贡院。
大晋朝乡试考三场,头一场试四书文,五言八韵律诗;第二场试五经文各一,及算学;第三场考策论五道。
大体而言,头一场的四书文和限韵诗拉不开差距,从第二场的五经文开始难度就提上来了,算学对于一般学子来说也是个拦路虎。
再说最难的是第三场,策论可看出学子的学识高低及政治偏向,这也是考官们重点批阅的试卷。
策论问的是考试的学子,学子的对策是给皇上看,给天下人看。但,阅卷的却是考官,考官是有偏向的。
比如,今年益州府的主考官粱守道,他出身世家,在江南读书,主经是《尚书》,本人行文偏爱辞藻讲究的文章,学子就不得不有所取舍。
好在朝廷也有准备,选了梁守道这样一个主考官,下面的副考官则是出身寒门,偏好平实言之有物的文章,也算平衡有道吧。
贺文嘉顺顺利从第一场考到第三场,这场的策论问商税,天下之财大半聚之江南,江南上交之商税却只有天下之三成,何故?
什么缘故?当然是江南大半土地和生意掌握在当地大族手中,人口土地税收都被隐没了呗。
说白了,还是箭指世家。
贺文嘉猜到了出题人的目的,考虑到这场的主考官是世家出身,多少要客气点。
于是,贺文嘉的对策是不偏不倚,逃税的有责,税关的官员也有责任,贪腐、制度、懒政都是缘由。
要改,就要从上到下改。
就贺文嘉本心来说,他觉得渔娘说得对,商税就该阶梯收税,这样才能起到调节贫富的作用。
除了盐铁这等大宗之外,街摆摊卖菜地跟开铺子的交一样的税合适吗?
底层的税如此高,乡下百姓交不起税不敢进城做小买卖,生意都被大商户垄断了,钱财就越发集中在当地豪族世家手中。
就说叙州府地价最贵的主街上,小半的商铺都是杨家的,剩下的商铺本地大族瓜分,他们不该多交税?
再说朝廷的商税制度可完善?官员可按照制度执政?治下的铺子、布坊、染坊等每年增减他们可知道?
大多是不知的,就跟收粮税一样,上官们估计个大概,分派任务叫下面的官吏收上来,完成任务就罢了。
皇帝高坐龙椅,权力的触手最多只到州府,这就是皇权不下县的缘故。
贺文嘉很快写完草稿,他仔细读了一下,发现自己的笔锋太过尖锐,又耐着性子再做修改。
补充一段:天下有把当地百姓吃干抹净的豪强,也有为善乡邻的财主,不可一概而论。商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及边疆将士,乃天下人之所愿。
自觉各方面都顾及了,贺文嘉这才仔细把文章誊抄了。
第三场最后一个时辰,官吏敲钟提醒,贺文嘉停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