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羹尧的女儿: 120-126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成年羹尧的女儿》 120-126(第2/10页)

年若兰跟着附和一两句,笑道:“……您还是和从前一样喜欢弘昌这孩子。”

    没错,就连年珠也听年若兰说过,皇上一直挺喜欢弘昌的。

    一来是爱屋及乌。

    二来是弘昌与弘时差不多的年纪,比起畏畏缩缩的弘时,虽说弘昌读书骑射也不怎么样,但他在皇上跟前永远是落落大方的,甚至有的时候还敢撒娇几句。

    特别是当年皇上下令与弘时断绝父子关系后,皇上待弘昌也就更好了。

    大概是在皇上心里,很多时候是将弘昌当成弘时一样看待的。

    年珠心中了然,觉得弘历走弘昌的路子,可比他额娘走理亲王的路子要聪明许多。

    她也是很有眼力见的,明知皇上近来对她不喜,很快就借故告辞。

    等年珠离开后,年若兰面上的笑意也淡了些。

    皇上一向将年若兰捧在掌心,当即就握着她的手道:“……好端端的,这是怎么了?怎么眼眶红了?你尚在月子里,可不能哭,当心将身子哭坏了。”

    他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年若兰的眼泪却是簌簌落下。

    “皇上又何必明知故问?臣妾为何落泪,难道皇上不知道吗?”

    皇上沉默了。

    年若兰又哽咽道:“臣妾知道您怀疑熹嫔一事是珠珠做的手脚,可是皇上呀,珠珠就算再厉害,却也只是一个尚未及笄的小姑娘,哪里有这样大的本事?”

    “更何况,前些日子,您已派人将永寿宫上下翻了个底朝天,什么都没查出来,为何要迁怒到珠珠头上?”

    说着,她难得将自己的手从皇上的掌心里抽了出来,低声道:“早在当日您登基时,臣妾就曾与您说过,臣妾不在乎名分,不在乎地位,在乎的是您这个人。”

    “在臣妾心里,福惠、福沛自是及不上您重要的,但就算臣妾不说,想必您也知道,臣妾一直是拿珠珠当成亲生女儿一样看待的。”

    “您如今这样对待珠珠,就是戳臣妾的心窝子啊!”

    她的泪水滂沱落下,几次啜泣的没办法将话说下去,只能抽噎道:“退一万步说,就算熹嫔梦靥一事真是珠珠所为,难道珠珠这样做是为了自己吗?她,她……是为了替故去的福宜报仇啊!”

    “民间有句话叫做一命偿一命,就算熹嫔丢了性命,臣妾的福宜也回不来了,就算熹嫔丢了性命,在臣妾看来,珠珠也是毫无错处!”

    “还是说,在皇上心里……熹嫔的命远比故去的福宜重要许多,比臣妾等人重要许多!”

    皇上一愣。

    在他心里,年若兰一直是温柔顺和的,甚少有这般情绪外露,不,应该说是歇斯底里的时候。

    他连忙将年若兰搂进怀里,低声道:“不,兰儿,在朕心里,你永永远远都是最重要的。”

    “朕知道,这么些年的确有很多事情委屈了你……”

    年若兰哭的不能自持。

    纵然她有了福惠和福沛后,她已很少想起故去的福宜,但福宜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不管何时想起来,都会叫她痛彻心扉、伤心欲绝。

    她说了很多很多。

    比如,当年福宜故去后,她装作满不在乎,不过是因皇上伤心难受,担心皇上见她这般模样会更难过。

    比如,从前在雍亲王府也好,还是如今在紫禁城也罢,熹嫔母子的小动作一直不断。

    又比如,前几日弘历还来过翊坤宫一趟,看似恳求,实则却有将熹嫔所作所为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意思。

    ……

    到了最后,她更是哑着嗓子,红着眼眶道:“一命抵一命,福宜的命用熹嫔的命来抵,臣妾觉得这笔账对熹嫔来说并不亏。”

    第122章 火烧屁股

    皇上当然不会因为年若兰的几句话就要了熹嫔的命。

    但他安抚好年若兰, 从翊坤宫离开后,心底却是五味杂全。

    向来懂事的人突然不懂事起来,不仅会叫人惊愕, 还会叫人……心疼。

    因他过于心疼年若兰,连对年珠的猜疑都褪去了几分。

    所以等着正在屋内偷偷看话本子的年珠听说大晚上的皇上又差人送来了好些礼物,只觉得自己像做梦似的。

    她掐了把自己,看向窗外道:“乳母,我, 我不是做梦吧?”

    “格格, 您瞎说什么呢。”聂乳母已见着张起鳞带着十来个小太监走了进来,瞧见这般阵仗, 已是笑得合不拢嘴, “皇上向来对您极好, 说句不夸大的话, 对您就像女儿似的。您已经订亲,皇上赏您些东西, 这不是很正常吗?”

    年珠“哦”了声,就吩咐聂乳母将东西收下。

    她只是小,又不是傻,略一猜,就猜到是年若兰的手笔。

    都说以柔方能克刚, 看样子这话一点没说错啊。

    年珠索性乘胜追击,翌日一早就借口心情不大好想要出宫转转。

    因昨夜提起福宜的关系,年若兰也是睡得不踏实,只握着年珠的手道:“好, 你若想出宫转转就出去吧,去看看二哥二嫂, 与沛儿说说话。”

    说着,她更是轻声道:“昨夜我与皇上说了许多,皇上虽对你不会像从前一样好,想必也不会再因熹嫔一事不高兴。”

    “珠珠,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想来定不会因这些事不高兴的。”

    “你若实在觉得翊坤宫待着不舒服,就回去好了,我也不是小孩子,不需要你陪着的……”

    年珠却是拒绝了,如今熹嫔母子一日未除,她就一日不安心。

    姑侄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年珠就离开了紫禁城。

    若换成往日,她出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便宜坊或杂货铺,亦或者,回年家看看。

    但今日,她却直奔誠郡王府而去。

    毕竟比起自己派苏额木等人辛辛苦苦打听消息,还不一定能打听出什么来,还不如直接前去誠郡王处摘桃子。

    当书房里的誠郡王听说年珠来了,先是一愣,继而笑道:“请她进来吧。”

    说着,他又吩咐身侧的婆子道:“煮一壶茉莉香片过来,还有糕点……”

    他这才想起自己向来不吃糕点,小厨房中也没用糕点准备,便道:“差人去额娘院里提些刚出炉的糕点过来,记得,不要太甜的,若有芙蓉一口酥是最好不过。”

    芙蓉一口酥乃宫中的糕点,穆太妃离宫时也带着两个擅长糕点的厨子的。

    他记得清楚,小时候的年珠很喜欢吃芙蓉一口酥,只是不知道她现在还爱不爱吃这芙蓉一口酥。

    若是不爱吃,以后再问问她喜欢吃什么就是了。

    年珠很快冒着鹅毛大雪匆匆行至书房。

    从小到大,年珠进过很多男子的书房。

    皇上,年羹尧,李卫……但没有一个人的书房像誠郡王这样燃着淡淡的干净,干净到整间书房也就墙上挂着一幅《寒江图》。

    这话大概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