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 4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 40-60(第5/29页)

    “到了民国,北洋政府以章绛的纽文韵文为模板,颁布了注音字母,国民政府时期改称为注音符号,一直到现在某小岛的人也依旧在使用。”

    “49年后,新中国成立,当时又爆发了汉字拉丁化的讨论。当时有一批学者认为汉字太过复杂,而且是表意文字,不方便学习,导致了我国的文盲率高,不利于社会发展,汉语拼音就是在这时候经一批学者共同发明的。”

    “关于是否要废除汉字,改用拼音的讨论持续了很久,但幸好最终总理拍板拼音只用作汉字注音和推广学习普通话,并不起到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汉字才得以保留。”

    “虽然有着这一场风波,但拼音的确对我们帮助颇大,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助力新中国早期扫盲,还是帮助外国人学习中文,亦或是拼写输入都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说,学好拼音,打好基础是孩子后续学习的关键。”

    秦,嬴政作为统一全国文字帝王,自然知道文字的重要性。

    可是到了那清末,当时的后人竟然想要废掉他们用了几千年的文字,改用别的符号?

    那时的华夏恐怕不只是落后一点,而是整个民族的自信心都荡然无存了。

    没看他一声令下想要统一文字之时,那些楚国、齐国人一万个不愿意吗?

    哪怕相隔千年,嬴政也不愿华夏遭受这样的苦难,可是他又能怎么解决呢?

    他不由得目视西方,如果他能让大秦更加强大,直接将那些所谓的西方灭了,后世是不是就没有这种烦恼了?

    唐,李世民见到这拼音标注之法顿时眼前一亮。

    虽然姜宛没有具体解释小学、初中是何物,但他早已经猜出了那小学大概是幼童们所上的学校。

    一开始他对幼童学习的东西并不甚感兴趣,哪怕相差了上千年,他也不觉得后世的小孩能比大唐的小孩聪明多少,他们一开始多半也就学些三字文之类的。

    然而,他没想到后世竟然能想到这样简便的识字方法。

    “好好好,这拼音标注的方法倒的确是个好法子,咱大唐也可以跟着学嘛!这看起来可比朕小时候学字时要简单多了。”

    他一边命人将这些字符记下来,先以防万一,一边则是摩拳擦掌势要将这书籍买下来。

    明,永乐年间,朱棣一边让人把这拼音之法记下来,一边在心中思考起对策。

    他本就是好战分子,听见这后世的遭遇心中满是怒气。

    按那天幕所言,如今他大明的火器战斗力还处在世界顶尖水平,再加上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的试种,解决掉军粮问题,他不借此机会灭掉几个所谓的西方国家便是对不起他“永乐大帝”的名号。

    虽然他如今并不清楚究竟是哪几个国家会在后世欺辱华夏,但他可以错杀也不放过嘛。

    这般想着他大手一挥,对着左右吩咐道,“把郑和找来,这出海一事我们要再好好商量一番。他出海后目标还得再加几个。”

    清康熙年间,博学且对西方科学、语言都很感兴趣的康熙第一眼便认出了那些字母跟拉丁字母很是相似。

    他之前也听说过传教士们会用自己的语言标注汉字学习汉语,但并不放在心上,没想到后来竟会演变成这样。

    清宫如今有那么多的传教士,若是想弄懂这拼音标注汉字之法应当比起别的朝代都容易,然而康熙却没有多高兴。

    他比任何人都能听清楚姜宛暗藏在她言语之下对大清的不满及抱怨,他视为雕虫小技的那些西方产物竟然能将一向高傲的文人们打击成那样。

    那些文人竟然想要放弃汉字!要知道他大清入关之时,那些文人可是宁愿杀头也不愿意放弃他们那些汉人习性的。

    康熙不由望向天幕,心中生出了许多的茫然。

    虽然清末距离他还有上百年,但他到底是无法做到死后哪管那洪水滔天。

    他得做出改变,救华夏更是救大清以及满人。

    似乎终于是拿定了主意,他对着身旁的大太监梁九功道,“传南怀仁,让他着手研究这汉字注音的方式,朕要在天下推广!”

    姜宛展示完语文资料,见大家没有再问那些奇怪的问题,长舒一口气,她就说嘛这群人多半就是想考考她,怎么可能有人连汉语拼音都不认识!

    想到小学过后,还有初中的各个科目参考书,姜宛也不再多言,转头拿起了数学参考书。

    “语文过了,自然就是数学,它和语文是我们教育中最最基础的两门学科。不过嘛,对于数学想必爱的人多,恨它的人更多。毕竟能学会的真是看一眼就能学会,学不会的真是怎么都学不会。”

    “当初我读书时虽然谈不上数学特别差,但是想要学好数学还是花了不少的功夫的,现在看见这些数字都还是觉得有些头大。”

    姜宛一边吐槽,一边对着镜头翻开数学书。

    而天幕下的大多数人在见到展开的数学书后也瞬间脑子“嗡嗡嗡”了起来,为什么又是一大堆奇怪的符号,这后世的文字改变那么多吗?

    特别是朱元璋更是直接吐槽出声,“对对对,就是这些奇怪的符号,刚才天幕扫过整个书店时,咱就去看过这本书,封面倒是花花绿绿甚是好看,结果咱想仔细看时发现一个字都看不懂。原来这竟叫作数学,这后世怎么发明了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

    唐贞观,在经历最初的迷惑后,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这数学大概率就是他们如今的明算科。

    唐朝的科举并不像后世那般只设置四书五经,而是分为六科,即进士、明经、秀才、明法、明书、明算。

    只是大多数学子都更加重视进士科,他给进士及第的学子们的官职也更加高些,明算科的学子们多半就是一个小官职打发了。

    可依这姜宛的意思,明算竟那般重要吗?这不就是平日里算算账吗?怎么可能比之治国之才还重要呢?

    唯一能看得明白书上那些符号究竟是什么的依旧是康熙。

    康熙本人十分聪慧,再加上宫廷中有西方传教士,在汤若望、南怀仁的教导下,他跟着学习了西方不少的科学知识。

    别说这些简单的数字,他甚至还学习过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巴蒂斯的《实用和理论几何学》,甚至代数等等,他甚至还亲自参与编撰了《三角形论》、《陈厚耀算书》。

    因为康熙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甚至要求太子及各个皇子也要学习数学。哪怕政务繁忙,他偶尔也会去上书房为皇子们亲自讲解几何原理。

    但此时康熙的心却更加凉了,这后世这般重视数学,将其列为基础科目,想必是为后世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而他明明已经探究到了宝山的冰山一角,却从未重视过,让大清硬生生错过了这么重大发展机会。

    真是可笑!

    第45章 第 45 章 数学的重要性

    看了这么久的天幕, 大部分人不再像之前那般无知。

    特别是在见到后世的繁华后,部分人也有了些“自卑”,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