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 40-60(第3/29页)
刻,一个年级小点的弟子便惊呼出声,“哇,竟然是一个女夫子!”
如今的孔子并不如后世酸儒那般完全看轻女子,言语上虽对女子有些看轻,但总的来讲还是支持女性接受教育。
而相较于如今的其他学派,他更是第一个提倡有教无类的人,所收弟子的身份也是最为庞杂的。
看见天幕上张桂梅做的一幕幕后,孔子半晌后叹了口气,“这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我不如她。”
北宋,司马光却是再次气急,“这让女子上学也就罢了,怎么学校还只招收女学生?这难道不是看不起男子吗?这就是个沽名钓誉的女人!”
除了司马光外自然还有不少人有着这样的想法。
“呵,露出马脚了吧!口口声声说是什么男女平等,凭什么只让女生读书?”
“就是,这天幕就是妖言惑众,说不定就是哪个女妖精搞出来的。”
“就没人管管这天幕吗?不要再让它妖言惑众了,继续这么下去天下的女人要造反了!”
……
而这时天幕似乎也接受到了这些人的疑问一般,画面再次变换。
一个打扮得有些知性的女人笑着问,“为什么当初会办这个女高,而不是同时招收男女生的学校呢?”
张桂梅很快坚定地回答道,“我们的学生我家访,高三了已经是,他们儿子上初中,结果他把高三的姑娘留在家里干活,把小学初二的送到县城去补习。我就问她妈,我说你脑子有病,你姑娘高三是要高考的,你不送她去补习反倒送儿子去补习,她说她是儿子。”
“当时我心里非常非常生气,所以我觉得我再难得,我办这个女高都是对的。”
这句回答一出,之前还破口大骂的人通通都闭了嘴。
虽然依旧不太懂什么是高三、初中,但他们也能猜测出这番话的大致含义。
而他们比谁都清楚张桂梅讲述的故事是真的,在大多数家庭里,当女子和男子的利益起了哪怕一点冲突,被牺牲掉的绝对是女性。
别说是读书,为了给他们的仕途铺路,他们家里向来毫不犹豫地将他们的姐妹送出去联姻,而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家中的姐姐、妹妹为自己牺牲,并视其为理所当然。
第43章 第 43 章 女人一样能做出一番成就……
天幕下, 之前还骂着女校是歧视男子的人大多都闭了嘴,然而依旧有少部分的男人依旧梗着脖子,不愿承认他们是错的。
“女子本就下贱, 家中供养他们已经实属不易, 长到这么大为家里付出难道不应该吗?”
“女子又不能为官,也不能出去做工, 他们不就该早早结婚生子吗?”
“我们也没有把她们随意嫁人啊, 不都是给他们挑选了门当户对的青年才俊吗?这说得好像多对不起他们一样, 难不成他们不嫁人吗?”
……
而就在这时,天幕上的画面却又是一转, 出现了一个十分肃穆的的建筑, 建筑的台阶至大门处还铺着红毯,两旁站着手拿花束的脸上满是笑容的小孩。
张桂梅却还是那身朴素的衣服,她被人搀扶着从车上走下, 然后一步步上了台阶, 直到进到建筑之内。
建筑内部气势恢宏, 台下是乌泱泱的人群,而红毯尽头站着的是一个身穿黑色西方、身材有些胖, 年岁也有些大的男性老人。
此时视频背景音再次响起。
【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四十余年, 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了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 她虽然没有孩子, 但却是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张妈妈。】
【她拖着病体家访工作, 持续十二年家访超过1200户,行程十一万余公里,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优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而今天,在党成立的一百周年之时,为了表彰她的贡献,她也被授予了“七一勋章”。】
张桂梅缓缓走到老人跟前,然后老人从侍者手上接过一枚做工十分精致的勋章,戴在了张桂梅的脖子上。
张桂梅微微屈身表示感谢,而后现场响起了雷动的掌声,仿佛在告诉所有人张桂梅女士值得被万人景仰,敬佩。
这一幕对天幕下的众人无疑是震撼的,特别是天幕下长期被忽视、压迫的女人们。
先前他们听着男人们的咒骂敢怒不敢言,此时却是仿佛注入了一股子精神气般。
有些胆子稍微大点的女子直接抬起头,望向他们的父兄、丈夫乃至儿子。
“谁说的女人除了嫁人生子什么都不会?看,天幕上的那位张女士,她虽然只是个夫子,但她的成就难道比男子少吗?你们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
“你们每天自诩都在读圣贤书,但又有几个能做到像天幕上这样不求回报教书育人?连一本书都恨不得藏起来,从不肯示人。”
“我不管,从明天起我也要为女儿们请夫子,教他们读书识字。你不愿意出钱没关系,反正我有自己的嫁妆!”
……
武周年间,武则天再次拍掌。
“好!这张桂梅果真厉害,难怪会被那姜姑娘这般敬佩!依朕看,这张桂梅比那朝中满口仁义道德的酸腐大臣们可好太多了!那群人朕派他们去岭南做官都不愿,嫌弃条件苦,比起这张桂梅真是不足万分之一。只可惜朕早生了千年,见识不到这样坚韧的女人,不然朕一定要聘她为国子监祭酒。”
武则天突然间福至心灵一般,露出了一个狡黠的笑,“哈哈哈,朕想到怎么收拾那些人了。他们不是天天念叨着儒家传统,孔夫子的传人吗?孔老夫子可是一向倡导有教无类的。”
“婉儿,你现在拟旨,看谁愿意去大唐的边疆教导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谁若是能教导出来100个进士,回到长安后朕给他们连升三级。朕倒要看看他们有几个人去。”
上官婉儿瞬间明白了武皇打的是什么主意,笑着道,“陛下放心,臣立刻拟旨。”
唐贞观,李世民注意到的却是另外一点。
他想了想道,“这样重大的场合和授勋仪式,肯定有后世的‘皇帝’出席的,朕看了半天,也就觉得那个穿黑衣服的人有些像,后世的‘皇帝’难不成已经不穿龙袍了。”
李世民这话一出,其他臣子也都讨论了起来。
长孙无忌,“那个党又是什么?什么是党员?”
程咬金猜测道,“是不是就类似于当初咱瓦岗寨?想当初咱可都是英雄好汉!”
一旁的魏征不禁翻了个白眼,虽然他也曾加入过瓦岗寨,但也不得不承认,瓦岗寨的土匪习气距离掌控这天下坐稳江山可差得太远了。
更何况还是建立后世这么一个看起来繁华不已的国度。
北宋末年,公元1131年,此时靖康之耻已经发生三年,李清照流亡到了浙东一代。
她的丈夫赵明诚已去世一年,她独自带着大量的古籍书画往南方逃跑。
此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