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生活美满: 60-7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七十年代生活美满》 60-70(第3/17页)

大人了,别怠慢了新媳妇儿!”

    等俩人走了,朝妈妈凑过去:“娘,你真是想着让七哥家周转的啊?”

    “唉,看着长大的孩子,哪里不知道他们的心啊,老了说话不中听了,看着愁白的头发哪能不难受啊。”

    老太太塞了点烟丝点燃,吧嗒吧嗒的抽起来。

    “娘,这么多年,你们咋也不说三伯三伯娘咋没的啊?”

    “唉。”

    老太太想着眼眶就湿润了,死劲吸了两口烟,呛到直咳。

    老太太不说,朝妈妈也是顺口一问,倒也不是那么想知道。

    “明天能搁家过小年不?”

    “能!正好过完小年回家待两天,小粟就得回京都了。”

    “小粟跟歌儿早点定下来啊,省的时间长了感情淡了。”

    “娘,别担心啦,时间长感情淡分开就好,若是结婚之后感情淡了不就完了。”

    “唉。”老太太不懂,结了婚,一被窝一睡,有了孩子,男人不就拴住了。

    “小粟那孩子好,有前途,条件还好,不能让他跑了啊。”

    “妈,我们歌儿条件不好吗?可以说是正相当,虽然老爷子退了,但一比朝家都是后起之秀,是国之栋梁。”

    老太太向来说不过这个女儿,干脆不说了,省的生气,人家都是为了孩子好,她倒是跟自己抬杠。

    朝妈妈不认可老太太说的,毕竟自己家闺女就像丈夫说的,一个人哪里不好,尤其像是闺女这么有能力,挣一百多块钱,还搁医院里,反倒以后结婚可能会有鸡毛蒜皮的事。

    但是朝爸爸觉得孩子跟粟萧处对象也挺好,毕竟看闺女一天天挺开心的,自己随着孩子长大顾不上了,有个比他们还懂闺女的人他心里高兴,但是不能表现太多,省的那小子飘了。

    丈夫这套理论可是乐坏了朝妈妈,但又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

    人家小棉袄贴心还保暖,自己家这玩意第一天伪装挺好,第二天就扎心又漏风。

    罗家人是多年前北边逃难过来的,在城边找了个偏僻的竹林开荒种地,如今村子越来越大,口味也清淡了,小年却还保留北方二十三的传统。

    二十三不上灶,灶王爷不回头,明天开始就彻底不用农忙了,今忙完休息完,几个女人就开始压甘蔗,做一年用的糖。

    黄皮甘蔗不硬糖分还高,家家户户院子里都会种上那么几垄。

    几个人把甘蔗一劈两半,外婆扶着后边大伯母压。

    几个小家伙一人拿着一小节削皮的甘蔗在院子里来回跑。

    自己妈妈就负责看着一口大锅,拿着笊篱撇沫,满满跟青俩人就抬甘蔗汁倒锅里。

    看朝歌出来二舅妈乐呵道:“老外女,过来二舅妈给你削一节甘蔗吃!”

    “谢谢二舅妈!”

    朝歌咔嚓咬一口甘蔗,一点也不硬,脆甜全是汁水,因为天冷还冰冰凉凉的。

    “咱家种的甘蔗就是一绝,可太好吃啦!”

    “哈哈哈,还跟小时候一样。”大伯母想到小姑娘小时候就坐在小板凳上一节一节吃甘蔗的小模样。

    粟萧回来就看见院里的大锅冒着热气,一个个忙活的热火朝天。

    罗外婆看向老头子的眼神不善,兜了这么长时间,几个可都醒酒了,忙抢着干活。

    女人们直接做甩手掌柜:“小粟,累了进屋躺一会。

    “外婆我不累,我烧火!”

    “这孩子可真勤快!”三舅妈看了一眼粟萧,又看了一眼自己儿子,心说都好都好。

    两大锅糖水且得熬着呢,那边老爷子把两个桌子拿出来铺上大张的油布,那边糖一到时候,老爷子这边就赶紧趁热把糖浆推沙成红糖。

    老太太那边已经烙上明天吃的糖饼,晚饭就吃的大队长家拿的大骨头炖笋。

    累了一天,小对象俩人晚上都没咋说话,几个孩子就眼皮打架了,俩人就像是牛郎织女似的被迫分开。

    第二天一早,罗家一家人就开始收拾,都收拾完就一去去赶大集置办年货。

    这些日子出门就坐车,朝歌很久没走这么远了,翻过一座小山,到了山坳发现别有洞天。

    整个山坳热闹极了,小贩多,卖的东西也多,来的人也多。

    朝歌甚至都看见去大集见过的卖馄饨的大爷大妈热火朝天的煮馄饨。

    大人们都乐意给孩子花钱买一碗小馄饨,小年不上灶,难得一人要一碗小馄饨改馋。

    “六分钱一碗!”朝爸爸跟朝歌端着馄饨的手都是一顿,看看是熟悉的大姨啊。

    “大姨你家降价了?”

    刚才忙,没注意称呼,此刻认出俩人,是老主顾,当即不好意思了:“嗨,这边集便宜点儿,得站着吃了,下回去吃给你们便宜啊!”

    俩人也理解,受众不一样,价格不一样也比较合理。

    大人不够吃就搁一边买俩馒头就着馄饨汤吃。

    粟萧找了块石头坐下:“歌儿,你蹲在我边上,碗放在我膝盖上。”

    “不舒服的。”

    “没事,这背风。”

    粟萧一碗馄饨吃的快,朝歌早上吃了一张糖饼,这喝了些热乎的汤就吃不下推给他。

    粟萧看她就吃一个馄饨有些无奈,干脆慢条斯理的拿勺子吃了起来,自己吃一个,喂小姑娘一个。

    朝歌倒是非常配合的张嘴,乖巧的不行,吃到第五个连忙闭嘴:“不吃了!”

    “好。”粟萧端起碗,把剩下的两个连着汤一起喝了。俩人吃的算快,几个小孩子吃的细致百芽的,好在汤凉之前喝掉了。

    朝歌看好多商贩都是自己家门口集的摊主,这边卖的东西比昀市便宜多。

    置办年货,孩子们就说想吃啥,老太太付钱,男人们拿东西,女人们就负责挑。

    拖家带口的人家很少,就罗家不仅人多孩子也多,小家伙们不是第一次来也紧紧抓住爹娘的手。

    粟萧拉着朝歌,生怕小姑娘人群给冲散啦。

    就看见被挤开的家长跟孩子就站的高一点自然就看见对方了。

    这没走几步,就有卖糖瓜的,小家伙们都直流口水。

    大爷乐呵呵看着几个娃娃,啪敲碎一颗糖瓜递到几个孩子跟前示意他们一人拿一块。

    几个小家伙实在受不了,都挑了个认为最小的一块糖,有礼貌的道谢。

    罗外婆实在是不好意思的掏口袋,想不通明明昨天熬的糖,今天咋还馋这样。

    “大哥,给我来五个芝麻糖瓜。”

    “好嘞!”

    大爷心里得意,这招屡试不爽,带孩子出门的人基本都会给小孩子买糖,一般怕碎都最后买。

    本来就是要买的,小家伙们忍不住尝了,大人就会不好意思。

    有不买的没,有,但实在是太少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