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20-30(第10/16页)

时候,门外守着的宫人进来禀报许道中求见的消息。

    “来人,孙妙涵姑娘病了,把她请回房间休息,任何人都不许打扰,病没有养好之前,不许她踏出房门半步。”

    在孙妙涵不敢置信的目光中,朱瞻基冷眼看着她被宫人劝出了书房,然而孙妙涵如果就这么放弃,那她就不是孙妙涵了。

    孙妙涵不愿意离开,哪怕有太孙下达的命令,宫人们也不敢拿着鸡毛当零件,对着孙妙涵这么个背后有太子妃做靠山的人拉拉扯扯。朱瞻基明白这些宫人的顾忌,看他们围着孙妙涵只是劝说人离开,却不敢强硬的动手脚拉人,觉得自己的权威被冒犯了,于是冷喝道:“你们要是连送人的力气都没有,就回内监府重新再学一遍规矩。”

    此话一出,劝说孙妙涵离开的宫人再不敢手下留情,有一个算一个,推推搡搡的将人哄了出去。

    许道中彬跟着小内侍到达朱瞻基书房的路上,瞅见这有趣的一幕,还颇有兴致的停下来驻足观看了片刻,这是他和孙妙涵为数不多的见面中,最荒唐也可笑的一面,然而等两人日后想起来这一幕却觉得非常的庆幸。

    但此时的孙妙涵还不能预见日后,她只知道,她被朱瞻基拒绝靠近,正伤心的很,看到宫道上许道中在路边含笑的看着她,登时觉得又羞耻又愤怒,忍不住瞪了许道中一眼,再然后直接转头就当没看到这个人,气冲冲的走了。

    许道中迈入朱瞻基书房的时候朱瞻基正在等着他,看到朱瞻基的第一眼,许道中忍不住心里的好奇,好整以暇的问道:“孙姑娘这是又怎么惹到太孙殿下了?”

    “没惹到,她只是烦到我了。”朱瞻基说道。

    “哎,真是同人不同命啊。”许道中喟叹道:“太孙殿下的桃花运也忒旺了,要是能均一点给臣就好了,臣比殿下要痴长几岁,殿下都是要成亲的人了,臣还是孤家寡人一个,每日回到家中只能吃些残羹冷炙,日子过得也太惨了点。”

    朱瞻基可不相信许道中这种哀怨般的感叹,他只觉得许道中是在装模作样,朱瞻基终于舍得把目光从手上的书页上移开,分给许道中说道:“你要是能帮我把这朵桃花也给解决了,我赏你十个八个美人,日后你下职后回府就有软玉温香伺候了,也不用在我面前发牢骚。”

    “那还是算了,这多桃花美则美矣,枝干坚固,臣可不敢去攀折。”当他许道中傻吗?孙妙涵背后可是太子妃和彭城伯夫人,他许道中疯了才会将手伸进宫廷隐私之中。

    想起刚刚孙妙涵瞪人时的那一抹风情,白皙的脸蛋上泛红的红晕,瞪人的时候就好像一只小猫般耀武扬威,别说,许道中突然觉得心里痒痒的,但想起来这是太子妃特意给皇太孙挑的人,许道中忙压下心中的想法,哎,他们注定没有缘分啊。

    朱瞻基没好气的给了许道中一个白眼,然后问道:“你怎么突然进宫了,是陈英那里出了什么纰漏吗?”

    “那倒不是,是前几日你抓到的那几个刺客。”许道中顿了顿,说道:“他们提出要和你合作了。”

    许道中可以说是朱瞻基在宫外的代言人,因为他中举也没有几年,职务不高,按规矩要做个七品小官,去各部观政历练,但谁让永乐帝相中了许道中呢,把人给了朱瞻基使唤,让他跟在朱瞻基身边陪着皇太孙一起历练,许道中只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尽毕生之力辅佐太孙,他的身家性命和日后的功成名就、前程似锦都握在皇太孙手里,只有日后皇太孙继承了继承大统,他许道中才有日后可言。

    许道中对朱瞻基的衷心毋庸置疑,所以朱瞻基将抓住了那几个刺客,并且想通过这些刺客找到传说中已经死亡或者消失的建文帝的消息也没有瞒着他的意思,因此,刺客一松口,许道中得到消息,就急匆匆的赶来告知朱瞻基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朱瞻基志得意满的勾起嘴角,吩咐道:“既然如此,就留下一两个人做人质,其余的可以放了,毕竟还要让他们去做中间人给咱们传话,至于后续和他们的联系,你就不用再多管了,这毕竟是我们朱家的自己的事,知道的

    太多对你也不好。”

    朱瞻基郑重的拍了拍许道中的肩头,一副我是为你好的模样。

    许道中没好气的白了朱瞻基一眼说道:“真为了我好,你一开始就不该让我知道,现在后悔也晚了,谁让我已经上了皇太孙您的这艘贼船呢,除了跟着您一条道走到黑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出路了。”

    朱瞻基脸皮厚,被许道中这么直接扯破天窗说亮话也没有不好意思,只是嘿嘿的笑了笑。

    之后,两人又商量了一会儿政务,许道中便施施然的离开了。

    晚上,有宫人禀告太子妃情太孙去用晚膳,朱瞻基原本的好心情被太子妃一句“和孙妙涵又闹什么脾气,两个人要好好相处”给弄没了,这一刻,朱瞻基只想让时间过得快一点,早些迎来自己心仪的太孙妃。

    朱瞻基只得告诉亲娘,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孙妙涵好,等人养好了身子就把孙妙涵给放出来,才打消了太子妃准备当场就让朱瞻基解除禁足令的心思。

    第27章 劝解 看在胡善祥近日学规矩还……

    看在胡善祥近日学规矩还算肯下狠心, 勤勤恳恳的份上,胡善围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任由胡善祥私底下偶尔做下小动作只要无伤大雅便罢,只还是交代胡善祥小心着些, 虽说汉王已经把她的名字和八字报到了钦天监, 可到底也不一定保险, 毕竟不但汉王那里举荐的有人, 赵王那里可是也推举了手下一名赵姓的秀女呢。

    哪怕有了太孙的保证, 在圣旨没有下达之前,太孙妃也不一定就板上钉钉的是归属胡善祥。

    胡善围的告诫, 胡善祥铭记在心,自然就小心翼翼了些。

    好在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 让所有人的耳目不由自主的聚集在了朝堂之上, 无暇顾及后宫。

    郑和回朝了。

    郑和, 原名马和, 小名三宝, 也被叫做三保。自幼时便跟在还是燕王的皇帝身边伺候, 后来燕王起兵靖难的时候,郑和任右军前锋, 为其冲锋陷阵、奋不顾身。后来任内宫监太监、市舶司总监事、远洋宝船船队指挥使,率领船队远渡重洋, 历经波折,大明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这可是个后世家喻户晓的名字,无论是现代还是相对于永乐年间来说。

    对方属实是胡善祥的偶像,只可惜这是个只可远观的类型。对方深受皇恩,无论是太子、汉王和赵王对郑和都是客客气气的,胡善祥和对方也没有半点交情,哪怕知道有个可以帮自己被黑锅的太孙在, 但是如果冒着被皇帝发现自己故意接近郑和的意图,想想到时候自己的下场,胡善祥只能继续远观,还是小命更重要些吧。

    因而,明知道郑和下西洋可能会带回的那些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粮食,胡善祥只能绝望地伸出尔康手,暗暗安慰自己:没关系,这不是第一次,以后还有机会,郑和以后还会下西洋的。

    看着郑和为了弘扬国威散出去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物交换回来的各种珍惜的象牙、奇珍、鸽子蛋大小的各色宝石和数目不明、品种不明的各色种子被整理成册之后,或进入国库、或分赐后宫和前朝大臣,胡善祥对前者只是欣赏,对后者那就是浓浓的可惜了。

    一群暴殄天物的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