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40-5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40-560(第17/27页)

,后被钱能收为养子,改姓钱。钱能死后,钱宁因朝廷推恩得任锦衣卫百户。】

    【正德初年,钱宁依附刘瑾,得以入侍皇帝朱厚照。他因狡猾善射,能左右开弓而被朱厚照看重,朱厚照还将他收为义子,赐于国姓。】

    【钱宁引荐了乐工臧贤、回回人于永以及诸多番僧,引诱朱厚照微服出行,加剧了朝廷的腐化。】

    【钱宁多年执掌锦衣卫事务,主管诏狱,他大兴冤狱,贪赃枉法,为所欲为,暗中私通宁王朱宸濠,想方设法给他恢复藩王的护卫。】

    朱棣心情有些复杂:“宁王……”

    【靖难之役时,朱棣承诺与宁王朱权平分天下,得到了宁王的支持。但他继位后,并没有履行这个承诺,反而将宁王贬到南昌。】

    【第一代宁王朱权在南昌度过了自己的余生,远离了政治核心。但他的子孙后代从未忘记这件事,历代宁王都以推翻朱棣一系的皇位为己任。】

    【第四任宁王便是朱宸濠,他见朱厚照与朝臣之间矛盾重重,便打着张太后的旗号,起兵进京。】

    【但这场叛乱仅持续了43天就被王守仁平定,此后朱宸濠被废为庶民,宁王一系均被除爵。】

    朱厚照无法理解朱宸濠的脑回路:“居然打着母后的旗号起兵,难道母后还会越过朕这个亲生子去支持你一个出了五服的宁王吗!”

    “不过,这个王守仁在何处,朕对这个名字很耳熟啊。”

    杨廷和:“回陛下,王守仁乃是王华之子,因得罪刘瑾,已经被贬往贵州了。”

    朱厚照想起来了,“王守仁既有如此才能,又是王华先生的儿子,便将其召回京师吧。还有王华先生,朕也许久不曾见他了。”

    杨廷和立刻上奏:“王大人如今在南京任吏部尚书。”

    朱厚照:……

    南京的六部尚书就是个养老的职位,可想而知,王华也是被刘瑾排挤到南京的。

    【宁王叛乱的事与钱宁原本扯不上关系,因为宁王往北京送了不少钱,朝中百官许多人都收过宁王的贿赂,不过钱该收收,事是一点不办。】

    【但钱宁与他们不同,钱宁觉得他的权势地位已经达到顶点,可是朱厚照无子,没有继承人,将来不论谁上位都会对他下手,那他何不主动结交一个机会最大的藩王。】

    【他选择的就是宁王,为了让宁王能够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他还四处奔走,希望能让宁王世子进入太庙进香,为宁王的上位之路添砖加瓦。】

    【最终,钱宁与朱宸濠的勾结被人发现,被处以磔刑。受刑者需要经历割肉离骨、断肢裂体的痛苦,最终才被割断咽喉,结束生命。】

    朱厚照:“朕最讨厌背叛!”

    【第三个宠臣江彬最开始只是明朝边防军中的一名军官,他曾随军与鞑靼作战,展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才能,得以晋升。】

    【正德六年,河北一带爆发了刘六、刘七等人领导的大起义。江彬奉命镇压起义军,在战斗中他勇猛过人,多次立下战功,因此受到朱厚照的特别召见,得到他的赏识,得以留在他的身边。】

    朱厚照:这个江彬不会也有小心思吧……

    【江彬身材魁梧,骁勇善战,善于骑射,擅长察言观色。朱厚照收他为义子,赐姓朱,封其为宣府、大同、辽东、延绥四镇的统帅!】

    朱佑樘:“上一个皇帝的义子,身兼三镇节度使的人可是安禄山!”

    朱厚照:“儿能掌控他,不会出问题的。”

    朱佑樘:“李隆基也这么想的。”

    朱厚照:……

    【在得到朱厚照的宠信后,江彬开始擅权揽政。他将战斗力强大的边军与京营换防,将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的边军调入京师,号称“外四家军”,由他自己统辖,江彬一手掌握了北京城的防卫!】

    【江彬借此机会大肆培植私党,重用家人,倾陷廷臣,贪污受贿!】

    朱厚照:似乎……好像,玩砸了!

    【正德十二年,江彬进封平虏伯。正德十四年,他提督东厂兼锦衣卫,权势达到巅峰!】

    【然而,随着朱厚照的去世,江彬的靠山倒塌。内阁首辅杨廷和与张太后设计诱捕江彬。江彬最终被凌迟处死,其四子和党羽也均被斩首。】

    比起江彬的死因,朱厚照更惊诧的是:朕怎么就死了!

    【权力的斗争总会波及底层,皇帝与朝臣的权力之争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普通百姓。】

    【大明王朝积累已久的土地兼并和流民问题,加上刘瑾等人的胡作非为,造成了正德中叶民变四起的局面,尤其以四川、北直隶和江西最为严重!】

    【这些民变以一年两次的速度爆发,牵制了明军的大量精力,北方的蒙古人也趁机入侵,想要加入其中分一杯羹——】

    【自也先死后,蒙古部落经历了一段时间群龙无首的状态,明朝的边防压力有所减轻。】

    【但好景不长,到了弘治年间,小王子(达延汗)崛起,驱逐瓦剌,威胁明朝,特别是弘治十一年以后蒙古与明朝之间的贡市贸易中断,导致小王子连年犯边。】

    【小王子是明朝廷对北元蒙古大汗的统称,因为自脱古思帖木儿汗被杀开始,一直到达延汗重新统一蒙古为止,北元的可汗多半死于非命。由于可汗的更换废立速度太快,明朝政府甚至来不及知道他们的名字,就以“小王子”统称之。】

    【达延汗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在他出生之前,也先去世,瓦剌一分为二,蒙古帝国经历了多次内乱和分裂,势力衰退。】

    【出身于鞑靼部的达延汗凭借着自身的军事实力,带领鞑靼部落迅速崛起,并击败了其他部落,重新确立了蒙古大汗的权威,并最终统一了蒙古各部!】

    弘治朝的君臣只知道蒙古最近跳的有点欢,却不知蒙古又出了一个也先似的人物。

    【朱厚照刚即位时,就遭遇了小王子入侵的虞台岭之战。不过在正德前期,小王子仍在忙于统一鞑靼各部,虽然屡屡进犯,但规模都不是很大。】

    【从正德八年(1513年)开始,随着鞑靼的统一,小王子的进犯愈发严重,令明朝疲于应付。】

    【正德十二年(1517年)春,小王子再次率领七万大军南下,大败宣府总兵潘浩,杀掳3749人,劫掠牲畜23500余头。】

    【面对如此境况,明朝廷却没有堪用的军事人才,百官只想破财免灾,将敌人挡在长城之外,但朱厚照毅然决然御驾亲征,以武力抵御鞑靼!】

    【有土木堡之变在前,明英宗朱祁镇也才死了五十多年,皇帝御驾亲征直接戳中了文官集团的死穴,他们必会誓死反抗!】

    【朱厚照预料到这样的结果,他反其道而行之,没有通知内阁和群臣,直接骑着马就往边疆走,谁的话都不听。】

    朱佑樘:“你太冒险了,若是出个什么事……”

    朱厚照:“父皇太小心了,儿身强体壮,弓马娴熟,不会出事的!”

    【北京城距离居庸关很近,朱厚照顺利到达,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