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60-380(第14/27页)
戴。百姓甚至用“韩”字,为自家儿子取名。】
【就在这一年,韩愈唯一的侄子韩老成去世了,韩家传到现在只剩下了他一个男丁,韩愈悲恸之下写下了《祭十二郎文》。】
年轻的韩愈惊呼一声:“我的侄儿!”
韩愈自幼由兄嫂抚养长大,与这个侄子感情深厚,没想到现在他也走到了自己前面。
他要立刻告假,回乡探亲,再看看还没有见过的侄孙湘儿!
【元和元年(806年),宪宗李纯继承皇位,他胸怀大志,虚心纳谏,立志革除弊政,镇压藩镇。他将韩愈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正式担任国子博士。却在两年后,因为批评宫市的弊端,得罪了宦官集团被贬为河南县令。】
【当时,魏、郓、幽、镇四大藩镇各自设立留守藩邸,暗中蓄养士兵,并窝藏逃犯,意图不轨。韩愈想要揭发他们的违法行为,便部署官吏,斩断他们与外界的消息,只等天明就公布他们的罪状,留守的官员十分害怕,被吓得停下了行动部署。】
【元和六年(811年),韩愈回到长安。两年后,四十六岁的韩愈依旧在国子学博士的职位上打转,只能教书育人,无法对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韩愈自认自己不缺才干,却屡次遭贬斥,没有伯乐赏识自己,便写下了《进学解》来自喻,抒发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评论区
“虽然不需要全文背诵,但很多名句都出自这篇文章。”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还有很多成语都出自此文:业精于勤、刮垢磨光、贪多务得、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动辄得咎、俱收并蓄、投闲置散、提要钩玄、焚膏继晷、闳中肆外、啼饥号寒……”
孔子:“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朱熹:“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就像是杨朱和墨翟那些人的主张!”
【当时的宰相看到此文后,十分欣赏韩愈的才华,将其任命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负责修撰《顺宗实录》。】
评论区
“这是唐朝唯一没有佚失的实录,但在唐文宗时期因直笔书写禁中之事、触犯宦官利益被修改。”
“实录中还有对于宫市的斥责,对盐铁使进奉的批判,对京兆尹李实罪行的揭露等。”
“但也有人认为韩愈和大宦官俱文珍等人关系匪浅,对他们多有回护。”
“俱文珍就是破坏二王八司马改革的元凶!”
韩愈:不觉得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吗,我分明与柳宗元关系更好!
……
【很快,韩愈便被政敌攻击,政敌寻找的理由在我们看来很是莫名其妙——荆南节度使裴均的儿子裴锷被认为是平庸浅陋之人,当时的士人都耻于与裴锷交往,而韩愈在为裴锷送行的文章中,仍亲切地称呼裴锷的字。】
【便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当做韩愈德行不修的范例,韩愈因此被改授为太子右庶子。】
……
【唐宪宗立志以武力革除藩镇,以宰相武元衡为首的百官都很支持,因此被藩镇节度使嫉恨。元和十年,武元衡被李师道刺杀于长安宫门之下,朝廷与藩镇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
【元和十二年(817年),接替武元衡的宰相裴度出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带兵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韩愈被聘为行军司马。】
【韩愈参与了这场战役,并对军事部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劝降了叛军首领王承宗,因功升任刑部侍郎!】
【这是韩愈第一次展露自己的军事才华,他终于得到上位者的赏识,能够实现自己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
韩愈满怀希望的看着天幕……
【但好景不长——】
【唐宪宗李纯在取得了一些成就以后,自以为立下了不朽之功,开始学唐玄宗,沉迷享受。他任用奸臣皇甫镈罢免了贤相裴度,唐朝政治日见衰败。】
【他还迷信神仙,笃信神佛,想要以金丹求长生。】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大张旗鼓地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
【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他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自古帝王长寿者不曾奉佛,而奉佛者大都短命,请求皇帝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
【宪宗自认为自己是太平天子,幻想着长生不老,而韩愈竟然指着他的鼻子骂他短命,宪宗看后勃然大怒,要以极刑处死韩愈。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就连皇亲国戚也认为对韩愈加罪太重,为其说情,宪宗才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宪宗李纯:“韩愈很是爱护朕,朕难道不知道?但韩愈身为人臣,不应当说人主奉佛就短命,他太轻率了!”
群臣:可是天幕曾说陛下第二年就被宦官杀了,韩愈说的难道不准吗?
【这就是被苏轼盛赞的“忠犯人主之怒”!】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为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对未来失去了希望。】
【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的满腔委曲、愤慨、悲伤只能跟侄孙韩湘倾吐,便写下了这首诗,此时的他大概觉得自己定会死在千里之外的潮州……】
评论区
“韩愈的文章戳到了佛道两家的肺管子,佛道两家为了出气,就说韩愈的侄孙韩湘子成仙了,明朝的小说甚至编撰韩湘子度韩愈夫妇成仙的故事。”
“你不是不相信有神仙吗,你自己都成仙了(#^.^#)”
韩愈:你们……不讲武德!
“事实上,历史上的韩湘是个汲汲于科举功名的士子,而且最后也如其所愿,功成名就,官至大理寺丞,跟韩湘子毫无相似之处……”
【韩愈到了潮州后并没有自怨自艾,破罐破摔,而是担负起了一地父母官的责任!】
【他以戴罪之身,在潮洲七个多月,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了岭南,办教育,驱鳄鱼,治水患……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被潮洲人奉为神明。】
【潮州人感念韩愈的恩德,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
【直到如今,潮州的韩文公祠依旧矗立在笔架山麓,堂上有对联:“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岭娇;到官才八月,潮平鳄诸,于今香火遍瀛洲!”】
韩愈双眼中泪光闪烁:“我为你们做的还不够,不值得你们如此纪念!”
【七个月后,宪宗下令大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